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風店戰役,楊得志先斬後奏殲敵上萬人,得到了偉人的誇贊

1947年10月楊得志、楊成武、耿飚三位上司聚在了徐成水城外,計劃着一場圍敵之戰,面對狡猾的敵軍,時間急迫,商定之後,楊得志和楊成武決定先斬後奏,當即展開部署,終于這場準備迅速的戰争,一觸即發。最終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戰後的毛澤東更是大誇:不愧是二楊!那麼這場戰場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呢?為何會先斬後奏呢?

清風店戰役,楊得志先斬後奏殲敵上萬人,得到了偉人的誇贊

楊得志

二楊合作,出師徐水

抗日戰争剛剛勝利,解放戰争也全面展開。當時組織派出了胡宗南部隊去解放石家莊。當時國民黨控制的石家莊也隻剩下了兩個師的兵力,我軍更是乘勝追擊将周邊地區都已解放,國民黨軍官羅曆戎及他的部隊就被圍困在内,形成了“孤島”。

當時的羅曆戎被困其中,無計可施,幾次請求支援結果也隻來了一個師,本來還想強攻的羅曆戎,面對着這樣的處境,現在也隻想盡快逃離這座“孤城”。好在,沒多久蔣介石就召開了北平軍事會議,會上的羅曆戎向蔣介石訴說着現在的處境,兵力不足,糧草缺失,希望能夠安全撤退出來,退居保定圍守。

當時的國民黨被我黨追擊,兵力損失慘重。聽着羅曆戎這樣的想法,蔣介石也覺得計劃可行,便準許了。得到準許的羅曆戎火速歸隊,召集人馬準備撤離。為了避免被共産黨發現他們的行蹤,羅曆戎還封鎖了消息,将石家莊徹底變成了一座隻進不出的“孤城”。

但是,在嚴密的封鎖還是被我軍發現了異常。為了打破敵人計劃,黨中央當即做出部署,建立“晉察冀野戰軍”。任命楊得志為晉察冀野戰軍的司令員,楊成武為第二政委,耿飚為參謀長。他們的任務就是為解放石家莊鋪好路,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打破他們的防禦部署,圍捕羅曆戎。

這次組建的“晉察冀野戰軍”雖然是一支新的部隊,戰士們的武器相比國民黨的比較落後,但是好在他們都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并且還由“二楊”帶隊。不得不說還是很有氣勢的。

當時的情況是,國民黨的猛烈進攻,守衛石家莊的第三軍,損傷慘重,最後我軍隻剩下了一個師的防禦力量。而清風店必須奪下,才能為後續的解放戰争鋪好路,是以清風店之戰可謂是“重中之重”。

晉察冀野戰軍在“二楊”與耿飚的帶領下,一路都是過關斬将,場場必勝,消耗了國民黨不少兵力。蔣介石也察覺到了我軍的意圖,當即派出了3個師的兵力出關增援,但是這樣的局勢更有利于我軍。

因為之前國民黨的兵力成三角形分布,集中在大清河以北的雄縣、霸縣、新城這些地方駐紮一個師,還分派了一個旅在涿縣、涞水一帶,而在北河店、徐水一帶,第二軍兩個師駐守保定。這樣的三角地帶是他們的戰略要點,讓我軍不易進攻,也是讓毛主席頭疼的一個地方。現在蔣介石這樣的部署出現了破綻。

這個三角地帶還有羅曆戎部隊正是這次我們要攻打的目标。“二楊”将這個三角地帶比喻做了牛頭,北邊的北平就是牛頭,天津和保定分别兩邊的牛腿,這次我們不攻最硬的牛頭也不打難纏的牛腿,從保定以北為圓心,展開攻勢也可以說是圍點打援,迅速消滅國民黨的有生力量。

而現在所處的這個徐水縣就是所說的圓心了。徐水縣也可以說是北平的大門,還是平漢鐵路的重要接點,可以說是重中之重了。一起作戰的耿飚并不知道“二楊”的想法,在周圍偵查了一番之後,才被“二楊”告知了他們的計劃。

首先,要做的就是睜隻眼閉隻眼,對敵人北平以南的援軍的小動作視而不見,麻痹他們,讓他們放松警惕。到時候我們有了大動作,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耿飚聽了後也很贊同,這個地方守衛力量比較薄弱,隻要制定好作戰計劃,可以說勝利在望了。

接下來就是商量作戰計劃,三人當即就召開了軍事會議。晉察冀野戰軍有四個縱隊,這次參會的也是三個縱隊的上司。聽着楊得志所講的作戰計劃,陳正湘、鄭維山、曾思玉等人都激動了起來。三個人吵着要打頭陣,楊成武看着他們,示意大家安靜下來。說道“這次的作戰沒有輔助,都是主力”。衆人聽了之後當即贊同這樣的做法,大家也不用再為做主力争吵了。後續,楊得志跟大家解釋了這次的作戰任務,表示這次圍城隻是一種手段,重要的是為了打援殲敵。

如何才能讓敵人真的以為攻城是真,圍城是假,這才是最重要的。圍城一定要誇大聲勢,表現的非常勇猛,快準狠地對徐水進行攻打。讓敵人真的以為我們在全力攻打徐水縣,這樣敵人才能從三角地帶抽調援軍,我們才能在運動中殲滅他們。最終大家決定,由陳正湘上司的第二縱隊來進行圍城的任務。以徐水為中心,分别從南北兩個方向開始進攻,将徐水外圍的敵軍勢力掃除,然後開始合圍。

鄭維山、曾思玉分别帶領三、四縱隊在指定的區域,做好準備,當敵人援軍帶來的時候,采取迂回包抄戰術将敵軍逐一擊破。這時還要分派一部分兵力,偵查敵軍動向,防止保定方向的敵軍突然增援。作戰計劃确立,由楊得志向主席報告,毛主席也是非常信任,表示“二楊”是老搭檔了,這次作戰對他們也是很看好的。在征得同意之後,“二楊”也開始了這次合作,合圍徐水。

危急情況,先斬後奏

10月11日戰争正式打響,一切按照之前部署的作戰計劃開始實施。二縱隊經過激戰,一度攻進了徐水城内,不過敵人也是抱着魚死網破之心,兇狠反抗。我軍攻進城之後不得不退了出來。楊得志收到前線消息後也沒有太在意,說着“退出城也沒有關系,我們要的就是造勢,要表現的攻勢猛烈吸引敵人注意。告訴大家,我們現在的做法是為了消滅更多的敵人,這次我們不僅要吃雞鴨魚肉,就連大饅頭也要吃下”。看着我軍勢在必得的氣勢,敵軍也被震懾住了,緊急向外傳出了徐水戰争告急的消息,而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司令孫連仲那裡,孫連仲趕緊了解情況,徐水是國民黨的重要戰略地點,絕對不能丢失,就算是敵人設下的圈套也必須往裡鑽,于是孫連仲緊急派出了五個師加上十個步兵團的兵力去增援徐水,安排完成後孫連仲心中懊悔自己沒有在徐水安置足夠的兵力。

“二楊”收到這樣的消息,也很詫異,本以為敵軍最多隻會增派兩個師的兵力,沒想到會派出這麼多兵力。而他們先前設計想要引出的羅曆戎的兵力反而一點動靜都沒有。現在這麼多兵力都聚集在了徐水、固城、容城這個小三角地帶,到時候計劃實施起來就相當困難了,對我軍來說很不利。

楊得志看着眼前的局勢決定改變政策,分散敵軍力量,把戰場拉大,才能保持戰場優勢。做出決定後就去請示毛主席,誰知消息還沒傳上去,就被聶榮臻發來的電報給打亂了。羅曆戎帶着第三軍行動了。

我們收到電報的時候,羅曆戎也已經帶着第三軍從石家莊出逃一段時間了,他們走的是新樂方向,可能是想跟其他的敵人彙合,對我軍形成夾擊之勢。現在羅曆戎的第三軍距離保定也僅僅隻剩下了90公裡。了解了這些的“二楊”意識到作戰計劃要有大的整改。

來不及多想“二楊”與耿飚緊急召開會議商量,現在的計劃要緊急停止,否則真的會讓羅曆戎出逃成功。看着地圖三人思考着,哪裡才是最佳的戰場,一番讨論之後,“二楊”決定繞過保定,将清風店定為緊急戰場。這裡剛好是90公裡的中間點,而羅曆戎的部隊距離這裡已經不足90華裡,我軍去了還有250華裡也就是一百多裡地。按照敵軍的行軍速度,我軍要在24小時内緊急行軍250華裡,抵達清風店,搶占先機。不僅如此,還不能全軍出擊,還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攻打徐水迷惑敵軍。敲定計劃後,我軍所剩時間已經不多,根本來不及請示毛主席,現在時間是最寶貴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擱,楊得志當即做出決定,先斬後奏,指令大部隊火速趕往清風店。

清風店戰役,楊得志先斬後奏殲敵上萬人,得到了偉人的誇贊

戰士趕往清風店

清河店戰役大勝,活捉羅曆戎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戰士們一刻都不敢休息,在當時我軍平均的從軍速度是每小時7裡,而這次時間緊張,戰士們雙腿都已經走得麻木了,雖然是秋天,但是衣服也都被汗水沁透,夜裡戰士們都被凍得發抖,腳底也磨出了血泡,有些戰士走得直接睡着了,但還在行走。往常需要一天半的路程,我們的戰士們這次隻用了一天就走完了。

看着戰士們剛剛下了戰場,又接着走了一天一夜,算下來已經整整八天沒有休息了,看着疲憊的戰士們“二楊”心中充滿着擔憂。終于我軍在次日的清晨順利抵達清風店,戰士們抵達後也沒有休息,而是找最佳的攻擊位置,找埋伏點,等待敵人的到來。終于在中午的時候羅曆戎帶着第三軍到達了清風店,剛剛抵達的羅曆戎部隊就被我軍圍攻了,羅曆戎也是很有戰鬥經驗的,緊急組織部隊防禦。

我軍乘勝出擊,對羅曆戎的部隊開始了圍攻,清風店戰役也正式打響。“二楊”擔心的戰士疲勞完全沒有出現,他們在面對敵人的時候,都很興奮。打的敵人節節敗退,但是這場戰鬥我軍也是打得很不容易的。因為羅曆戎的部隊作戰經驗豐富,戰鬥力遠超我軍。而且羅曆戎善于排兵布陣,他在這裡以西南合村為中心的村子,設定了梅花形的協同防禦體系。可以說是牢不可破。

面對着這樣的防禦我軍也沒有好的應對辦法,當即“二楊”聯同耿飚緊急分析了現在的戰場情況,楊得志表示“這場戰役不能拖,必須速戰速決,我軍戰士已經極度疲勞,而且這樣的戰争太過消耗兵力”。楊成武也說道“這樣的陣法,首先要分割敵人,才能打破羅曆戎的梅花陣,我們要改變之前沖鋒的打法”。最終商量決定,派一隊兵力去攻擊東西同房,一隊兵力攻擊高佳佐,其餘兵力攻擊第三軍軍部所在的西南合村。

清風店戰役,楊得志先斬後奏殲敵上萬人,得到了偉人的誇贊

第二日,戰争進入了白熱化,我軍改變政策後,攻勢迅猛。羅曆戎的第三軍也快要撐不住了,梅花陣被破壞,他們退到了西南合村,把自己封閉在一塊,成為一個石頭隊,但是我軍攻勢高漲,戰士們奮勇陷陣,堅固的石頭陣也被撕開了突破口。“二楊”當即下達總攻,在各縱隊的配合下,清河店戰役大勝,羅曆戎被活捉。

羅曆戎怎麼也不願相信,一支部隊明明還在徐水戰場厮殺,怎麼可能轉眼就到了這裡。而自己布置得這麼缜密的梅花陣防禦,一天不到就被攻破了。這次的戰争很是順利。敵軍被殲滅了一萬七千餘人,其中生俘1.1萬人,裡面還有10餘名校級軍官。

這場戰役的勝利,是晉察冀戰場轉入戰略反攻後的一個大勝利,也為之後的解放石家莊的戰役開好了路,對我軍扭轉解放戰争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戰争結束之後,“二楊”向主席彙報了之前的先斬後奏,主席非但沒有責怪,反而還十分高興的誇贊他們:“做得好,真不愧是二楊。解決了我的一個心病”。

“二楊”在面對戰場的突發狀況的時候,做到了當機立斷,有勇有謀,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的英雄,才使得我軍的戰場連連大勝。他們不愧是人民英雄,開國英雄。大家還知道“二楊”的那些故事呢?好了本期内容到這裡就這結束了,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