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2版)》讀書筆記00928-愛迪生

作者:對潇潇雨幕

愛迪生 Edision, Thomas Alva (1847-2-11~1931-10-18)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2版)》讀書筆記00928-愛迪生

愛迪生

美國發明家、企業家。生于俄亥俄州邁蘭的一個荷蘭移民家庭,卒于紐澤西州西奧蘭治。幼時隻受過3個月的正規教育。12歲起做過報童、小販、報務員等以謀生計。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選票記錄儀想推銷給國會,但沒有被采用。愛迪生的第一項發明沒有找到市場使他更注重發明的實用性。1869年,愛迪生由波士頓移居紐約。他改進金訓示器電報公司的電報機,得到公司經理的賞識,受聘月薪300美元(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月薪)。1870年,愛迪生移居紐澤西州,開始他的高效發明時期。1874年他改進了打字機。1876年,他給A.G.貝爾發明的電話加裝炭粒話筒,提高了受話的聲響。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2版)》讀書筆記00928-愛迪生

白熾燈

1876年,愛迪生創辦他著名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裡,他打破以往科學家個人獨自從事研究的傳統,組織一批專門人才(包括N.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題目并分派任務,共同緻力于一項發明,進而開創現代科學研究的正确途徑。1877年,他發明留聲機。1878年,他開始白熾燈的研究,在十幾個月中經過多次失敗後,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點亮白熾炭絲燈,穩定度亮了兩整天。1882年,他在紐約珍珠街創辦世界第二座公用火電廠,建立起紐約市區電燈照明系統,成為現代電力系統的雛形。電照明的實作,不僅大大改善人們生産勞動的條件,也預示着日常生活電氣化時代即将到來。1883年,愛迪生在試驗真空燈泡時,意外發現冷、熱電極間有電流通過。這種現象後來稱為愛迪生效應,成為電子管和電子工業的基礎。1887年,愛迪生移居西奧蘭治,并于同年在該市建立規模更大、裝備也更新的實驗室,即著名的愛迪生實驗室(後人稱之為發明工廠)。在這裡,他根據G.伊士曼的發明,制作自己的照相機。1888年,研制出一台稱之為活動電影的攝影機,可以記錄持續活動約1分鐘的景物,這種攝影機被視為近代電影攝影機的始祖。1891年,他和W.K.L.迪克森發明早期的活動電影視鏡,獲得“活動電影錄影機”專利權。1914年,愛迪生用留聲機和照相機制成最早的有聲電影系統。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2版)》讀書筆記00928-愛迪生

電子管

晚年,他的發明和革新包括蓄電池、水泥攪拌機、錄音電話、雙工式電報系統和多工式電報系統、鐵路用制動器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任海軍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指導魚雷和反潛裝置研究,發明幾十種武器。為此,美國政府于1920年授予他卓越服務獎章,法國政府授予他軍團榮譽勳位。1928年,美國國會授予他榮譽獎章。終其一生,愛迪生共獲1093項發明專利權。

愛迪生一生發明衆多,但他缺乏系統的科學知識,因而對現代技術的發展不能作出正确判斷。19世紀末,交流輸電系統已經出現,但他仍堅持直流輸電,并在與G.威斯汀豪斯發生的激烈競争中喪失承建尼亞加拉水電站的合同;他的實驗室盲目試制磁力選礦裝置,耗盡發明電燈所得的資金,最後不得不放棄。但是,愛迪生在電力開發、電器制造和推廣電能應用等方面所作的貢獻,使他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第2版)》第1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