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津味素”源自萬順成,“石頭門坎”素包餡裡沒有麻醬和醬豆腐

作者:天津往事

天津的包子鋪、餃子館,大多有一種餡,名為“津味素”。其最大特點,是餡裡有麻醬和醬豆腐,是以口感獨特。“津味素”肯定源自天津,但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誰家想出來的?恐怕說不太清楚。綜合曆史、風俗、飲食習慣來分析,來源大約不過三種:一是天津人大年初一早晨習慣吃素餃子,企願這一年素素淨淨;二是寺院附近的素齋;三是以“石頭門坎”為代表的素包子餡。

“石頭門坎”素包原本的字号叫真素園,設在宮南大街(今古文化街),因所處地勢低窪,一下大雨屋裡就進水,是以在門口橫築了一道石頭堤防,形似門坎。天津人愛給商鋪字号起外号,比如“狗不理”“耳朵眼”“十八街”,都是外号,時間長了“真素園”也沒人記得了,“石頭門坎”出了名。

“津味素”源自萬順成,“石頭門坎”素包餡裡沒有麻醬和醬豆腐

石頭門坎

“石頭門坎”素包的特點,主要在包子餡的制作。要先用面筋、青醬、大料、團粉,做成面筋糊,再把白粉皮切成小丁子塊,加香幹、冬菇、木耳、花菜、綠豆菜(綠豆菜要用開水煮過,榨出湯水)、香油、鹽,和面筋糊一起攪拌均勻。蒸出來的素包,氣味噴香,吃起來爽口,容易消化。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面筋糊。從最早的配方看,“石頭門坎”素包沒有麻醬和醬豆腐。

“石頭門坎”所在的宮南大街,緊鄰天後宮,清代到民國,天後宮香火鼎盛,進香的人以茹素表示誠心,是以凡是來天後宮的,都要買素包,不能吃肉,是以“石頭門坎”生意十分興隆。

真素園除了做素包,還能做素席,許多葷席上的菜,都能用素料做出來,比如素魚、素鴨子、素肘子、素魚翅,擺在桌上,難辨真僞。嚴修、華世奎,兩位清末民初天津頂尖的文化人,分别為真素園題字:“是誰能知真味,到此莫忘素餐。”“真甘腴見真德性,素晨夕有素心人。”

“津味素”源自萬順成,“石頭門坎”素包餡裡沒有麻醬和醬豆腐

石頭門坎素包

日本人占領天津期間,老百姓民不聊生,沒心思拜天後,更沒工夫逛宮南宮北大街,“石頭門坎”的生意一落千丈,到1943年,真素園營業衰落,隻靠炸些素面筋、素帽,勉強維持。50年代公私合營,各店合并,“石頭門坎”搬到河北鳥市的“東坊樓”經營,因業務興旺,又在西北角文昌宮開了分号。

“石頭門坎”素包第一代創始人不可考,第二代傳人叫展華亭,14歲到真素園學徒,89歲去世,第三代傳人叫葉振萍。1985年,“石頭門坎”素包在南市食品街開業,葉振萍這時候是後廚的組長。當時這家店的素包有一個特色——面筋是用香油炸的。

當時河東區新開路旁的李公樓飲食店,還有一家沈記素包,是“石頭門坎”的沈恩榮出來開的店,人稱“小石頭門坎”,沈恩榮的侄子沈顔在80年代恢複了這家店。

“津味素”源自萬順成,“石頭門坎”素包餡裡沒有麻醬和醬豆腐

天津素包

1987年7月,天津市舉辦“群星杯”風味小吃評比,獲獎的包括:“石頭門坎”素包和有建物街回民早點部煎餅馃篦、大福來鍋巴菜、民族飯莊陸記燙面炸糕、寶坻飯店卷餡肉餅、南市杜稱奇蒸食、明順齋什錦燒餅、知味齋木須鹵老豆腐、宮前街馃子鋪的棒棰馃子、楊村糕幹,可惜短短三十幾年過去,這些風味小吃有一半都失傳了。

1988年,應日本西武株式會社邀請,“石頭門坎”素包飄洋過海,參加了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中國博覽會”。這次博覽會展出的還有北京的宮廷乳品、四川的麻辣豆腐等食品。“石頭門坎”素包店經理和兩名職工,當場包包子,蒸包子,蒸熟了就賣,日本人的飲食清淡,是以十分喜愛天津素包。

“津味素”源自萬順成,“石頭門坎”素包餡裡沒有麻醬和醬豆腐

在清末民初,除了“石頭門坎”,天津還有另外兩家比較有名的素包店,一家在西北角,1914年由張恩德開辦,沒有字号,但是生意興隆,當時有文人為他撰寫對聯:“真是六根清淨,素無半點塵埃。”他家的素包使用富強面粉做皮,與“石頭門坎”大同小異。

另外還有一家萬順成,也賣素包。萬順成創始人段玉吉是靜海獨流人,早先來天津,走街串巷賣麻稭、賣秫米飯。20年代初在南市東興街開辦萬順成飯鋪,賣秫米飯、八寶蓮子粥、鍋巴菜、素包、糖包、豆包。

“津味素”源自萬順成,“石頭門坎”素包餡裡沒有麻醬和醬豆腐

萬順成這個老闆很有創意,喜歡反其道而行。比如說,當時天津的鍋巴菜都是素鹵,他就非要賣肉片鹵,當時天津遍地都是賣肉包子的,但他就非要做素包子。他家素包子的做法,與真素園“石頭門坎”不一樣,要先打鹵,油炸大料,炸好把大料撈出,放香菜和姜粉,炸出香味,放面醬炸熟,加醬油、鹽,點少量清水勾芡制成鹵汁,用鹵汁拌勻香幹、粉皮、豆菜、香菜等,再加醬豆腐、面醬、麻醬,即成素餡。

萬順成生意越做越好,很快在法租界開了分号。可是“石頭門坎”素包最初是沒有醬豆腐、面醬、麻醬的,萬順成流傳下來的配方加上了這三樣,也就是說,目前的資料來看,“津味素”源自萬順成。(文:何玉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