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田單即墨之戰

作者:此心光明至良知

最近讀《史記》,看到田單即墨之戰時,不禁為田單在此戰中表現出來的智慧驚歎,故嘗試淺析此戰,站在齊國角度進行複盤。

先說下此戰背景,此戰發生在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之間,當時燕昭王任樂毅為上将軍,樂毅率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攻齊,攻克齊國七十餘城,僅剩莒城和即墨兩座城池未被攻克,燕軍在攻打莒城不順利的情況下轉而圍攻即墨,即墨守将出城交戰被殺,即墨城形勢岌岌可危。田單就是這時被即墨城中衆人推薦為守城将軍的。

淺析田單即墨之戰

樂毅攻齊

這裡還要說下田單為什麼會被推薦為即墨城守城将軍。田單原本隻不過是齊國田氏王族的遠房本家,在齊國首都臨淄就是一個輔佐處理市政工作的小官,并沒有得到什麼重用,在燕國攻下齊國首都後,田單逃到了安平城,逃到安平城之後,田單做了一件事,他讓族人将車軸兩端突出的部分全部鋸平,并且包裹上鐵箍。等到燕軍攻破安平城的時候,城内齊人争搶着往外跑,很多人因為車軸撞斷而未能逃走成了俘虜,隻有田單這一脈的族人順利的逃脫到了即墨城。也正是因為這件事,即墨城衆人認為田單熟悉用兵之事,就推舉田單做了守城将領。

說回即墨之戰。當田單被推薦為即墨城守城将軍後,他就開始了他的表演。諸位且聽我慢慢道來。

田單上任後很好的利用了燕國的内部沖突削弱了燕軍的威脅。田單擔任即墨城守将不久,燕昭王去世了,他的兒子燕惠王即位。田單從新舊王交替中看到了機會,什麼機會呢?就是反間計。要說用反間計,田單之前不是沒人用過,但燕昭王乃效仿千金埋骨設立黃金台以招賢納士的一代雄主,自有其大胸襟大氣魄,對于離間他和樂毅的言論不僅置之不理,甚至斬了在他面前說樂毅壞話大臣,是以終燕昭王之世,無人再敢挑撥離間。但燕惠王的做太子時就與樂毅有過節,田單正是看準了這點,是以在燕惠王即位後安排人去燕國傳播資訊說:“樂毅攻打齊國五年了,攻占了七十多座城池,連齊王都死了,但卻一直攻占不了莒城和即墨,這是因為一方面樂毅擔心回國後會被誅殺,另一方面樂毅也想拖延時間慢慢攻打齊國,等待時機成熟後自立為齊王。”燕惠王聽到這些傳言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派自己一位親信大将叫騎劫的去代替樂毅(樂毅也沒回燕國,而是吓得跑到趙國去了)。至此,田單成功地用反間計将攻克齊國七十餘城的上将軍樂毅給逼走了,進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燕國對即墨的威脅。

接着田單又進行了一系列增加即墨軍民勝算的操作。

淺析田單即墨之戰

田單

第一波操作是造神行動,田單先是要求即墨城中軍民吃飯的要在庭院祭祀祖先,這就使得很多飛鳥因為争食祭祀的食物而在即墨城上空盤旋,這種現象使得燕軍很奇怪,田單就說這種異象預示着要有神明來救即墨城。同時田單還告訴城内軍民:一定會有神人來當我的老師,城中就有一個士兵向田單提出“我能當你的老師嗎?”田單順勢就把這個士兵推上老師座位,以侍奉老師的禮儀侍奉這位士兵,從此之後每次發号施令,都說是神師的主意。這個造神的操作不僅讓困守即墨的軍民看到了希望,同時也讓能夠讓燕軍變得疑神疑鬼,可以說一箭雙雕。

田單的第二波操作是借燕軍之手增強即墨軍民士氣。田單先是宣傳說最害怕燕軍把齊國士兵的鼻子割掉,如果燕軍把齊國俘虜的鼻子割掉放在兩兵陣前,即墨必然會被攻克,燕軍一聽覺得有道理就按照宣傳的做了,但這樣做不僅沒吓到即墨軍民,反而因為擔心被俘後割掉鼻子,即墨軍民都堅定了守城的信念。接下來田單又宣傳說害怕燕軍把城外的祖墳挖掘掉并侮辱城内軍民的祖先,這樣的話,即墨城軍民都會寒心的。燕軍聽了這些,就把即墨城外齊人祖墳挖掉,并焚燒死屍。燕軍這樣的行為非但沒讓即墨軍民寒心,反而激起全城軍民的血性,人人義憤填膺,渴望出城殺敵。這第二波操作,田單不費一兵一卒,借助燕軍的手,将即墨斷了即墨軍民投降的念頭,并且激起其憤怒的情緒,使得全城士氣高漲,已經具備了一戰之力。

田單的第三波操作是戰前動員和麻痹敵人,經過反間計、造神運動、提升士氣等操作,田單認為決戰時機快到了,于是開始進行戰前動員,他親自拿着工具和士兵們一起修築工事,同時将自己的妻子妾室等都編入士兵隊伍中,還把全部的食物都拿出來犒賞士兵,這些舉動不僅讓全城軍民明白決戰即将到來,也能夠讓其看到田單必勝決心。在進行戰前動員的同時田單還不忘麻痹敵人,他将精銳部隊隐藏起來,讓老弱病殘去守城造成堅持不住的假象,同時田單還派人去和燕軍約定投降事宜。為增強燕軍對他投降的信任,田單讓人将即墨城中黃收集起來,安排即墨城富豪偷偷将黃金交給燕軍,騙燕軍說:“即墨城馬上要投降了,希望你們進城後不要掠奪我們的家人,能讓我們平安的生活”,至此燕軍信以為真,放松了警惕。

淺析田單即墨之戰

火牛陣

田單的第四波操作是神牛破陣。在我軍士氣鼓舞且敵軍松懈的情況下,田單準備發動總攻了,他從即墨城收集了一千多頭牛,給牛披上彩色的被服,被服畫上蛟龍圖案,牛角上綁上利刃,牛尾巴挂上灌滿油脂的蘆葦。準備好一切,田單讓人把城牆鑿出幾十個洞穴,趁夜間點燃牛尾上的蘆葦,将牛從城牆的洞穴中放了出去,五千名精壯士兵緊随牛後。一時之間,火牛若從天而降,毫無準備的燕軍被殺的丢盔卸甲,燕軍主将騎劫在亂軍中也被擊殺,田單乘勝追擊,将七十餘城全部收複。

即墨之戰是一場經典的以弱勝強的戰争,這場戰争的主角田單在此戰中對敵我形勢的分析,對人心的把握,對時機的掌握,對資源的調配利用着實厲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