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从哪里来的?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作者:你的情感树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从哪里来的?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资质上乘的人听了“道”之后,就去努力实践;资质普通的人听了“道”之后,或者记得或者遗忘;资质较差的人听了“道”之后,就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理解不了的人嘲笑,就不足以称为“道”了。

所以,立言的人曾这样说:

光明的“道”好像幽暗不明,前进的“道”好像在后退,平坦的“道”好像是坎坷的。

崇高就如同低谷,广博就如同缺少,刚健就如同懒惰,质朴就如同污秽。

洁白反而类似于污黑,方正好像没有棱角,最宝贵的器皿总是最后才完全成型。

最大的声音是悄然无声,最大的物象是没有形状,而大的道路则一直幽隐难见。

只有“道”,善于帮助一切,成就万物。

所有的比喻都是为了描述“道”,“道”究竟是什么样子?总之,一定不会是表面的样子,因为它玄妙异常。只有资质较差的人才只看表面,而虚假的表面往往与真实的内在大相径庭,所以那些看不清“道”的人才会认为“道”也就是那么回事,甚至非常可笑。

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从哪里来的?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这一章讲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道理,物有不同的属名,不同的属性,人虽然都称之为人,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理解不同,所以有的人知晓了道,就会努力去实践,有的人漠不关心,但是将信将疑,还有些人,会哈哈大笑的嘲笑。

至于真理的道,是不怕被嘲笑的,浅薄之人本就无法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所以只能做事后诸葛亮,所以过得稀里糊涂,还不知道悔改总是自以为是,这个是谁也拯救不了的。

真正想得道之人,首先应当有一颗不断上进与求知的空杯之心,发心是很重要的,如果发心不纯的人,是很难在求道这条路上坚持的,比如读书,对于喜欢求知的人来讲是爱好,他们并不会想到通过读书来升官发财,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做了,并且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虽然学习不会给他们马上带来生活上的改变,但是长此以往爱读书的人和不爱学习的人,肯定是有精气神的区别的。

一个人的精气神是从哪里来的?为何做大事的人“大器晚成”得多

一个精气神更好的人,必然是对于生活中的困难更有把控力的人,这个能力不仅是要从求知中得来,更要和实践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至于升官发财这件事,一则自有天命定数,二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其心志,劳其经苦,是大器晚成的必然,因为任何做成大事的人都不会一帆风顺,事态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顺应规律,有耐心的把握求道之心,方能始到幸福的彼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