天天看點

荊轲刺秦王為什麼不成功

作者:入夢看書

當大家認認真真讀完司馬遷筆下的《荊轲刺秦王》這篇文章後,無不為荊轲扼腕歎息,近在咫尺,最終卻沒有成功,還搭上了卿卿性命。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

其實,究其原因,這是司馬遷的安排:

一,荊轲者,荊坷也。意思是說刺殺秦王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和坎坷。也就是說不會一帆風順的,甚至會人仰馬翻。

二,準備不足。看似做足了功課,準備好了向秦王獻的想要的人頭大禮,又有殺人不眨眼的秦武陽(諧音秦無恙,意思是說一點兒也傷害不到秦王,這個人根本沒用,事實也是如此),還有淬好了毒的匕首,可謂是萬事俱備了。大家有沒有這時候發現司馬遷寫了這麼一句話?荊轲在解釋為什麼不行動時說的一句話“他在等一個遠方的客”。結果沒等到就出發了,這不等于告訴大家“隻欠東風”嗎?事情還沒有做好準備嗎!存在着這麼大的纰漏,當然是說不會成功的。這等的人是誰?

三,就在荊轲死之前,他才說出了不殺秦王的主要原因:他想着劫持秦王,讓秦王寫個約契,然後把約契帶給燕太子丹。

我們說,刺殺秦王本身就是充滿荊棘坎坷的大事,然而卻準備不充分,協作者又起不到任何作用,執行者又沒有堅決執行,這不等于說:燕子飛了,蛋也碎了——什麼也沒落下——白忙活一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