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慎在雲南,雲南出過狀元嗎?

作者:笑談古今人物

雲南出過狀元嗎?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沒有。

肯定有人要問了,那石屏的袁嘉谷不是狀元嗎?我告訴你,還真不是。袁嘉谷考中的是“經濟特元”。

1903年3月,袁嘉谷赴京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進士。那年的狀元是山東人王壽彭。也就在1903年7月。清朝舉行了一次特别的經濟特科考試,不按傳統的八股文形式,而是自由發揮。參加考試的有往年的狀元。第1名是我們雲南石屏的袁嘉谷。授予的稱号是“經濟特元”。

那麼雲南曆史上就真的沒有出過狀元嗎?有一個,無冕狀元李啟東。

說到李啟東,咱們還得從楊慎說起。嘉靖四年,楊慎充軍來到雲南,雖然身份是水浒裡那些差役常罵的賊配軍。但雲南人卻如獲至寶,從那時候起,雲南就流傳着一句話,說楊慎充軍雲南,是國家不幸詩家幸,朝廷不幸雲南幸。當時雲南的上司們還是有膽識的。雲南巡撫郭楠親自安排部署,各地知州負責執行。先安排楊慎到省府安甯溫泉療養院把傷養好。安甯溫泉“天下第一湯”這個美名,就是這個時候有楊慎題寫的。

接着由官府出錢,在雲南各地為楊慎修建書院。保山的叫文峰書院。大理的叫鳳嬉亭。安甯的叫遙岑樓,現在還屹立在安甯東湖公園。還有民間人士為他修建的書院。開遠王廷表,修建了狀元樓。昆明毛沂在西山腳下,滇池邊修建了“碧峣精舍”,就是現在的楊升庵紀念館。都是供楊慎居住講學用的。

有了楊慎這位狀元領頭,一大批辭官回來的高官和流浪在民間的大師,紛紛前來效力。形成了以楊門七子為主力的一支最頂尖的團隊。雲南這個過去的蠻荒之地,文化教育戰線,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學子。

嘉靖十一年,雲南學子,楚雄人李啟東,赴京趕考,被禮部標明為第1名。(我找了很多天,也沒有找到楊慎和李啟東有師生關系的資料。如果哪位朋友那裡有,望能借閱)。可是報到嘉靖皇帝那裡,卻被他以雲南是邊方為由否決了。這個理由太荒唐,邊方出了狀元,難道不是國家的大喜事嗎?

就這樣,雲南學子第一次憑實力考上了第一,缺做不了狀元。但在雲南人心裡,李啟東是真正的狀元,無冕狀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