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是金庸筆下最享有美名的主角,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主角。在中國,知道郭靖的人絕對比知道襄陽的人多很多,不少人是通過郭靖去了解襄陽這座城市的。

郭靖守襄陽成為武俠史上最輝煌絢麗的篇章。
那麼郭靖這一武俠人物在曆史上有沒有原型呢?
當然有,而且不止一位。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郭靖在曆史上的原型。
一 郭靖,金庸取其名和魂
曆史上的确有一位名叫郭靖的英雄。
他是南宋時期四川人,擔任高橋土豪巡檢。巡檢是宋朝設定的一種基層武官,負責訓練甲兵、巡邏防衛等事宜,職權頗重,由所在地方的縣令節制。
當時四川最高長官是吳曦。他被任命為四川宣撫副使兼興州知州,還兼任陝西、河東招撫使。
但這人卻是楊康的原型。他把位于關外的階州、成州、和州、鳳州等州割給金國,趕走了四川宣撫使程松,自封為“蜀王”。典型的賣國求榮。
吳曦背叛了南宋,四川的群眾卻不願臣服于金國。郭靖就是其中之一。郭靖舍棄當地的田産,帶着老人和孩子,打算順着嘉陵江遷移到南宋的地盤上。
狗官立即派人驅趕郭靖等人回去。
當郭靖被迫行至白崖關時,對弟弟郭端說:“吾家世為王民,自金人犯邊,吾兄弟不能以死報國,避難入關,今為曦所逐,吾不忍棄漢衣冠,願死于此,為趙氏鬼。”
他說完這番話,立即跳進嘉陵江,慷慨赴死。
二 郭寶玉、郭侃祖孫,西征原型
郭寶玉,華州鄭縣(今陝西省華縣)人,唐代名将郭子儀後人,蒙古帝國将領。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主要将領,率蒙軍橫掃花剌子模首都撒馬耳幹城。
其孫郭侃跟随旭烈兀遠征西亞,獨自在西亞屢破伊斯蘭軍隊百二十餘城、破十字軍百八十餘城,讨伐了諸多國家其足迹越過喀什米爾,為其征服之地的人們所畏懼,乃至對手驚呼“東天将軍,神人也”。
三 張順、張貴,守襄陽原型
張順和張貴都是民間應募前來守襄陽的義士。
襄陽城被圍困了五年,宋朝将在襄陽西北面“清泥河”造了輕快小船上百艘,将三條小船連在一起,中間一艘小船裝載兵士,左右兩艘則将其底鑿空并蓋上蓋子來作為掩飾。宋将招募死士作為這次行動的主力。
張順人稱“矮張”,張貴人稱“竹園張”,智勇雙全,應募為都統。
在漢水漲水時,他們派出百艘戰船,緩緩進入團山下。過了兩天,進入高頭港口,工事布置好後,在各船中裝備了火槍、火炮、熾炭、巨斧、勁弩。當夜,啟航出江,用紅燈作為信号。張貴做先鋒,張順殿後,他們乘風破浪,迅速突破重圍。
到了磨洪灘以上,元軍的兵船布滿江面,密密麻麻,防守極為嚴密。張順、張貴率領衆軍士趁着銳利的士氣斬斷敵人用鐵索連起的杙船幾百艘,血戰二十餘裡,黎明時分抵達了襄陽城下。
襄陽收軍時,沒有看到張順。
幾天後,有一具浮屍逆流而上,身穿戰甲,手拿弓箭,一直漂到浮橋下,人們一看原來是張順,他身中四槍六箭,臉上滿是憤怒的表情,仿佛還活着。
衆将士都認為他是神,于是為他立碑安葬,并為他立了一座廟來祭拜他。
他和郭靖一樣,都是襄陽的守護神。
四 漢飛将軍李廣,金庸取其神
真正和郭靖神似的曆史原型是漢初名将李廣。
李廣和郭靖有很多相似之處。
他們騎射都很精絕。李廣射石,流傳千古。郭靖是草原上神箭手,名震大漠。
兩人都和草原上的猛禽、傳說中的大吊有着很密切的關系。
李廣曾生擒匈奴的射雕大将。郭靖在草原上一箭射中兩隻大雕。
李廣來去飄忽,行動如電,威震敵膽,被匈奴人稱為“飛将軍”。郭靖在攻打花剌子模首都時率領勇士從雪峰上飄落進城,在蒙古人心中也是從天而降的将軍。
他們都有一定的軍事指揮才能。
他們都生不逢時,李廣雖然才氣天下無雙,戰功卓著,但最終沒能封侯。
郭靖武功蓋世,又有足智多謀的黃蓉襄助,但蒙古勢大,最終沒能守住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