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高平國,位于西晉兖州境内,治所昌邑,下轄七縣,昌邑、巨野、方輿、金鄉、湖陸、高平、 南平陽。這是西晉重臣陳骞的封國。

高平武公——陳骞。陳骞字休淵,臨淮東陽(今安徽天長)人,其父是曹魏司徒陳矯。陳骞從小時候就表現得為人樸實穩重,富有謀略。因為家世的緣故,陳骞的仕途頗為順利。起初他更多擔任文職,諸如尚書郎、中山太守、安平太守等職,且政績出色。但之後他卻在軍中嶄露頭角,從對抗蜀漢前線,到平定諸葛誕之亂,陳骞都有參與。
讨平諸葛誕後,陳骞一直曆任軍職,之後更是出任都督江南諸軍事及荊州諸軍事、任征南大将軍,獲封郯侯。司馬昭死後,陳骞和石苞更是積極慫恿改朝換代之事。是以西晉建立後,陳骞被封為車騎将軍、高平郡公,遷任侍中、大将軍,在外則負責都督揚州諸軍事,假黃钺。
位高權重的陳骞沒有被沖昏頭腦,鹹甯三年(公元277年),陳骞先是以年事已高為由,上表要求入朝為官,不願再坐鎮在外。在司馬炎同意其入朝後,陳骞又開始告病請辭,起初司馬炎并不同意,但在陳骞連番請辭之下,司馬炎才答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陳骞逝世,享年八十一歲,谥号武。
第二代高平公——陳輿。陳骞死後,他的兒子陳輿繼承爵位,陳輿字顯初,先後出任散騎侍郎、洛陽令,黃門侍郎,将校左軍、大司農、侍中等職。陳輿這人品行一般,與叔父陳稚關系也不和睦,但他辦事還算勤勉。史書沒有交代他去世的時間,但應該是陳骞去世後不久,畢竟陳骞死時年事已高,陳輿恐怕也不年輕。
第三代高平公——陳植。陳植字弘先,是陳輿的兒子,繼承爵位後官至散騎常侍。但史書對他的記載也僅此而已。
第四代高平公——陳粹。陳骞的後人不知是奉行明哲保身的哲理還是能力平庸,史書對他們的評價越來越少。陳植死後他的兒子陳粹繼承爵位,但對他的記載也僅僅是在永嘉之亂中遇害。
第五代高平公——無名氏。西晉滅亡後高平國也跟着滅亡了,東晉建立後直到孝武帝司馬曜在位期間才想到了這個滅亡了幾十年的高平國,就讓陳骞的玄孫繼承了爵位,但這位玄孫叫什麼名字卻沒交代。
末代高平公——陳浩之。無名氏死後,他的侄子陳浩之繼承了爵位。等到劉宋建立,高平公徹底成為了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