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西北大學号召學生捐出一杯奶茶錢的新聞刷屏了。
很多人驚呼“大學原來還這麼窮?”

其實大學缺錢号召學生捐款是可以了解的。
但你聽說過有大學為了錢詐騙學生的嗎?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美利堅教育界的泥石流——德利大學(DeVry University)。
賠償一億元的學校
2016年,美國聯邦貿易促進會(FTC)正式起訴德利大學。
原因是德利大學存在欺詐學生的行為,FTC要求德利大學必須返還1.2億美元的資金。
最後德利大學選擇與FTC達成一億美元的和解,一部分返還給被騙的學生,一部分用以免除學生高達5060萬美元的債務。
其實這對德利大學來說是家常便飯了。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美國教育部收到46000起的教育詐騙案投訴,其中3600起和德利大學有關。
那麼這所大學究竟是什麼來頭?居然能在美國商界和教育界都留名呢?
其實德利大學早年間也闊過,它的前身是芝加哥的德福斯特職業教育訓練學校(De Forest Training School)。
學校的創辦人是美國發明家赫爾曼·A·德利(Herman A. DeVry),一生最知名的發明就是便攜式電影放映機,是投影儀的祖師爺。
德利創辦這所學校的初衷是為了教育和教育訓練使用投影儀的技術人員,并用他的朋友李·德·福斯特(Lee de Forest)的名字命名。
李·德·福斯特也非凡人,他是無線電和電影有聲技術的先驅之一。1960年獲得奧斯卡榮譽獎,以表彰“他為電影帶來聲音的開創性發明”。
可以說,德利大學的兩位開衫祖師爺都是堪稱硬核的理工大神。
1953年,德福斯特職業教育訓練學校更名為德利技術學院(DeVry Technical Institute),并在4年後拿到了授予電子學副學士學位的資格,算是有了個大學的樣子。
後來一家名為Bell & Howell的公司收購了德利技術學院,
1968年,Bell & Howell又收購了俄亥俄理工學院,将其與德利技術學院合并。
德利技術學院由此改名為德利科技學院(DeVr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次德利更進一步獲得了電子學學士學位。
到現在為止,德利大學的發展軌迹還算正常。
但誰成想,後面德利大學出了兩個神人,他們的操作真是讓人小刀剌屁股——開了眼了!
美國教育界的卧龍鳳雛
丹尼斯·凱勒 (Dennis Keller) 和羅納德·泰勒 (Ronald Taylor),他們兩個都是德利的老師。
都說狼找狼,虎找虎,屎殼郎找蝲蝲蛄,凱勒和泰勒兩人認識後一見如故,表示都要做出一番事業了。
兩個人合計了一下,覺得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還不如自己創業。
于是兩個人從親戚朋友那裡借來了15萬美元,開了一個凱勒管理研究院,專門授予學位的走讀學校。
後面發生的事,也說明他們兩個人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響。
凱勒管理學院辦起來後狀況非常良好,随後他們搞了一個杠杠交易,以147.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自己的老東家德利科技學院。
不久凱勒管理學院與德利科技學院合并,成立了私人營利性質的德利大學。
同時,德利教育集團也成立了,凱勒任集團CEO,泰勒任集團COO。
于是,凱勒和泰勒二人成為了自己前任老闆的老闆,堪稱打勞工之光。
德利教育集團一路高歌猛進,于1991年在紐交所上市,真是小母牛上太空——牛b上天了啊。
公司上市了,大學也辦了,凱勒和泰勒也成了教育家兼企業家。
同時,美國的教育界和商界也同時多了一對卧龍鳳雛。
買買買的大學
德利大學辦起來後,凱勒和泰勒明顯是想把學校搞成多元性的綜合大學的。
一般人的思路,那就是招更好的老師,建立自己的學院。
但教育這個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凱勒和泰勒覺着這樣太慢了。
能夠買的東西,我為什麼要自己從頭搞一個呢?
1996年,德利集團收購了一家專門為學生準備會計師資格證考試的教育公司,初步的談判價格就高達1868.5萬美元。 2003年,德利集團又收購了加勒比地區的羅斯大學,為大學增加了醫學和獸醫學專業。 2005年,張伯倫大學在位于聖路易斯的護理學院也被他們買下,從此德利大學又有了護理專業。 2009年,德利大學又買下了巴西西北部的兩所學校,德利大學就這樣擁有了海外分校,之後更是買下了六所巴西的大學。
這樣的瘋狂收購的後果是:2010年德利大學在 美國26 個州擁有近90個校園學習點和 7000 多名員工。
德利教育集團母公司擁有12000多名員工。到 2010 年夏天,德利大學的大學招生人數達到 68290 名。
好家夥,人家哈佛大學2019年的大學人數也還不到一萬。
有模友會好奇了,德利買了那麼多學院,又招了那麼多學生,辦學水準如何呢?他們哪來那麼多錢?
隻要是錢就想掙
從體量上看,德利大學已經算是一個大學校了,但他們的辦學水準,真的是流量明星演戲——菜到家了。
從1931年至今,德利大學的教育還在技校水準,在管理和教務上不說是井井有條吧,也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藍翔跟它一比,都可以說是世界名校。
德利大學每年的畢業率隻有29%!也就是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順利畢業,這個資料要是發生在國内,我估計内卷的家長能把校長辦公室給踏平了。
那可能有模友要問了:這樣爛的大學,還有人願意去?
入學的人還是有的,因為德利大學業務水準不行,但人家錢多,廣告宣傳得狠啊!
畢業率低不要緊,德利大學對外說從自己這裡畢業出去的學生,90%都進入了自己心儀的領域。
美國大學在宣傳自己時,都會拿畢業生的薪資說事,邏輯也簡單:讀書嘛,掙錢嘛,不寒碜。
德利大學深谙此道,它對外說自己的畢業生比其它學院和大學的畢業生,薪資平均高出15%。
當然,這些話都是上墳燒紙——糊弄鬼的。
問題又來了,德利大學辦這麼多事,他們的錢從哪裡來呢?
有聰明的模友肯定會說:肯定是剝削學生,收天價學費。
可德利大學在大氣層,人家直接給學生放貸!
每個入學的學生如果一下拿不出那麼多錢,是可以選擇接受學校的貸款,分期付學費。
這一點上,國内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直呼内行。
根據資料顯示,每個德利大學的學生在畢業後,都會背負上平均四萬多美元的債務。
這可不是助學貸,是有高利息的,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不僅是年輕的學生,德利大學屬于是個錢就想要,有棗沒棗都要打三杆子。
連退伍的美國士兵,德利大學都會以技能教育訓練的名頭騙對方入學,把最後一點撫恤金都榨幹。
一位叫Eric Luongo的老兵,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德利大學簽了一筆貸款檔案,結果得到的就是一個找不到工作的平面設計學位,還有10萬美元的貸款!
死灰複燃
德利大學這些瘋狂的舉動,已經不能說不要臉了,因為德利大學明顯就沒有臉這種東西。
《華盛頓月刊》搞了一個“美國最差的20所大學”,德利大學位居第一,同時還把它做的事都曝光了一遍。
美國人驚呆了,原來人賺錢要憑良心,沒有良心可以賺得更多。
德利大學你改名叫“得利大學”算了。
德利大學賺黑心錢的同時,吃到的官司也不少,基本上隔幾年就有學生和教育機構起訴它廣告造假,學生貸款業務存在不良行為等等。
維基百科上關于德利大學訴訟的部分資料
最大的一場官司,德利大學被控訴在三個學生貸款上有“可疑做法”,德利大學選擇庭外和解,把從銀行收到的88122美元退還給了學生。
之後就是我們在開頭提到的,FTC起訴德利大學,要求其支付1.2億美元的罰款,并免除一部分學生的貸款。
這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當時的奧巴馬政府嚴令打擊私人營利大學的不規範行為。
2015年,德利大學宣布關閉全美14個校區,三年後又關閉了8個。
那麼德利大學最後受到懲罰了嗎?
隻能說德利大學罰款交了,分校關了,但公司還是沒事。
因為德利大學忙着賺錢的同時,也知道為自己培養說客。換句話說,就是“我上面有人”。
2011年,德利大學花了72萬美元,讓說客在國會為自己辯解。
到了2018年4月,德利大學的股價居然還反彈了!
因為當時是人類懂王川普執政。
懂王政府廢除了很多奧巴馬時期的政治遺産,包括之前的教育管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