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購物車清空了嗎?發現沒,今年“雙11”有點不一樣→

作者:環球網

來源:中國經濟網

年年“雙11”,今年有不同。

從薇娅直播間10月20日預售開始就提出“下午4點起,省心加購,不用熬夜”,到“今年京東11·11活動提前到頭天晚8點開啟”,今年“雙11”電商購物節,衆多商家開始調整政策,通過改善消費者體驗、拉長選購時間、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和幸福感等辦法來提振釋放消費需求。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首席分析師李政波表示,“雙11”已成為觀察和把握中國消費市場潮流趨勢的重要視窗之一。今年“雙11”購物節在消費者服務、市場主體和商品等方面出現新看點,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發展的新态勢。

網購迎合後疫情時代消費訴求

今年“雙11”,各電商平台銷售資料延續了往年的好勢頭。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11”總交易額5403億元。京東“雙11”累計下單金額已超過3491億元。

不過也要看到,與往年相比,今年“雙11”期間我國消費市場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鄒蘊涵表示,在局部散發疫情給消費複蘇帶來脈沖式沖擊的背景下,電商平台采取了更加務實的政策,“今年‘雙11’更貼近讓消費者更好消費的本質,而非商家之間的流量競争”。

你的購物車清空了嗎?發現沒,今年“雙11”有點不一樣→

從業人員在進行“雙11”産品直播銷售。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整體來看,消費市場呈恢複性增長态勢,展現出強大韌性,消費仍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前9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4%,比2019年同期增長8%,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8.8%,也呈現出較高水準。同時,近一個月以來,局部散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消費複蘇特别是給服務消費帶來間歇性但較為明顯的影響。

分析疫情對“雙11”消費帶來的影響,鄒蘊涵認為,疫情導緻消費向線上轉移意願更加強烈。目前,疫情将再次降低年終消費季線下消費需求,而在電商滲透率提升放緩的情況下,線上消費或迎來“意外”增長時機。但也應該看到,疫情導緻地區消費分化,在已經采取嚴格封控措施的地區,較大快遞量會給當地運輸及分發帶來困難,網購也受到影響。

專家表示,今年“雙11”電商增長環境比去年更好。國内經濟複蘇程序更穩健,在宏觀環境趨于向好、企業“保生存”壓力有所減輕等因素影響下,居民收入保持了逐漸回升态勢,消費能力較去年同期有所恢複,“雙11”消費的增長基礎更為堅實。同時,由于收入受疫情影響尚未完全消除,居民消費意願較常态偏保守,成本效益較好的網購更能迎合疫情之下消費者“花小錢、辦大事”的心理。

商家更關注為消費者“減負”

近年來,伴随着消費多元化發展,良好的消費體驗成為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消費者“減負”也被越來越多的商家重視。衆多商家開始由集中爆發沖擊銷量,轉向如何能夠持續平穩地以産品營銷、優質服務來增加消費者關注度和品牌黏性。

“今年有兩個變化:一是戰線拉長,如天貓、京東等10月20日便開啟第一波預售;二是優惠規則由繁轉易。”衆誠智庫咨詢師楊益銳表示,2018年開始“雙11”複雜的優惠規則一直備受诟病,今年則有簡化趨勢,“京東平台上的居家、美妝、進口品牌等許多品類都采取了直接打折的方式;天貓平台以現金補貼、瓜分紅包代替了原來的購物津貼和‘蓋樓’等複雜玩法;拼多多更是簡單直接推出0.01元抵300元的抵扣券,購買百億元補貼産品。”

“促銷選購時間更加合理,使消費者可以‘購并快樂着’。”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

你的購物車清空了嗎?發現沒,今年“雙11”有點不一樣→

從業人員在轉移“雙11”快遞包裹。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今年“雙11”表現出的諸多新特點,與我國數字消費市場的日漸成熟密切相關。今年以來,在平台監管明顯趨嚴、不正當競争監管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下,推動平台健康發展、有序發展正成為行業共識。在這一背景下,“下更大力氣友善消費者”成為衆多商家的選擇,直播電商表現突出也正是迎合這樣的趨勢。對消費者來說,直播電商議價能力強帶來的價格優勢更明顯,很多産品經過電商精心挑選進而降低了個人選擇成本,且購物體驗更為便捷。

促消費還需多方持續發力

展望今年年末消費情況,李政波表示,國家出台的促消費各項政策還将持續顯效發力,疊加“雙11”“雙12”等電商購物節、歲末年初消費旺季的拉動,消費市場将繼續保持回升向好态勢,在疫情形勢沒有重大變化情況下,消費有望實作預期增長目标。

鄒蘊涵認為,目前疫情将對今年波動中複蘇的消費帶來一定影響。下一步,促消費仍要從夯實消費增長基礎、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改善居民消費意願等方面入手,多措并舉形成政策合力。

火熱的“雙11”市場從一個側面再次展現内需市場消費潛力,從長遠看,各方共同發力持續促進消費仍很必要。有關專家建議,要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力度,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研究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标準;要引導各地優化完善臨時救助機制,用好用足鄉鎮或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基本生活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相關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無法覆寫的家庭或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範圍。此外,要完善豐富汽車消費支援政策,加快二手車市場發展;推動服務業數字化程序,大力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鼓勵個體工商戶或小微企業進行社群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建設等。(記者 馮其予 黃鑫 王轶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