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體系中,決定一個習武之人武功上限的關鍵因素是什麼?無疑是内力二字。
《笑傲江湖》中,金庸就借嶽夫人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氣宗與劍宗的高下,此刻你已必然明白。你這一招固然巧妙,但一碰到你師父的上乘氣功,再巧的招數也無能為力。當年玉女峰上大比劍,劍宗的高手招式變幻,層出不窮,但你師祖憑着練得了紫霞功,以拙勝巧,以靜制動,盡敗劍宗的十餘位高手,奠定本門正宗武學千載不拔的根基。本門功夫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是主,劍為從;氣是綱,劍是目。練氣倘若不成,劍術再強,總歸無用。”

(段譽劇照)
甯女俠這裡雖然是以華山武功為例,但天下武功殊途同歸,這裡的氣指的就是内力,要讓武功達到絕頂之境,内力自然要強。
基于這個前提,金庸說那《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内力當世第一,難道他比掃地僧還強?
一、段譽的内力
從常人的角度來看,習武之人提升内力其實并無捷徑,無非就是通過日複一日的修煉提升武藝,内力自然會随着習武的時長而變得愈發深厚,不過金庸武俠體系中的确是有一些捷徑可走,比如修煉北冥神功。
逍遙派的精髓就在于“偷搶”二字,無論是他們收集天下各大門派的武功秘籍,還是北冥神功的設定都可以看出這一點。
那北冥神功就能夠讓使用者不勞而獲,直接吸走他人内力,段譽正是在拜了神仙姐姐為師之後,于那蒲團之下得到了北冥神功的秘籍,繼而習得這門神功。
而後來的劇情便如書中呈現那般,段譽是走到哪吸到哪,到了原著第十回,段譽的内力已然達到了當世無雙的境界,你且看原著如何評價。
原著道:“段譽先吸得無量劍七弟子的全部内力,後來又吸得段延慶、黃眉僧、葉二娘、南海鳄神、雲中鶴、鐘萬仇、崔百泉等高手的部分内力,這一日又得了保定帝、本觀、本相、本因、本參段氏五大高手的一小部分内力,體内真氣之厚,内力之強,幾已可說得上震古爍今,并世無二。”
(甯中則劇照)
“震古爍今,并世無二”,這評價着實是高,結合前文提到的甯女俠的那番說法來看,段譽的确是有可能成為書中最強者的。
二、碾壓衆人的掃地僧
段譽身為主角,強是理所應當的,但少室山一役,于藏經閣大戰時登場的少林掃地僧的強大則更是讓人感到窒息。
當時蕭遠山父子要向慕容博父子尋仇,再加上個鸠摩智,雙方戰鬥一觸即發,然而随着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掃地僧登場,他先是宣揚了一波佛法,輕松化解了鸠摩智的偷襲,後來又點化了蕭遠山與慕容博。
(掃地僧劇照)
整個過程中,除了蕭峰在盛怒之下是打到了掃地僧一掌,其他人根本無法讓掃地僧破防,可盡管蕭峰那一掌威力無比強大,對于掃地僧而言也隻是吐口血而已,并未傷及性命。
掃地僧給其他角色的壓迫感是無人可比的,從兩人在書中的戰績來看,段譽那乳臭未幹的小屁孩如何能與掃地僧相比?
三、書末的描述
事實上段譽也的确遠遠未達到掃地僧的境界,别說與掃地僧相比,他甚至難比書中的絕大多數高手。
比如在他與慕容複對戰的時候,書中就明确提到過他不會武功,原著道:“段譽一呆之下,随即伸手扯開眼上黑布,突然間眼前一亮,耀眼生花,一柄冷森森的長劍刺向自己面門。他既不會武功,更乏應變之能,一驚之下,登時亂了腳步,嗤的一聲響,左腿中劍,摔倒在地。”
(慕容複劇照)
至于前文提到段譽的内力“并世無雙”,那也是因為當時虛竹和掃地僧還未登場,後來虛竹先後獲得無崖子、天山童姥、李秋水的内力,他内力已不在段譽之下,而掃地僧登場後,且不知這老僧的内力有多深厚。
而到了書末的宋遼大戰時,金庸又對段譽和虛竹的實力進行了一次總結。
原著道:“這時虛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傳,又練了靈鹫宮石壁上武學的秘奧,武功之高,實已到了随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譽在得到鸠摩智的畢生修為後,内力之強,亦是震古爍今,他那‘淩波微步’施展開來,遼軍将士如何阻攔得住?”
(虛竹劇照)
此時對虛竹的描述是武功達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而段譽呢?隻是強調了内力極深,和淩波微步飄逸靈動,甚至此時對内力的描述也隻是“震古爍今”,連先前的“并世無二”都已經删除了,原因也很簡單,此時段譽的内力未必有虛竹和掃地僧深厚。
從綜合實力來看,段譽要赢虛竹都夠嗆,更不用說與掃地僧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