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作者:藝域無疆

項聖谟,字逸,後字孔彰,号易庵,明末著名書畫收藏家和畫家。

項聖谟家學淵源,祖父項元汴就是明代中後期著名的書畫家、鑒賞家。

項聖谟早年學習文徵明,但很快就跳出了文徵明畫法畫風的局限,直接向古人學習,得宋人用筆的周密嚴謹、兼取了元人的韻緻。加上自身的觀察自然、遠遊寫生的經驗,使其畫面布局大開大合,意境明淨清雅,結構嚴謹而富于變化,筆法簡潔秀逸,氣韻高雅,極富書卷氣,具有很高的品格和思想内涵。

項聖谟喜畫高大的喬木,尤喜畫松樹,樹木勾,擦,染精細,樹幹之嶙峋,曆曆幾可扪捉,有強烈的凹凸感,而留出的受光部分則頗具體積感,項松之名滿東南”之譽。他畫的大樹,樹幹挺直,剛強偉岸,拟人化的畫面形象鮮明強烈,具有強大的人格力量。

項聖谟作品有兩個特點,一是強烈的政治色彩,他用畫反映民間疾苦,寄托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明王朝的忠貞。二是極其嚴謹的畫風和寫實的态度。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雨滿山齋圖軸 明代 項聖谟

圖中高山深壑,飛瀑清流,寺廟掩映在繁密的林木和聳峻的峰巒間,高士執杖步橋尋幽。山石取法元代黃公望,勾皴用筆渾厚質樸。樹木的畫法結合宋人筆意,枝幹及葉片、苔點皆中鋒運筆,蒼秀沉着。畫面意境深邃出塵。作者通過描寫自己在暮秋的山林優遊吟賞的活動展現了明末文人士大夫厭倦仕途隐居避世的心境。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雪影漁人圖 明代 項聖谟

圖中皚皚白雪覆寫下的四株老樹粗壯挺拔,叉枒錯落,樹葉落盡,說明時當嚴冬。樹下水邊,一漁舟泊岸,漁夫身披蓑衣,頭戴鬥笠,持槳立船頭。遠處雲山一抹,一望無垠。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四君子圖 明代 項聖谟

圖中四樹為松、柏、槐、梧桐。四樹特立偉岸,象征剛正不阿的人物性格,象征着項氏對明王朝的忠貞和不屈服于清朝的氣節。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天香書屋圖 明代 項聖谟

圖中一位學子在座落于桂花樹下的草屋中讀書,一河兩岸的構圖,讓人想到倪瓒,而筆墨已是項孔彰自家面目了。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孤山放鶴圖 明代 項聖谟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邊上,相傳南宋林和靖在此隐居,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作者以此自況,表明心迹。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山水小景圖 明代 項聖谟

本圖原或為三冊頁,後裱成一幅。首幅畫坡岸汀渚,遠山煙岚以潑墨法表現之;二幅近景高山聳立,兩山間隐見遠處房舍竹林,為深遠式構景;三幅為一角式構圖,主題古廟坡石偏居右下角,隔江沙洲綿延,一片江天遼闊之景。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大樹風号圖 明代 項聖谟

有學者認為此圖是一幅寓意懷念故國的人物畫,是項聖谟在明王朝滅亡以後創作的,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懷念和寄托着深沉的哀思。圖中近處陂陀上古樹一株,參天獨立,樹下一老人攜杖背向而立,仰首遙望遠處青山和落日餘晖,徘徊行吟,似不忍離去。圖右上作者自題七言絕句一首:“風号大樹中天立,日薄西山四海孤。短策且随時旦莫(同暮),不堪回首望菰蒲。”古樹的形象塑造鮮明獨特,背景簡煉空曠,像是閱盡滄桑,飽經風雨,樹葉雖經霜雪的摧殘,飄零罄盡,但是卻傲然挺立,有一種不可屈服的内在精神。整個畫面包括詩題,給人一種沉郁、悲憤、孤寂、蒼涼之感。

項聖谟山水畫賞析

聽松圖軸 明代 項聖谟

圖中雲崖霧湧,長松虬枝,高士臨流吟賞。樹石用筆渾厚沉着,人物線條圓秀樸拙,意境清曠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