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一大劇《香山葉正紅》今晚開播,聚焦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偉大歲月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進駐北京香山,這裡成為黨中央所在地。

面對彼時緊張複雜的局勢,黨中央和毛澤東解決着一個又一個前所未有的問題,為新中國奠基。

11月22日晚,備受期待的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将在CCTV-1黃金時間開播。

央一大劇《香山葉正紅》今晚開播,聚焦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偉大歲月

該劇由巴特爾執導,盛和煜、柳桦編劇,唐國強、言午、王伍福、郭連文、何林翰、張甯江、崔一梁、郜峰領銜主演,楊童舒友情出演,主要圍繞進京、和談、渡江、經濟建設、籌備政協、召開政協會議等多個事件,講述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毛澤東帶領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入駐香山“進京趕考”,解放全中國、籌建新中國、搭建起新中國“四梁八柱”的故事。

通過再現新中國籌備和建立這一段偉大曆史征程,《香山葉正紅》将凸顯香山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回顧共和國的初心和使命,展現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中國第一代上司集體的優良作風和與人民群衆血肉相連的深厚情感。

展現中國革命偉大轉折

《香山葉正紅》以香山為切口,回望新中國成立過程,回顧黨的奮鬥成就和曆史經驗,重溫曆久彌堅的“趕考精神”。

香山,既是北京的标志性園林之一,也是老一輩革命家“指點江山”、開啟曆史新紀元的革命陣地。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進駐北京香山,運籌帷幄指揮解放全中國,共商國是籌備建立新中國。北京香山也成為黨上司解放戰争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标志。

從香山看中國。電視劇《香山葉正紅》以獨特的視角、磅礴的氣概、史詩的氣韻,引領觀衆回望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風雲際會。觀衆可以看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勇立時代潮頭,追求光明和真理,在“赴京趕考”過程中,“絕不當李自成”,考出了人民滿意的好成績。

六大事件恢弘再現新中國誕生路

作為首部以香山為切口,鳥瞰新中國成立過程的重大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格調非凡,曆史大格局觀凸顯。

央一大劇《香山葉正紅》今晚開播,聚焦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偉大歲月

編劇盛和煜從三大方面闡述了《香山葉正紅》的藝術亮點,“第一,在鋪排重大事件的同時,突出展現感情。劇中人物不管是偉人還是普通人,都有着豐富的感情塑造;第二,這部電視劇在宏觀叙事之外,呈現了更多精彩的細節;第三,這部劇改變了一種回顧、總結的叙事方式,将它改成‘正在進行時’。劇名《香山葉正紅》,‘正紅’是一個正在發生的過程,這樣的叙事會更真實、更生動,更能展現那時候意氣風發、蓬勃生長的開國氣象。”

該劇導演巴特爾曾執導衆多革命曆史題材作品,他表示《香山葉正紅》努力在藝術表達上“守正創新”,既表達對中共中央在香山這段曆史的嶄新思考,又以接地氣的創作思維,用一個個具體鮮活的曆史人物演繹曆史發展的大勢。全劇追求革命曆史題材故事化、曆史人物性格化,注重情感共鳴和細節再現。

七屆二中全會、西苑機場閱兵、國共和談、渡江戰役、炮轟“紫石英号”、南下工作團、上海“銀元之戰”、召開政協、開國大典……一個個具有深遠曆史意義的大事件将在劇中依次展現,大開大合,而“破解周期律”“毛澤東開導說服柳亞子”“建國前夕的敵特鬥争”等篇章更讓該劇一張一弛,精彩紛呈。

此外,香山作為中共中央進京第一站,見證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香山葉正紅》從香山透視北京,呈現了香山雙清别墅、故宮、玉泉山等諸多地點,從故事背景到曆史情境,都具有濃郁的古都地域特色,展現了衆多名勝古迹的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同時該劇從市容市貌、人民生活風貌、飲食等多層面描繪了北京的民風、民俗、民情,生動的香山“紅色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同樣令人期待。

頂尖陣容打造精品

作為一部題材宏大、備受關注的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主創團隊實力雄厚。劇本方面,唐德影視藝術總監、著名編劇盛和煜與著名編劇柳桦強強聯手;而導演巴特爾更曾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演員的選擇上,唐國強、言午、王伍福、郭連文、何甯翰領銜主演“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再現偉人風采。

值得一提的是,《香山葉正紅》塑造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等領袖形象,偉岸而親和,将讓觀衆在“開天辟地”中同樣能看見“煙火氣息”,展現黨和人民之間的血肉聯系。比如毛澤東愛吃辣椒、嚼着茶葉指點江山,經常教警衛員寫字學文化;周恩來事無巨細,關心指導每一個工作細節……“偉人的香山歲月”将是該劇的一大看點。

此外,青年實力演員張甯江飾演的解放軍團長姜萊陽、崔一梁飾演的青年幹部蕭靜娴、郜峰飾演的中央警衛員柳二勇等,也極具代表性,從普通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産黨與人民血肉相連、共同奮鬥,一起走向勝利。

央一大劇《香山葉正紅》今晚開播,聚焦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偉大歲月

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西柏坡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戰略方針,告誡全黨“趕考永遠在路上”。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也強調,緬懷這段曆史,就是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如今,在新的趕考路上重溫那段曆史,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綜合自央視新聞、人民網等

編輯:王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