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讨好醇親王,聯手挪用海軍經費,“鎮遠”艦發生觸礁事故

作者:自然植物語言

1884年11月14日,舊曆九月二十七。李鴻章緻電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曾國荃,稱南北洋七艘艦船會合支援台灣,指揮體系必須統一,請令吳安康與其聯絡商辦。

1885年11月14日,舊曆十月初八。李鴻章緻函醇親王奕譞,感謝他因天氣寒冷,勸告李鴻章不必親往旅順驗收鐵甲艦的好意,表示鐵甲艦事關重大,必須親自驗試,方可放心。由此可見醇親王奕譞和李鴻章這兩個上下級關系很和睦,也很溫馨。

李鴻章讨好醇親王,聯手挪用海軍經費,“鎮遠”艦發生觸礁事故

醇親王奕譞

然而,二人初為政敵,為何握手言和、親密無間呢?正如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樣,這都是利益使然,各有所需。

1885年9月,清廷設立海軍衙門,任命奕譞總理節制沿海水師,以慶郡王奕劻、大學士總督李鴻章、都統善慶、侍郎曾紀澤為佐。并決定從北洋開始操練海軍,讓李鴻章專管此事。這也是奕譞和李鴻章合作共事的開端。

李鴻章讨好醇親王,聯手挪用海軍經費,“鎮遠”艦發生觸礁事故

慈禧太後

奕譞出任總理海軍事務大臣,其最大心願并非海軍建設,而是如何使兒子光緒帝平安掌權。海軍衙門不過是他完成這一夙願的平台。而掌握數百萬銀饷的海軍大臣奕譞,知道慈禧太後既要購艦,也要修園的兩個心病。

然而,無論購艦,還是修園子都需要錢,而這些都要仰仗李鴻章辦理。由于李鴻章多年興辦洋務,在朝中樹敵甚多。恭親王奕失勢後,随之失去背後的靠山。李鴻章與恭親王多年不和的光緒生父醇親王奕譞入主海軍,且光緒帝親政在即,不得不開始新的政治算計,尋求醇親王奕譞這位新的靠山。

李鴻章讨好醇親王,聯手挪用海軍經費,“鎮遠”艦發生觸礁事故

李鴻章

總理海軍事務大臣奕譞欲以海軍經費修建三海和頤和園,以此博得老佛爺歡心,進而換取兒子光緒帝早日親政,而會辦海軍事務大臣李鴻章則欲借海軍重新獲得一片政治庇蔭,二人遂達成聯手挪用海軍經費修建園子的默契,也随之開啟蜜月情誼,但最終都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

1889年11月14日,舊曆十月二十二。戶部召開會議,研究11月7日李鴻章奏請改捐章事宜,戶部尚書翁同龢稱不可再失信,遂否決李鴻章的蓋捐章。次日,翁同龢會晤戶部滿族尚書福錕,商定不改班次而減成。

李鴻章讨好醇親王,聯手挪用海軍經費,“鎮遠”艦發生觸礁事故

戶部尚書翁同龢

1890年11月14日,舊曆十月初三。“濟遠”、“經遠”、“來遠”載繼昌、崇禮回國,初五日抵達天津。

1894年11月14日,舊曆十月十七。丁汝昌率北洋艦隊于淩晨3時許抵達威海衛大學營。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當時在旗艦“定遠”,照例排在整個編隊的領頭位置,首先通過航道。艦首劈波斬浪,迎面而來的海水被分向兩邊,排水量7670噸的鐵甲巨艦所産生的分水壓力無疑是驚人的。

李鴻章讨好醇親王,聯手挪用海軍經費,“鎮遠”艦發生觸礁事故

塢修中的“鎮遠”艦

“定遠”艦通過入口時為了盡量避開水雷布設帶,靠着劉公島一側航行。哪知被“定遠”艦分開的海水不斷湧動,竟将靠近劉公島的那個浮标推離了預定位置,漂浮到近島的礁石群之間。此時浮标的正下方和外側下方海水中實際已經都是叢立的礁石,由于當時正值退潮,這些礁石距離海面的隻有六米左右。

跟随在“定遠”之後進港的是姊妹艦“鎮遠”,艦上的官兵沒有注意到海面上浮标發生偏移這一細微變化,繼續依照“定遠”的航迹,貼近劉公島側旁的浮标航行進港。

由于滿載煤水補給,“鎮遠”艦的吃水已經超過了六米……當“鎮遠”逐漸駛進航道後不久,發生觸礁事故,左舷艦底破損進水。

李鴻章讨好醇親王,聯手挪用海軍經費,“鎮遠”艦發生觸礁事故

丁汝昌

事後經查,彈藥艙下,撞出三條口子,分别長6.5尺、3.5尺和9尺。帆艙下撞出一條長17尺的口子。煤艙鍋爐艙下,也撞出三條口子,最長的一條達11尺。此外在水力機艙下,有一道寬2.6尺,長3.9尺的裂縫。海水頓時湧進“鎮遠”底艙,受損遠超出想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