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弑君之北魏道武帝

作者:古今多少滋味

"太祖道武皇帝,諱珪,昭成皇帝之嫡孫,獻明皇帝之子也。母曰獻明賀皇後。"(《魏書·卷二·帝紀第二》),代國建國三十四年(371年)七月初七生于參合陂北。代國建國三十九年,即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前秦滅代國,六歲的拓跋珪被強遷至秦都長安。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戰敗,前秦統治瓦解。

弑君之北魏道武帝

拓跋珪

“登國元年春正月戊申,帝即代王位,郊天,建元,大會于牛川。”(《魏書·卷二·帝紀第二》)即位後,拓跋珪選賢任能,勵精圖治,不久移都代國原都城盛樂,并發展農業生産,與民休息。登國元年四月,拓跋珪稱魏王。拓跋珪勵精圖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鮮卑政權進入封建社會;對外擊敗賀蘭、鐵弗、高車、柔然等草原諸部,并與後燕、後秦争霸中原。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國号為“魏”,将國都從盛樂城遷到平城,即皇帝位。“帝三讓乃許之。十有二月己醜,帝臨天文殿,太尉、司徒進玺绶,百官鹹稱萬歲。大赦,改年。”(《魏書·卷二·帝紀第二》)

弑君之北魏道武帝

北魏 列女古賢圖

拓跋珪前緊後松,晚年沉湎酒色,剛愎自用,不睦兄弟。“天賜六年, 天文多變,占者雲‘當有逆臣伏屍流血’。太祖惡之,頗殺公卿,欲以厭當天災。”(《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天賜六年十月十三日(409年11月6日),皇次子拓跋紹母賀夫人有過失,拓跋珪要處死她。拓跋紹聯絡宮中守衛及宦官,當晚逾牆入宮,刺殺拓跋珪。拓跋珪曾試圖找武器反擊,但終為被殺,時年三十九歲。“冬十月戊辰,帝崩于天安殿,時年三十九。永興二年九月甲寅,上谥宣武皇帝,葬于盛樂金陵。廟号太祖。泰常五年,改谥曰道武。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廟号為太祖。”(《魏書·卷二·帝紀第二》)

聲明: 本文圖檔來源于“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