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戰國書生,竟然去做了一位刺客,最終在這條路上喪命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荊轲這個人吧,我們在高中的課文裡面就學過有一篇關于他的文章,是關于他去刺殺秦王的一篇文章,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他其實不是一個刺客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僅僅隻是一個書生而已,做着戰國書生平常都在做的事情,每天讀書,還有練習劍法,還有遊說諸侯等等。他并不是一個我們印象中的那個特别莽撞的人,恰恰相反的是,他是一個謙遜而儒雅的人,他的個性比較深沉,不會輕易就對别人施以暴力,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沖動就使用武力解決問題。

在他遊曆的時候,路過很多的諸侯國,很多的地方,結交了很多的當地的豪傑。他還認識當時的大俠蓋聶,大家都知道蓋聶的劍法是十分厲害的,他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劍客,是以他們還一起論劍,但是兩個人意見有了沖突,蓋聶十分的憤怒,他為了避免産生沖突,就選擇悄然離去。他還曾和魯勾踐下過棋,魯勾踐因為其局失利就對他大發脾氣,還大聲的呵斥他,他這個時候選擇的不是迎面而上,而是漠然回避,這和我們印象中的他簡直是天差地别。但是這也并不是為着他是一個隻知道逃避的懦夫。
他離開了趙國之後就去了燕國,并且認識的當時燕國十分有名的豪傑高漸離。當時高建民還是隐藏在市井之中,以屠殺狗賣狗肉為自己的職業,兩個人見面後就十分的契合,經常在一塊兒喝酒,談論自己的理想之類的,還有一個人彈琴,另一個人唱歌,關系十分的好。在燕國的時候,他還認識了一位先生,是當時十分有名的田光先生,這位先生十分的善待他,而且一眼就看出他和平常的人不一樣,是十分優秀的一個人。事實證明,田光先生還是十分有眼光的。
在當時,國際形勢已經十分的危急,南韓已經消失在曆史的舞台上了,被秦國吞并了,其他的五個國家也在危急之中,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燕國雖然是距離秦國比較遠,它就在現在的河北,遼甯這一帶地方,當時西邊還有趙國和魏國,但是這遠遠抵擋不住秦國的進攻,這兩個國家的抵擋幾乎完全沒有作用在這樣的攻勢之下。是以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救自己,自己解決自己的危機,使得自己的國家存活下來才是關鍵。
當時燕國的太子已經從秦國回來了,他從小就去秦國做了質子,跟秦王一起長大,但是一起長大也不意味着感情有多深厚,相反,他們的感情十分的薄弱,而且燕國的太子十分痛恨秦王。當時樊於期也因為得罪了秦王,逃到了燕國,燕國的太子還收留了他,并不是因為他有多看重這個人,而是因為他十分的憎惡秦王,覺得自然是背叛秦王的人,是以就要收留他一下。
這就有了後面我們所熟知的故事了,就是我們課文中講的,一個太子和大臣商量着去刺殺秦王的故事,一個充滿着悲壯色彩的故事,雖然失敗了,但是其中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銘記。其中參與這個事件的人都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其實荊轲并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一個十分莽撞的人,或者是認為他是一個俠客,其實他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書生,隻是這個書上比較執着,比較單純,願意為了自己所承諾過的獻上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已。
本文由流星莺語的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