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作者:潘軍強

我記得在前年,看過一部電視劇《小娘惹》,講述了東南亞馬六甲一個家族幾代人的恩怨情仇,融合了娘惹文化的精髓,娘惹們勤勞、賢惠的品格深入人心。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其中的娘惹菜更具代表性:食材的選擇、加工,烹饪的技法,菜品的故事性都展現了娘惹們不同尋常的一面。

回到中國,在臨安的村落裡,也有一個名稱引發了我的好奇與聯想:鄉村廚娘。不同國度,卻有着同樣深入人心的角色,剛好借着臨安11月下旬即将舉行的鄉村家宴活動,我決定在孝村與廚娘們來一次深度互動。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當我向沈書記提出帶領孝村廚娘去參加這次比賽的想法後,就在當天晚上,我們的會議室多了四位女性,第一感覺:整體好年輕;第二感覺:有說有笑,氛圍好;第三感覺:很團結。這就是孝村廚娘給我的第一印象。

我提出對她們有視訊拍攝的需求,她們略顯害羞,估計當天會有一個現場氣氛帶動的過程,但結果卻出乎我的想象,10月21日的清晨,我們進行了食材準備的第一期視訊錄制,剛走到集合點,就聽到四位廚娘的歡聲笑語,我本想帶動下氣氛,結果卻被她們帶動了。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我首先問到她們對廚娘這個詞的了解,沈阿姨笑着對我說:簡單來說就是會做飯的女性,但是在孝村,廚娘不光要會做飯,還要懂得持家,孝敬老人,我們很多燒菜的方法也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自己也會做些改良更新吧!一旁的水琴補充到:我做的餃子很不錯的,下次給你展示下·····

我們一路有說有笑,燕紅是嫁到孝村的女性,但是她卻滿懷着對孝村的熱愛,話語中期待着孝村被更多的人知道。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我們的第一站來到了燕紅公公家的家禽圈,裡面的雞鴨鵝都是自己養殖的,廚娘們商量好分工去捕捉家禽,沈大伯站在露台上風趣地說,要不要我下來幫忙,小夥子,你要不要去試試?

話音剛落,紅月抓着一隻大白鵝沖着我說:怎麼樣?這隻鵝肥不肥?看着她開心的笑容,感覺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和質樸。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家禽準備好後,就開始去菜園了,說實話,在城市待久的我,除了白菜、生菜,其他都不熟,廚娘們開始給我上課了:這是生姜、這是南瓜藤、這是釀酒用的,随後把我帶到了上孝村口阿婆家的酒坊,雖然身處不同人家,但感覺她們就像一個大家庭,村民之間可以很有禮貌、很有感情的分享各家的食材資源,這種現象并不是所有村落都可以實作的。

阿婆的酒坊規模不大,但是銷量不錯,水源取自山泉,她很熱情讓我嘗一下,這一嘗就是三兩,應該是剛釀好的緣故,口感還不錯,伴随臉色的通紅,廚娘們看着我全都笑了,頓時讓我感覺有些尴尬。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在去往孝村湖捕魚的路上,一路都是桂花香,再加上剛喝過的白酒,這感覺,你們可以來體驗下。在路上,我們偶遇了80歲高齡的村裡老人,廚娘們很熱情地圍上去打招呼,這不是刻意的,是一種習慣。我希望她們來一張合影,雖然記錄的隻是一瞬間,卻能讓我們感悟一生。

臨安鄉村家宴:孝村廚娘的歡聲笑語

與其說這是一次家宴食材的采集,不如說是一次廚娘帶給我們的村落文化展現,讓我感到廚娘或許是一個村落裡最具特色的存在。

資料:徑山孝語

#臨安##杭州##杭州身邊事##杭州頭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