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禮尚往來這個詞我們經常聽說,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送禮都是一項複雜的事情,禮物的輕重,該如何送,送禮的目的不等,歸納起來,都可以成為一本厚厚的專著了。

尤其是到逢年過節,一些地方各種如潮水般湧動的人群,說明着這個地方的尊貴和繁華,但不管禮物輕重,關系錯綜複雜,目的千奇百怪,但送禮有一個亘古不變的原則,地位低的向地位高的送禮。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畢竟地位決定一切,尤其是在中國古代,本身就是個等級社會,高下尊卑一目了然,禮物的流動,一般都是往上走。

但是在唐朝,卻偏偏發生了這麼一件怪事,那就是禮物往下走了,地位高的人,給地位低的送禮,不但如此,而且還是皇帝給大臣送禮,這可真是千古奇聞。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人,之是以會有如此奇怪的事,就是因為這件事的主角,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奇女子,武則天。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上篇文章,我們說到武則天通過女兒的死,成功的讓皇帝李治對王皇後徹底失望,失寵是後宮的事,你要想立武則天為後,這可就是件大事了。

古代身為皇帝,可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可以為所欲為,看誰不順眼直接拉出去打闆子,那是明清的皇帝,唐朝的皇帝,尤其是李治黨政前期,大權其實都在長孫無忌手裡。

李治雖然身為皇帝,但一嗓子吼下去,看着下面齊刷刷跪着的群臣們,居然就沒什麼反應,因為百官都聽長孫無忌的。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年輕的李治,思來想去,決定做一件“大事”,帶着武則天親自去長孫無忌家送禮,希望他能支援立武則天為皇後,這可真是聞所未聞,一個皇帝居然要給大臣送禮,要不是長孫無忌還有一個身份是李治的舅舅,恐怕皇帝身邊的近臣,拼死也要阻攔的。

長孫無忌也是官場老手,一見到這架勢,就知道李治來的此次目的,但是作為舊制度的維護者,長孫無忌當然希望,通過門第觀念來鞏固既得利益。

是以他極力反對武則天這種小門小戶人家的女兒做皇後,這個王皇後出自太原王氏,身份高貴,對于統治也非常有利。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賓主雙方落座之後,長孫無忌是看破不說破,李治則是顧左右而言他,先是問問長孫無忌後代們的情況,一一給他們封官。

接着順勢說到了兒子的問題,武則天為李治生下一個兒子,而王皇後卻一直無子,最終讓人搬出四車金銀寶器、十車绫羅綢緞賞賜給長孫無忌,表彰他對國家的貢獻。

話都到這份上了,但長孫無忌依舊是不松口,一直都沒有正面回到皇帝的問題,最後氣的年輕的李治,很不開心的離開了長孫無忌的府邸。

這次事件,雖然沒有辦成,但對于武則天來說,其實是一件大好事,史書上記載是,“上及昭儀皆不悅而罷”,這說明李治和武則天此時共同感受到了屈辱和無奈。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很多時候,一起經曆失敗,要遠遠比成功,關系會更加緊密,立皇後本來就是大事,沒那麼容易,武則天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外朝是怎麼回事,更讓她和李治的心站在了一起,她看到了年輕皇帝的不悅。

有了共同的敵人,武則天和李治的關系,就不僅僅是皇帝和寵妃那麼簡單了,他們之間有了同仇敵忾的感覺,也為武則天成為李治幫手奠定了基礎。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這是武則天第一次,感受到了和皇帝站在一個戰壕裡是什麼感受,此前他所做的所有事情,皇帝都是最高目标,這一次她感受到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開啟了武則天的全新模式,和老公一起戰鬥。

這次立後失敗,接下來李治和武則天都不會善罷甘休,那麼最終武則天是如何當上這個皇後的,下一篇我們将講述一個重要的人物,正是他一句話改變了武則天的命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朝名将,徐世績。

武則天坐穩後宮,第一次出手外朝,竟然是跟皇帝一起給大臣送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