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詩歌文化為引領 打造金華新地标 市艾青文化中心四大概念方案出爐

作者:廖昊

東湄中央未來區建設成果又“上新”。記者昨天了解到,市艾青文化中心(暫定名)公開征集建築概念方案後,曆經3個多月的激烈角逐,評審專家組深入研究,最終遴選出4個優秀方案。

以全域未來社群為導向,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圍繞城市設計全球征集活動,是金東區和“中國金茂”攜手推進高品質發展的嘗試。金東區以高站位、高标準全力打造國際化城市項目标杆,全力以高品質城市建設推動共同富裕先行示範。

自今年8月市艾青文化中心面向全球公開征集建築概念方案以來,共有來自9個國家共35家設計機關參與角逐,其中3家是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獲獎者。

墨菲西斯事務所的主題是:煉詩為景,人文詩意與自然意境交融。設計吸納了艾青詩歌中豐富的自然隐喻,以艾青文化創作的核心思想進行勾勒,通過展現其詩歌中四季、氣候、河流等要素來表達中國民族精神。通過景觀的核心地位,将公園、室内室外、地上地下的場所空間互相融合。建築外形起伏靈動、自然活潑,展現了文化建築的詩意和獨特魅力,傳達了豐富的人文内涵和詩人内在深層的精神世界。

羅傑斯事務所的主題是:一本城市之書,一座公共開放、富有活力的文化中心。設計以“書”的形式作為金華人文詩篇的彙集載體,展現城市獨特的精神記憶。設計把不同的功能篇章像書一般“裝訂”起來,以打造一本可閱讀的城市之書。公園景觀被融入到建築内部,建築面向公園及江面形成開放的景觀形象,營造了一個極具開放性并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建築。

包贊巴克事務所的主題是:一首水上的詩歌。設計以水勢波動的意象,使建築的廊橋在公園與建築之間遊走,建立起建築與公園互動對話的關系,使人工與自然相得益彰、蘊含詩意。将公園的自然景觀引入室内,讓植被穿過建築的體量,爬上地闆達到露台花園,使景觀與空間互相融合。

B.I.G事務所的主題是:一座地景式,以“大葉荷”為意象的文化中心。設計方案以艾青保姆的名字“大堰河”的原意“大葉荷”為設計要素,将一系列“荷葉”串聯起來,通過荷葉的形式表達,形成造型獨特且通透的地景建築。以地景的延伸,将建築與公園交錯融合,并将公園、建築與荷葉、水溫等自然主題以詩意的形态進行表達。設計以“跨領域、互動性、身臨其境、适應性”為定位,呈現了優美而怡人的關系,使文化中心、城市、景觀三者互相交融。

東湄未來科學城坐落在武義江畔,面積1.84平方公裡。市艾青文化中心作為東湄未來科學城項目“6+1”城市地标之一,位于東湄未來科學城縱一路以東、橫四路以北、中央綠谷以南,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從城市功能上看,其将以“艾青詩歌文化”為引領,打造未來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城市社交主場。業态主要有艾青詩歌論壇頒獎永久會場、文化藝術展廳和艾青文化陳列場館。

(記者 倪國棟)

【來源:金華市金義新區(金東區)人民政府_新區要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