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緣起】
初夏的季節,華夏這片土地的大部分,都在迎來自己的雨季。
尤其是,嶺南。
這一點,我大學畢業來到南方之後深有體會。幾乎每天,天空上都會挂着重重的雲彩,仿佛随時随地都會化成雨落下來。
而且下大雨之後,廣東這邊還會“返潮”,城中村的大街上蟑螂橫行;家裡地闆、衣服都潮濕到不行……
但與多雨的折磨相對,是放晴時候的狂歡。

晚唐的一個初夏,傍晚。
李商隐此時正在桂林為官。
已經一連下了好多天的雨,山水之間彌漫着潮濕的霧氣。
這時候,久違的太陽突然出現在西山,萬丈霞光,瑞彩千條。
空氣裡的濕氣仿佛也随之一掃而空,彩虹随後出現,到處是一片金燦燦的光輝,令人之精神在久雨後為之一爽。
李商隐是一個極度敏感的人,自然也不會錯過大自然如此美好的饋贈。于是趁着晴天,寫下了這一首溫柔浪漫的《晚晴》。
《晚晴》這首詩,一開始大概是沒有名字的。後世人們為查閱友善,去詩中意象為題。詩所講述,就是雨後初晴,人們對此的所思所感。
一種很常見的經曆,一種很常見的感情,但在李商隐筆下,卻有了些别樣的意味。
前幾年好像還有一部電視劇,女主人公的名字就叫做“晚晴”,一下子就升華了整部劇的文化格調。
【詩篇】
晚晴李商隐 〔唐代〕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誦析】
這首《晚晴》,準确點來說是一首純粹的寫景詩。全詩8句,每句都在寫晚晴,寫不同的風景、生物在晚晴中的表現。
起筆兩句,先點明賞景之人和地點。
李商隐雖然是個官兒,但行事上卻很低調。住在靠近城門樓的一座高閣子上面,深居簡出,日子過得分外悠閑。
今天傍晚,突然感覺到了窗外陽光,于是探身出去,眺望着離自己不遠,城門外面的夾城。
久違的落日餘晖固然好看,這時候的天氣也是格外的舒服,春天剛剛過去,風兒依舊清爽,不會有盛夏酷暑的折磨。
随後兩句,李商隐将目光轉向更幽深的地方。城門拐角處,陽光很難曬到的地方,從來隻有一叢幽草,昏暗無光。
今日天意憐幽草,難得的太陽光普照千家,也給小草帶去了溫暖。
人間重晚晴,則是李商隐居高望遠,見城中各家各戶趁有陽光紛紛行動起來,做着些隻有太陽光下能做的事情。是以有所感慨,原來别人也和自己一樣,重視這難得的晚晴天。
頸聯兩句,目光又收回到自己的小閣樓裡面。
傍晚的晴空,更顯得自己這棟小樓高出塵世,極目遠眺,仿佛身處天上;陽光斜斜的,有一小束打在窗子上面,整個閣樓都更加明亮多姿。
結尾兩句,李商隐将想象揉和到現實之中。
現實的天空中,有高飛的越鳥(越是地名,即南方的鳥),帶着自己一天的收獲回到巢中哺育幼鳥。
想象的世界裡,因為雨過天晴,鳥巢被曬幹,鳥兒回巢的身形都顯得更加輕盈活脫。
隻看前面六句,李商隐的寫景功力當然無可挑剔,但是總會感覺,所有的畫面都被限制在詩人的視線之内,沒有很多的留白與自由空間。
結尾兩句,将讀者的想象代入到遠處鳥兒的巢穴之中,并且為此詩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空青語】
隻是要刻畫晚景,或許隻需要幾個意象、幾個比喻、幾個典故、幾個形容詞就夠了。
但是李商隐所作,卻遠遠不至于寫景。我們讀完這首詩,似乎也能體會到一點李商隐當時的心境。
仍然是經典的朦胧與浪漫,但這首詩裡的李商隐,卻多了些人間煙火氣,多了些樂觀積極的生活氣。
文中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會立即删除!
你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空青詩詞月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