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無障礙”走向“無障愛” 南岸無障礙督導隊摸着“石頭”這樣過河

作者:南岸釋出
從“無障礙”走向“無障愛” 南岸無障礙督導隊摸着“石頭”這樣過河

2023年7月,區殘聯、區住建委成立全市首支無障礙環境督導隊伍。随即,這支10名殘障人士組成的無障礙環境督導隊前往南坪、彈子石、茶園等地,從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資訊交流、無障礙社群服務三個方面,實地督導城市道路及公共場所的無障礙設施裝置的建設及使用情況。

從去年7月到今年5月,10個月的時間裡,無障礙環境督導隊把觸角伸向可能去到的各個角落,在他們的努力下,全區無障礙通道改造完成168處,新增人行橫道紅綠燈語音提示26處、規範無障礙停車場3個,讓南岸無障礙環境建設更有愛。

殘障人士的春天真的來了

從“無障礙”走向“無障愛” 南岸無障礙督導隊摸着“石頭”這樣過河

“隻有親身體驗了,才會知道哪裡不足,才能進行改造。”這是無障礙環境督導隊隊長彭海廷在進行無障礙督導近一年來的深刻感受。

跟随彭海廷的輪椅走出他的小店,左拐進南坪正街,短短1公裡路,人行道與馬路連接配接處均設定了緣石坡道,彭海廷輕松駛上人行道。人行道上同樣預留出合适的距離,友善輪椅通過。這樣的無障礙通道改造在南坪區域的老舊社群裡并不少見。

雖然隻是一段不起眼的緣石坡道,但無障礙環境改造也有着嚴格的規範标準。彭海廷拿出一本小冊子,上面白紙黑字地寫着《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坡度嚴格按照小于12度建設,且坡底與馬路的高差不能超過10毫米;所有盲道上的井蓋均鋪設盲道磚,減少彎彎繞繞,整體路面坡度也改得更為平緩。”

對于這些規範,彭海廷和隊員們早已滾瓜爛熟,但每次出門仍然要帶着小冊子,帶着一把卷尺,以備規範測量。

“從去年到今年,光南坪後堡就改造了43處。” 彭海廷介紹,此外花園路花園村、彈子石軌道環線進出站、萬達廣場附近、會展中心以及南城大道附近都有進行了無障礙通道改造,不得不說,改造之後,周圍的殘疾朋友出行率提高了很多。“春天剛剛過去,區裡越來越多殘疾朋友都出門走到江邊,走上南山去感受春意,大家聚在一起都說,咱們殘障人士的春天真的來了。”彭海廷笑道。

摸着“石頭”慢慢過了“河”

從“無障礙”走向“無障愛” 南岸無障礙督導隊摸着“石頭”這樣過河

暖春的到來怎能不經曆凜冽的寒冬?

“上得去、走得通、下得來”是無障礙改造的基本準則。現在,無論是住建還是民政,亦或鎮街,都把無障礙改造的準則牢記于心。但在去年無障礙環境督導隊剛剛走在路上時,卻發現知道這條準則的,幾乎隻有他們自己。

這是第一個困難。“于是,我們就随身帶着小冊子,比對規定一句一句與施工方進行交流。”彭海廷回憶,有時候也會遇到不了解的施工方,“我們也不惱,我們就找社群、找街道、找區住建委、找區殘聯,反正一定會把問題解決下去。”

從一處無障礙整改需要督導隊跑6趟、7趟,到最後與區住建委相關科室直接進行聯系溝通,區住建委、城管局、檢察院、殘聯4家機關加強關聯機制,積極協調落實整改。“無障礙環境維護的背後,是對特殊人群出行權利的保障。對于一些難啃的硬骨頭,區檢察院通過走訪排查、接收線索發現問題,及時啟動公益訴訟訴前程式,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改。”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助理倪翔說。

“行政部門吸納殘障人士士作為督導員全程參與到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建設、改造及後續監督中,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以殘障人士的視角,在每個環節收集他們的體驗感受和意見建議,更好地發現問題,同時予以督導解決。”區殘聯四級調研員李紅纓也如此表示。

如今,無障礙環境督導隊的工作得到越來越多的部門大力支援,随着宣傳的擴大,越來越多的社會機關特别是施工機關對無障礙督導隊的工作給予了認可。現在,彭海廷有個小心願,“我們隻希望更多的社會人士關注無障礙環境建設,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無障礙環境建設督導工作中來。”

未來出行“一個都不能少”

去年夏末,彈子石街道裕華街社群的一座上下兩層、超過2000平方米的老年活動場所落成。該場所建成後,無障礙環境督導隊第一時間前來檢驗。“輪椅推進的道路坡面比較合适,很多設計對于殘障人士來說很友好。”彭海廷當即給出了評語。

之是以能做到督導隊的心坎上,與改造前社群關聯入戶調查片區殘障人士的居住情況,保證做到公共場所無障礙環境建設規範,盡可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緊密相連。“我們也越來越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尊重與重視。”彭海廷告訴記者,也因為有了這些尊重與重視,現在南岸的許多建設中,無障礙設施建設做到了前頭,考慮到了殘障人士的使用細節。

據了解,無障礙環境督導隊工作還在持續“加碼”。區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區殘聯将組織無障礙環境督導隊隊員參與公共服務場所竣工驗收前的體驗式驗收,并深入基層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範及知識進行宣傳,“如此才能推進、增強全社會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意識,營造關心、支援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從出門到目的地,行雲流水,不用詢問,就能找到無障礙通道;不需要求助,就可以安心獨行,這是彭海廷與督導隊隊員,乃至所有殘疾朋友的最大心願。而這,需要抱着“一個都不能少”的心态,持續不斷地完善建設無障礙設施,才能消除來自社會的偏見與歧視,才能讓新南岸更有溫度,更加文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