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振興」建安區:“三力”齊發 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作者:建安融媒

一、政策引領,創新機制,凝聚鄉村人才振興強大合力

一是制定政策,大力引進鄉村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項目。

出台了《許昌市建安區鄉村人才振興五年行動計劃》,依托“許昌英才計劃”、“建安人才四大工程”,圍繞鄉村特色産業發展,積極引進農業方面帶技術、帶項目的創新創業人才(團隊)。今年同中科院、省農科院、鄭州大學、河南農大等高校專家教授開展合作,引進農業團隊6個,在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許昌專場暨第二屆中原人才發展環境高峰論壇上,我區有3個創新創業團隊登台簽約,3個團隊參與成果展示,數量為全市第一。做好邀商及高層次人才登記工作,邀請羅錫文院士、張金霞等8名教授完成高層次人才登記,通過傳幫帶培育相關行業研究員100餘人,教育訓練技術人員500餘人,形成了“行業專家+技術指導員+從業人員”的人才引育體系。

二是創造條件,着力支援農民工和青年人才返鄉創業。

開展創業孵化示範基地、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等平台建立、樹立創業典型活動,引導更多返鄉農民工和返鄉大學生創業,實作“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近年來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37筆,合計16262萬元,其中為返鄉創業農民工發放擔保貸款867筆,11828萬元,累計1800餘人次使用創業擔保貸款進行創業項目孵化,帶動就業5500餘人。建立省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3個,培育5家全市充分就業社群,獲授市級“創業之星”5名。許昌優加糧農産品開發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項目。積極引導青年人才返鄉創業創新并參加返鄉創業大賽活動,我區有5名創業者榮獲許昌市農民工返鄉創業之星的榮譽稱号,6家企業在返鄉創業大賽中榮獲獎項。其中,河南三點壹肆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員工李亞在2020年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号,優加糧農公司在2021年度“鳳歸中原”返鄉創業大賽河南省總決賽中榮獲三等獎。

三是創新機制,選派機關年輕幹部到基層挂職鍛煉。

組建農村社群黨委51個,先後從區直機關和鄉鎮選派有能力、幹勁足的優秀幹部153人,擔任農村社群黨委書記、副書記,通過組織聯建、治理聯抓、産業聯興、人才聯育、文化聯創,推動幹部往基層流動、資源向基層下沉、力量在基層凝聚。

四是多措并舉,引導各類優秀人才向農村彙聚。

支援農村人才輸入,招募“三支一扶”34人、“特崗教師”121人,拓寬基層人才職業發展空間,對農村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評聘方面給與傾斜政策,開啟“綠色通道”,近三年來,符合申報教師綠色通道2人,直接評聘中進階216人,考核認定14人,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務人才的工作積極性。認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45家,發放補貼54萬元,為高校畢業生留許服務、返鄉創業起到促進作用。

二、立體培育,搭建平台,提升鄉村人才振興内生動力

一是整合資源,擦亮楊水才幹部學校品牌。

與河南農大聯手,編制教育訓練教材,建立90餘名專家教授以及市區上司幹部組成的鄉村振興課題師資庫,确定6條線路28個優質現場教學點,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對村(社群)黨組織書記、農村社群黨委書記、副書記、現代農場和社群工廠負責人、鄉土人才等不同對象開展教育訓練3期,共計615人。

二是建立基地,持續發揮星創天地作用。

投資建設融合科技示範、技術內建、成果轉化、融資孵化、創新創業、平台服務為一體的世紀香星創天地和農科種業省級星創天地并通過國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廳認定。目前入駐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實訓孵化基地等科普基地4個、河南農大、山西農大等高等院校科研實習基地6個。通過實施“公司+農民合作社+基地+(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職業農民等)創新創業主體”的模式,開展免費教育訓練、觀摩實習,幫扶指導、跟蹤服務,引導自主創業,開展農村技能教育訓練38期,教育訓練1300人,成功孵化企業26個。

三是“四位一體”,大力培育鄉村振興中堅力量。

探索教育教育訓練、評價管理、政策支援、跟蹤服務“四位一體”培育制度,研究制定《建安區2021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實施方案》,截止去年年底,共教育訓練新型職業農民3834人,今年計劃安排經營管理型高素質農民培育任務180人,安排專業生産型和技能服務型高素質農民教育訓練任務247人,加快培養出一批建安區農業産業發展、鄉村建設急需的高素質農民隊伍。

編輯:郭彩霞

稽核:張向朝 史麗娟

來源:建安組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