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文章:公衆号和頭條号同時釋出

文章精簡後制成的短視訊:西瓜、抖音和哔哩哔哩釋出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2019年1月,我建立了我的公衆号,兩年多的時間内筆耕不辍,最多的時候一周寫了十四篇原創文章,現在的更新頻率是一周一篇長篇,從無斷更,已寫了300多萬字,内容主要是時事政治、國際關系、曆史、文化、宗教、哲學、金融、宏觀經濟和地産等領域。我在此處已釋出的長篇,後續篇章可以去我公衆号先睹為快,搜尋侃侃亂侃即可。

我目前在頭條号上發的文章已經超過了一百篇,可以點選這個彙總貼《彙總貼:99篇文章的直達連結》,選擇自己想看的内容更為便捷。

電影的誕生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娛樂生活,1895年12月28日晚,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和往常有所不同,牆上挂着一大塊白色布,燈熄滅後,白布上出現了室外的活動景象,當天播放了《工廠大門》、《火車站》、《嬰兒午餐》、《拆牆》等片段,這些影片片段都來自于歐洲最大的感光闆制造家族的(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

1894年,盧米埃爾兄弟把愛迪生等人的發明成果,和自己的連續攝影機相結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電影攝影機和電影放映機。

兩年後,他們又派出幾百名攝影師奔赴全世界各地,拍出了750段影像。電影的誕生改寫了世界影像曆史,1895年12月28日,也是以被定義為“電影誕生日”。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895年2月13日,兄弟倆獲得了電影專利證書,他們的主要成就是改造了愛迪生所創造的“西洋鏡” ,1903年發明了第一代彩色膠片 ,1937年研制出了立體電影。

1899年,西班牙商人加侖 · 白克來到上海,先後在四馬路,也就是如今的福州路的升平茶樓、乍浦路溜冰場和大新街“金香谷”番菜館放映“影戲”,由于劇情陳舊、片源短缺,白克的生意每況愈下,不得已隻能把放映機和膠片一起轉讓給了自己的同鄉商人安 · 雷瑪斯。

安的商業頭腦顯然比白克好多了,他選擇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同安茶居和四馬路青蓮閣等地放映,而且不停更換片源,營業收入不斷增加。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908年,積累了大量資金的安,在海甯路乍浦路路口租借了一處溜冰場,搭建一座可容納250名觀衆的虹口活動影戲院,這是上海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電影院,影戲擺脫了早期的流動狀态,終于有了固定的放映場所。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917年,由粵商曾煥堂、鄧子羲和意大利人羅樂璇集資建設的“上海大戲院”在北四川路虬江路路口落成營業,因為股金多來自于曾煥堂,他也成為了國人經營電影放映業的先驅。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從1927年到抗戰爆發的十年間,上海又建立了三十多座豪華的電影院。按照上映歐美新片的優先權先後,分為首輪影院、二輪影院和三輪影院。

首輪影院剛開始的時候隻有四個:大光明大戲院、國泰大戲院、南京大戲院和大上海大戲院四家。這四家恰好分屬兩大院線,即由英籍粵商盧根擔任中方董事長的聯合電影公司,和廣告人出身的何挺然主持的聯怡電影公司。

這四家電影院好似一個綜合的商業中心,除了看電影、還有西餐廳、舞廳,可以喝咖啡、吃爆米花,開門的有門童,甚至于外國女郎拉門,并有專門寄存大衣和包的服務。就連當時算比較有錢的魯迅,都很難有這消費能力經常去首輪影院看戲。

這些曆史背景的介紹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大光明當時的地位處于業内頂尖,就連在首輪影院中,改造後的大光明都是第一位的,是極端高消費的場所,邬達克能獲得此項目,也證明了他在上海的聲望之高,是很多海内外建築師望塵莫及的。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928年,潮州籍商人高永清與美國商人亞伯特·華納(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的創始人)合資,購進上海派克路原卡爾登舞廳舊址(今黃河路長江劇場南)的地産,又耗資二十萬元,把舞廳改成大戲院,命名為“大光明大戲院”,并向美國特拉華州注冊。

當時的大光明電影院設有舞廳、西餐廳、茶室、酒排會室、吸煙室、等候室等。

1928年12月23日,平劇大師梅蘭芳先生親自為大光明大戲院的開張剪彩,以美國影片《笑聲鴛影》為首映片,舉行戲院落成首映式。

1930年,大光明電影院在放映美國醜角羅克主演的辱華影片《不怕死》時,著名戲劇家洪深憤起抗議,被巡捕房逮捕。在社會群眾的聲讨與媒體的抵制下,使大光明在開業三年之後無奈黯然停業。

随後,被稱作“華南電影院大王”的英籍華人盧根對影業已頗具規模的上海虎視眈眈,一心想把大光明改造為遠東第一流的影院。

1933年,他不僅耗盡了自己的資本,更從美國融來資金,請著名匈牙利建築師拉斯洛 · 邬達克(L.E.HUDEC)設計。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奶黃色的外立面構成像波浪中行進的風帆,流暢的圓弧曲線從大廳頂部圍繞整個影院,意大利大理石砌成抽象的圖案,觀衆大廳極富氣派,寬敞的觀衆休息廳優雅并充滿文化藝術氛圍,整潔的環境令人賞心悅目,當時的設計最出奇的是當上海的電影院還在用電風扇降溫,而大光明卻耗資30萬元打造了冷氣間,終于實作了“遠東第一”的夢想。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有軌電車駛過大光明大戲院和國際飯店門口 有軌電車駛過大光明大戲院和國際飯店門口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大光明電影院二樓大廳噴泉(曆史資料)

樓廳休息處有飛濺式水柱噴泉,觀衆席分兩層,設有2000多個沙發座位,當時備有“譯意風”,觀賞外國電影戴上耳機可以聽到中文解釋,開中國西片譯制之先河。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休息廳水柱噴泉

從1928年首映美國環球影片公司影片《笑聲鴛影》以來,大光明曆經起伏。然而,隻要大光明一開,其票房總是令人豔羨的,曾經有過連續11年票房全國第一的輝煌。“遠東第一影院”的派頭仍在“中華商業第一街”的南京路上彰顯着。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927年至1928年,邬達克在美國期間,觀摩了紐約充滿裝飾藝術風格的旅館和摩天大樓。他深受雷蒙德·胡德(Raymond Hood)建築作品的啟發,回到上海後,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裝飾藝術風格和現狀主義風格的創作上,大光明戲院可謂應運而生,成為邬達克向現代派建築風格轉變的第一部作品。

而在大光明之前,邬達克設計的作品多是意大利文藝複興式、哥特式、拜占庭式、西班牙風格、新古典主義等風格,從大光明電影院開始,現代派風格逐漸凸顯,住宅設計尤以“遠東第一豪宅”——綠房子為最顯著代表。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大光明最引人注目的是外部矗立的高達16米的方形玻璃燈塔,塔上裝有三座大型500瓦發射燈;帶有大光明英文名稱“Grand Theatre”的燈塔徹夜通明,數裡之外都可望見,是大光明最顯眼的标志之一。

邬達克設計的大光明,是一座鋼筋混凝土架構結構的美國摩登藝術派風格建築,外觀以粗細橫直的線條和大面積的玻璃作強烈對比處理。門廳寬敞明亮,鋪嵌鋼條磨光彩色磨石子,大廳有售票廳、休息室、賣品部、酒吧以及盥洗室,裝飾精良,裝置齊全。

大光明大戲院設計成功,邬達克名聲鵲起,電影院業主都慕名請他,之後他又設計了浙江大戲院、卡爾登大戲院、辣斐大戲院等,項目接踵而來。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大光明電影院的設計風格在那個年代十分超前

上面兩張老照片,拍攝的是1933年落成後的大光明大戲院,這現代派的設計風格,86年後看,都依然不落俗套。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這是如今的大光明電影院,這燈箱和風帆式的外立面依然如86年前的一樣,在繁華的南京路上,與周圍的建築相比,對于不知情的過路者來說,絲毫看不出這是八十多年前的設計。這都要感謝大光明的所有方上海市文化局,願意斥巨資修複成原來的模樣。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2008年,大光明影院斥資1.2億元人民币,開始對影院進行修複工作。風帆形的外立面、荷花形的屋頂、圓弧曲線形的大廳、高挑堂皇的進廳,翻修一新的大光明電影院重新找回十裡洋場中的“洋氣”感覺,其歐美建築風格的輝煌外觀令觀衆有着置身上世紀30年代的錯覺。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據悉,尊重并恢複曆史原貌是本次修複和改造中所堅持的原則,原有的放映大廳,一、二層老休息廳以及外立面,都予以保留并全面修複。修複過程中,參照了許多曆史照片和圖檔,以求恢複大部分老年人對大光明的總體印象。其中,大廳、進廳和休息廳頂面全部采用24K金箔鋪設,進廳和休息廳則全部采用銅質花飾扶手,營造出了大光明原本金碧輝煌的效果。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大廳的金箔頂面

走上階梯後,從高往下看如今的大廳和大光明電影院的正門。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充滿美國工業風的時尚樓梯(老照片)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樓梯拐角(現今)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大光明大戲院幾易其主,坦途艱辛。原聯合電影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三百萬兩,而實收資本僅一百九十一萬七千兩,差額一百零八萬三千兩,被美國國際抵押公司經理格蘭馬克全部購買,格蘭馬克成為聯合電影公司的股東和董事長。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這頂面的燈箱就是按照當初邬達克的設計修複的,與電影院戶外高聳的燈塔風格統一,裡外呼應。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由于盧根已将部分資本投入興建和購買電影院的不動産,是以經營時,常因流動資金不足而無法支付地租。9月,原土地業主以大光明大戲院拖欠四個月的地租合計三萬餘兩,要求盧根根據合同歸還土地。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現在的照片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新老大廳對比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老照片

同時,董事長格蘭馬克也以盧根做事不能盡職,以緻公司債務無法履行,向美國駐上海按察使控訴,要求按察使署派員接管,并清理聯合電影公司産業。不久,大光明大戲院由美國按察使署派人接收管理,以營業款支付欠債。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941年,聯合電影公司與聯怡電影公司合并為亞洲電影公司,大光明又歸亞洲電影公司所有。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942年,被日僞強占,之後轉租給中華電影公司。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華影把上海十二家戲院收入囊中

1948年,中華電影公司解散,又歸國光電影公司。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1953年,由上海市文化局接管,改稱大光明電影院,今為上海市電影發行公司管理。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改造後的大光明形成“1大加5小”的放映格局。原本可容納1900人的放映大廳被縮減了600個座位,原本兩層樓的設定依然保持,一樓800多座、二樓500多座。此外,大光明影院還新開發出了5個小觀衆廳,包括一個VIP廳,使得觀衆在影院中有了更多的選擇。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院底層原本單獨作為疏散通道的空間也得到了利用,這一通道被精心設計成展示大光明電影院80年曆史的文化長廊,供觀衆免費參觀。長廊色彩取灰白兩色,營造簡潔、素雅的氛圍,通過燈光、圖檔、文字、實物等手法,展示影院的昨天與今天。這一做法在全國尚屬首次,使得觀衆們在欣賞電影之餘,更能品味大光明80餘年的花樣年華。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大光明電影院是國内現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它是中國第一家寬銀幕電影院、第一家立體聲電影院,第一家四星級電影院,第一家氙燈電影院,影院超前放映各類中外優秀影片,每年吸引了二百萬觀衆。大光明電影院票房收入曆年(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是全國最高的,1994年達到了300萬元人民币。

建築大師邬達克給上海留下了多少瑰寶!(六)

《大光明電影院》,張安樸,鋼筆水彩

畫家張安樸因為從小喜歡邬達克的建築,随即用鋼筆水彩畫了一系列邬達克的建築,并集結出版了作品集。

如今作為全中國曆史最悠久的電影院——大光明電影院,依然矗立在上海金剛鑽(比黃金地段更中心)的地段,中華第一街——南京路上,在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的銜接處。風帆式的建築外立面,如一艘“風帆”遨遊在曆史洪流中,成為了一個記錄曆史的特殊“展品”!

明天接着講述。

願世界更好!苦難更少!國泰民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