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作者:潘军强

我记得在前年,看过一部电视剧《小娘惹》,讲述了东南亚马六甲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恩怨情仇,融合了娘惹文化的精髓,娘惹们勤劳、贤惠的品格深入人心。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其中的娘惹菜更具代表性:食材的选择、加工,烹饪的技法,菜品的故事性都展现了娘惹们不同寻常的一面。

回到中国,在临安的村落里,也有一个名称引发了我的好奇与联想:乡村厨娘。不同国度,却有着同样深入人心的角色,刚好借着临安11月下旬即将举行的乡村家宴活动,我决定在孝村与厨娘们来一次深度互动。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当我向沈书记提出带领孝村厨娘去参加这次比赛的想法后,就在当天晚上,我们的会议室多了四位女性,第一感觉:整体好年轻;第二感觉:有说有笑,氛围好;第三感觉:很团结。这就是孝村厨娘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提出对她们有视频拍摄的需求,她们略显害羞,估计当天会有一个现场气氛带动的过程,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想象,10月21日的清晨,我们进行了食材准备的第一期视频录制,刚走到集合点,就听到四位厨娘的欢声笑语,我本想带动下气氛,结果却被她们带动了。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我首先问到她们对厨娘这个词的理解,沈阿姨笑着对我说:简单来说就是会做饭的女性,但是在孝村,厨娘不光要会做饭,还要懂得持家,孝敬老人,我们很多烧菜的方法也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自己也会做些改良更新吧!一旁的水琴补充到:我做的饺子很不错的,下次给你展示下·····

我们一路有说有笑,燕红是嫁到孝村的女性,但是她却满怀着对孝村的热爱,话语中期待着孝村被更多的人知道。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燕红公公家的家禽圈,里面的鸡鸭鹅都是自己养殖的,厨娘们商量好分工去捕捉家禽,沈大伯站在露台上风趣地说,要不要我下来帮忙,小伙子,你要不要去试试?

话音刚落,红月抓着一只大白鹅冲着我说:怎么样?这只鹅肥不肥?看着她开心的笑容,感觉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和质朴。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家禽准备好后,就开始去菜园了,说实话,在城市待久的我,除了白菜、生菜,其他都不熟,厨娘们开始给我上课了:这是生姜、这是南瓜藤、这是酿酒用的,随后把我带到了上孝村口阿婆家的酒坊,虽然身处不同人家,但感觉她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村民之间可以很有礼貌、很有感情的分享各家的食材资源,这种现象并不是所有村落都可以实现的。

阿婆的酒坊规模不大,但是销量不错,水源取自山泉,她很热情让我尝一下,这一尝就是三两,应该是刚酿好的缘故,口感还不错,伴随脸色的通红,厨娘们看着我全都笑了,顿时让我感觉有些尴尬。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在去往孝村湖捕鱼的路上,一路都是桂花香,再加上刚喝过的白酒,这感觉,你们可以来体验下。在路上,我们偶遇了80岁高龄的村里老人,厨娘们很热情地围上去打招呼,这不是刻意的,是一种习惯。我希望她们来一张合影,虽然记录的只是一瞬间,却能让我们感悟一生。

临安乡村家宴:孝村厨娘的欢声笑语

与其说这是一次家宴食材的采集,不如说是一次厨娘带给我们的村落文化展现,让我感到厨娘或许是一个村落里最具特色的存在。

资料:径山孝语

#临安##杭州##杭州身边事##杭州头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