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溪名人故居背後的“無錫貢獻”

顧毓琇故居:

位于無錫市梁溪區學前街3号,是顧毓琇和兄弟姐妹的出生地。 顧氏兄弟姐妹都是著名的教授、醫生和學者。

梁溪名人故居背後的“無錫貢獻”

顧毓琇,集科學家、教育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和佛學家于一身。顧毓琇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文理大師。在科學上,是國際電機權威和現代自動控制理論的先驅。在教育上,是清華大學工學院的主要奠基者;在文學藝術上,他出版詩歌詞曲集達34部之巨,是世界詩人大會加冕的“國際桂冠詩人”;還是中國現代話劇的發轫人、“國劇運動”的發起者和推動者;他是中國黃鐘标準音的制定者,中國古樂的研究權威;在佛學上,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學專著深受國際佛學界的重視。

阿炳故居:

阿炳故居位于崇安寺曆史街區,原為洞虛宮的雷神殿和火神殿。世界級音樂家阿炳(華彥鈞)在此出生和去世。

梁溪名人故居背後的“無錫貢獻”

阿炳創作的《二泉映月》,不但曲名優美,極富詩意,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作者發自内心的悲鳴和詛咒黑暗,憧憬光明的心聲。許多年來,由于這首樂曲具有濃郁的民間風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緻在國際樂壇不胫而走,廣泛流傳,成為許多著名樂團演奏的經典曲目。是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對該曲的評價:“我應該跪下來聽……”1985年美國評出了10首最受西方人歡迎的流行樂曲,《二泉映月》名列榜首。1991年,一位英國音樂家在美國的一場音樂會上聽了《二泉映月》的錄音後激動地對一位貝多芬的故鄉人說:“中國的貝多芬!中國的《命運》!”

錢鐘書故居:

梁溪名人故居背後的“無錫貢獻”

位于無錫城中七尺場(新街巷30号和32号),又名繩武堂,錢鐘書從14歲就在這裡居住。錢锺書對中國的史學、哲學、文學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同時不曾間斷過對西方新舊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的閱覽和研究,并取得顯著的學術成就,在國内外學術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錢松喦故居:

位于南城門(南市橋巷58号),又名芑廬。錢松喦從1937年到1958年在這裡居住,是他青壯年時期生活和藝術創作的重要場所。錢松喦是當代中國美術、中國山水畫的代表人物之一,新金陵畫派的領軍人物,其代表作品被認為是重要的江南文化符号。

薛福成故居:

又稱“欽差第”,清朝大臣薛福成的府邸,位于無錫梁溪區健康路西,是江蘇省現存規模最大的近代官僚宅第之一。

梁溪名人故居背後的“無錫貢獻”

薛福成是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務運動的主要上司者之一、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起者。薛福成在出使期間,十分關心保護海外僑胞,力争在華僑集中的地區設立領事館,就近保護,使僑胞在海外少受欺淩和奴役。

内容綜合各種資料,圖檔來源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備明出自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