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的精氣神是從哪裡來的?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作者:你的情感樹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隐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一個人的精氣神是從哪裡來的?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資質上乘的人聽了“道”之後,就去努力實踐;資質普通的人聽了“道”之後,或者記得或者遺忘;資質較差的人聽了“道”之後,就會哈哈大笑。如果不被了解不了的人嘲笑,就不足以稱為“道”了。

是以,立言的人曾這樣說:

光明的“道”好像幽暗不明,前進的“道”好像在後退,平坦的“道”好像是坎坷的。

崇高就如同低谷,廣博就如同缺少,剛健就如同懶惰,質樸就如同污穢。

潔白反而類似于污黑,方正好像沒有棱角,最寶貴的器皿總是最後才完全成型。

最大的聲音是悄然無聲,最大的物象是沒有形狀,而大的道路則一直幽隐難見。

隻有“道”,善于幫助一切,成就萬物。

所有的比喻都是為了描述“道”,“道”究竟是什麼樣子?總之,一定不會是表面的樣子,因為它玄妙異常。隻有資質較差的人才隻看表面,而虛假的表面往往與真實的内在大相徑庭,是以那些看不清“道”的人才會認為“道”也就是那麼回事,甚至非常可笑。

一個人的精氣神是從哪裡來的?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這一章講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道理,物有不同的屬名,不同的屬性,人雖然都稱之為人,但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了解不同,是以有的人知曉了道,就會努力去實踐,有的人漠不關心,但是将信将疑,還有些人,會哈哈大笑的嘲笑。

至于真理的道,是不怕被嘲笑的,淺薄之人本就無法看到現象背後的本質,是以隻能做事後諸葛亮,是以過得稀裡糊塗,還不知道悔改總是自以為是,這個是誰也拯救不了的。

真正想得道之人,首先應當有一顆不斷上進與求知的空杯之心,發心是很重要的,如果發心不純的人,是很難在求道這條路上堅持的,比如讀書,對于喜歡求知的人來講是愛好,他們并不會想到通過讀書來升官發财,隻是因為喜歡是以做了,并且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雖然學習不會給他們馬上帶來生活上的改變,但是長此以往愛讀書的人和不愛學習的人,肯定是有精氣神的差別的。

一個人的精氣神是從哪裡來的?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一個精氣神更好的人,必然是對于生活中的困難更有把控力的人,這個能力不僅是要從求知中得來,更要和實踐相得益彰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效果。

至于升官發财這件事,一則自有天命定數,二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其心志,勞其經苦,是大器晚成的必然,因為任何做成大事的人都不會一帆風順,事态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隻要順應規律,有耐心的把握求道之心,方能始到幸福的彼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