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上将王建安去世,無一人吊唁,生前未去醫院,死後進301醫院

1980年,開國上将王建安去世,卻無一人前去吊唁,他的遺體被送去301醫院,家人們感慨:“生前未去醫院,死後反倒進了301。”

為何無人來吊唁?

開國上将王建安去世,無一人吊唁,生前未去醫院,死後進301醫院

王建安本是湖北黃安的一個窮孩子,連學都上不起,但他其實很好學,給地主家打工時,自己偷偷學了寫字。

1924年,16歲的王建安離家入伍,開始了軍旅生涯,為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1月被授予上将軍銜。

王建安一生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對别人,他從不記仇,對家人,他從不謀私,對自己,他嚴于律己。

1937年,黨内對張國焘右傾主義進行了嚴厲批評,紅四方面軍進階幹部都收受到牽連,許世友就是其中之一,過分的批評使他悲憤不已,于是和同病相憐的王建安等人商量一起離開隊伍單幹。

王建安左思右想,覺得此舉不妥,要真走了就是背叛革命啊!他最終決定向組織告密,是以,許世友對他成見很深。

開國上将王建安去世,無一人吊唁,生前未去醫院,死後進301醫院

1948年7月,解放軍計劃攻打濟南,許世友在山東打仗多年,自然擔任主力,同時,毛主席将王建安召回延安,說:“王建安同志,中央決定交給你一項任務,攻下濟南!”

王建安毫不猶豫地回答:“保證完成任務!”

毛主席拍拍他的肩膀,又說道:“在我看來,你和許世友是‘山東雙雄’,希望你們能齊心協力,拿下這一戰。”

王建安知道,毛主席的意思是怕他們因為之前的過節鬧沖突,希望他們能放下私怨,團結作戰。

他站起來鄭重地回複道:“主席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協助許世友,打好這一戰!”

之後,王建安立馬趕往山東,全力配合許世友,成功攻下濟南。

建國後,王建安曾在紀檢委工作,他始終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戰友犯了事他從不包庇,進階幹部的問題他如實反映,一身清廉正氣。

1975年,王建安被調到中央軍委工作,他的5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組織上提出,把一兩個孩子調回來照顧他,王建安堅決拒絕道:“不行!他們該在哪工作就在哪工作,不能因為這私人原因就調來大城市!”

開國上将王建安去世,無一人吊唁,生前未去醫院,死後進301醫院

王建安始終以黨員的标準嚴格要求自己,1979年去雲南通路時明确提出:“代表團通路期間,一律乘坐面包車,每餐四菜一湯,不準超标,不準宴請。”

1980年,王建安的身體情況已經很不好了,躺在病床上時,有一天和夫人看電視,看到一個外國政府首腦的葬禮辦的特别隆重,他說道:“現在很多人的葬禮呦越辦越大,花圈多的都要擺不下了,真浪費啊!我以後可不能這樣。”

臨終前,王建安叮囑家人:“我死後喪事從簡,不要驚動其他人,不要辦追悼會、遺體告别儀式這些,另外,把我的遺體捐給醫院,如果不需要的話就火化,把骨灰撒到家鄉的土地上。”

1980年7月22日,王建安去世,應他要求,家人們誰也沒通知,是以無一人前來吊唁。妻兒把王建安的遺體捐給了301醫院。

直到醫院公開遺體捐贈的消息,戰友們才知道王建安去世了。

開國上将王建安去世,無一人吊唁,生前未去醫院,死後進301醫院

王建安為國為民工作了一輩子,走得卻如此低調,還想奉獻自己最後一份光熱,他的無私令人敬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