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作者:駿東體育

現代是三雙井噴的年代,SI雜志2017年一篇題為《三雙泡沫》的短文總結:自1990-91賽季2011-12賽季,年均全聯盟能打出單場三雙的不過34人次,從13-16賽季,暴增到年均52.3次,而17賽季,在威斯布魯克和哈登的帶領下,預計将逼近140次三雙!(實際為正常賽116次+季後賽9次)。在那一年,威斯布魯克也正是靠複刻“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賽季場均三雙的稀罕成就加分,成功斬獲了當季正常賽MVP。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此後,全聯盟的總三雙次數居高不下,除去20年縮水賽季的92次三雙外全部破百。本賽季剛開始不久,已有三人資料接近場均三雙,截止3月2日的資料是:威斯布魯克(19.7+9.8+9.9),東契奇(28.5+8.4+9.0),約基奇(26.7+10.4+8.5)。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三雙如此之多,自然就泡沫破滅。現在場均三雙瘋狂貶值,到處都能看到球迷調侃:“威少三年三雙,一人之力打低了大O曆史地位。”

但是反過來想想,三雙這個幾乎好像定義了大O和威斯布魯克生涯的資料模型,它本身真的就有什麼特别的意義嗎?

同樣是三雙,大O的勞模型三雙和魔術師的全能型三雙是一回事嗎?威斯布魯克的大包攬型三雙和基德的經濟型三雙是一回事嗎?如此之多風格不同能力不同的球員被簡單粗暴地扔進“三雙”的标簽裡,仿佛隻要做到三雙就是同一個标準線的水準,這種迷信又是從何而起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三雙”這個說法的來源開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三雙”這個概念其實誕生得很晚,甚至可以說和當年場均三雙的奧斯卡-羅伯特森毫無關系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最近五六年以來,我才聽人吹起來場均三雙賽季”。奧斯卡-羅伯特森在一篇2002年的訪談中如此說。“我不記得什麼時候看過資料表,注意到每個資料都是兩位數。我打球那會從不看資料表”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而在之後一年出版的自傳中,奧斯卡-羅伯特森幹脆把“三雙”這個概念的出現推前到80年代,他表示,在魔術師竭盡全力(去刷)卻依然做不到場均三雙之後(魔術師最接近三雙的一次是1981-82賽季,場均18.6+9.6+9.5),媒體才突然開始覺得這概念很有意思而且十分重要,于是這才從故紙堆裡翻出了奧斯卡-羅伯特森的62賽季大吹特吹。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對此,大O輕蔑地引用棒球傳奇威利-梅斯的話來表達态度:“我要早知道這是個大事,我可以親手做到它很多次。”

大O的确有資本這麼說,新秀賽季大O離場均三雙隻差0.3個籃闆,他整個生涯有四個賽季的資料距離場均三雙隻差1個以内的籃闆或助攻,生涯前五年,他的場均資料是離譜的30.3分10.4籃闆10.6助攻,但卻隻有一個賽季完成了場均三雙,換句話說,他的确壓根沒有去刻意刷過這個資料。

那,大O的說法是真的嗎?“三雙”真的是在他退役後才形成的概念?

80年代的體育雜志上的話可以為他提供佐證。比如1982年總決賽,魔術師最後一場拿下13+13+13+4搶斷,以全能表現奠定了FMVP的歸屬,但《體育畫報》在整篇報道中卻沒有出現一次“三雙”這個詞。反而不遺餘力地稱贊他“藍領風格的職業精神”,恭喜他以此徹底洗清了這一年趕走教練韋斯特海德帶來的壞名聲,赢回球迷的愛。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而直到1983年初,《體育畫報》給NBA寫上一個賽季總結時,“三雙”這個詞才第一次出現,而原文赫然寫着:

“(魔術師)有十八場比賽在籃闆,助攻,和搶斷(事實是打錯字了,應該是得分)達到兩位數之後,季後賽的MVP約翰遜發明了一個新資料:‘三雙’。”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是以我們可以确定,“三雙”這個概念,實際上是在80年代中期才由魔術師而起,并借由他的形象開始廣為推廣,最終才逐漸成了衡量其他球員全能程度的标準的。

而如今(或者說在威斯布魯克之前)作為三雙代名詞的大O,其本人的形象也是在魔術師之後才漸漸被異化為所謂的“三雙之神”——事實上很少有人注意到,羅伯特森從一大票名人堂中鋒手裡搶下MVP的那個賽季,實際上并不是他的場均三雙賽季。而那個MVP賽季,羅伯特森的資料距離場均三雙差了場均0.1個籃闆。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奧斯卡-羅伯特森的曆史地位,應該因為三雙泛濫而下降嗎?

大O帶着下颚骨固定裝置打比賽,隔壁隊友眼眶是青的,這很古典NBA

是以,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的生涯地位,顯然不是來自于所謂“場均三雙”的“神迹”,而是他真的做到了在一個中鋒的蠻荒時代,以後衛的身份和技術打出了超越時代的統治力,要知道在羅伯特森獲得MVP後的15個賽季裡,NBA的所有MVP都是中鋒(結束這個壟斷的是1981年的J博士),而在羅伯特森(身高1.96米)之後,第一個身高2米以下的MVP更是要等到1988年的喬丹。

在30歲之前,羅伯特森場均30.3分10.6助攻(當然還有9個籃闆),命中率是那個時代後衛想都不敢想的48.7%,在長期缺少足夠多優秀隊友支援的情況下,他幾乎每年都帶領球隊和拉塞爾和凱爾特人和張伯倫的76人厮殺到最後一刻,其中在63年和66年他距離擊敗拉塞爾的凱爾特人都隻有一步之遙……

在場外,他更是上司了球員工會與資方的惡鬥,為後來包括自由球員轉會、球員養老金、交易否決權等以及一系列球員福利的存在打下了基礎。

而這一切,顯然不會因為日後有人能比他更輕松地刷出三雙而有絲毫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