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擇端用一幅畫“曲谏”宋徽宗,可惜他隻看到繁華,而忽略了危機

作者:黎顧百年

北宋末年的時候,大宋已經是岌岌可危,可是開封城内繁榮的商業貿易,讓宋徽宗以及同朝上殿的大臣們,絲毫沒有感覺到危機正在一步步地緊逼大宋,畫家張擇端雖然有心提醒,卻不敢直言不諱為宋徽宗指出來,隻能把這些想說的話,畫在畫裡,希望他能夠看出來,解救搖搖欲墜的大宋。

張擇端用一幅畫“曲谏”宋徽宗,可惜他隻看到繁華,而忽略了危機

張擇端是北宋末年人,字正道,東武人(今山東清城),他出生在一個儒生之家,長大後的夢想也是希望能夠考取功名,中個進士啥的,怎麼說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但事與願違,他通過多次考試都未能如願,可是他并沒有像很多人一樣,鑽牛角尖,锲而不舍的考試,而是他決定棄文從畫,你别說經過他的不斷努力,成就還不小,他在風俗人物,橋梁,舟船上面尤其擅長。很多人都慕名來高價讓他作畫,這也是宋徽宗為何會找張擇端來畫開封城商業繁榮景象的原因。

張擇端用一幅畫“曲谏”宋徽宗,可惜他隻看到繁華,而忽略了危機

《清明上河圖》全卷分為三段,而最為精彩的就是第二段。每一段的描畫都是生動的,活靈活現,把當時開封城内繁榮的商業景象描繪得異常精彩。

首段描寫的是開封城外鄉野風光,但是正在此時,郊外的一匹野馬不幸受驚而闖入城内鬧市,一時間慌亂不已。

第二段描寫的是虹橋為中心的商業繁榮景象。在這汴河兩岸車水馬龍的交通,熱鬧非凡的集市,形形色色人群,各種各樣商品,把開封城内繁榮的商業景象描繪得淋漓盡緻,似乎如現實一般。

張擇端用一幅畫“曲谏”宋徽宗,可惜他隻看到繁華,而忽略了危機

正是因為第二段是張擇端借畫作中的各種人物形态,情景事物提醒當時的宋徽宗在這繁華熱鬧的開封城内,暴露出的種種危機,才顯得格外的精彩。

即将平息的大船與虹橋相撞

纖夫們隻知道使勁地拉纖,絲毫不管船上的桅杆已經快要撞到虹橋了。而這一場險情被橋上的行人發現,一個個都大驚失色地看向橋下的大船。而此時橋上的行人中,一個坐轎子的文官和一個騎馬的武官還因為誰該給誰讓路而争吵不休,絲毫沒有注意到橋人們對于橋下危險的呼喊。而此時經過橋上行人的提醒,大船上的船工立即放下桅杆,在那千鈞一發之際,一個船夫拿起測量杆頂住虹橋,為危險又争取了一份時間,桅杆和虹橋算是完美的錯開了。

張擇端用一幅畫“曲谏”宋徽宗,可惜他隻看到繁華,而忽略了危機

張擇端的願望是好的,他希望宋徽宗能夠看到這樣的險情,提前做好一切準備,防範北邊即将來犯之敵,為大宋的将來考慮。但是宋徽宗卻為這精彩的描畫贊歎不已,而絲毫沒有了解這其中蘊含的其他含義。

諾大一個開封城竟然沒有消防人員。

古代的城市大多是木質結構,是以來說,着火就成了最大的隐患。是以說在曆代的都城裡,都有消防人員,過去的消防人員都是站在高高的望火樓上面,如果有哪裡失火,他們站在高處,會第一個發現,然後他們會敲鑼打鼓的通知下面的人去救援,這樣就能避免損失擴大化。

張擇端用一幅畫“曲谏”宋徽宗,可惜他隻看到繁華,而忽略了危機

但是在張擇端所描述的《清明上河圖》中,高高的望火樓上面空無一人。就是在望火樓下面的兩排兵營裡也是空無一兵,而是都被改成了飯館和酒肆,如此嚴重的疏漏,描畫得如此明顯,難道不是一種很明顯的提示嗎?

如此疏漏,在極易着火的木質結建構築上,如果發生大的火災,那将後果不堪設想。城内消防如此疏漏,張擇端如此明顯的提醒宋徽宗,隻可惜我們這位皇帝,滿心思都是文化藝術,絲毫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也可以說,百姓在他心中絲毫沒有分量。

張擇端用一幅畫“曲谏”宋徽宗,可惜他隻看到繁華,而忽略了危機

極度繁榮的開封城竟然不設守衛

從郊外進入開封城的人絡繹不絕,但是仔細看,城牆兩邊确定沒有守衛人員。堂堂京師城門就這樣毫無防備,現在來到這裡的還隻是大宋城的百姓,但是如果哪天來的是敵軍的鐵騎,整個開封城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張擇端如此清楚地描畫,作為一位帝王,不應該為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嗎?但是我們這位皇帝眼裡看到的隻是開封城的繁華與喧嚣,對于城防絲毫不上心。在宋徽宗拿到這幅畫的時候,對于自己治下的繁華景象驕傲不已,絲毫不了解張擇端在畫中所表現出來的危機感,那麼北宋滅亡也就在所難免了。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描寫北宋都城繁榮景象的百科式畫作,但同時他也是一幅展現社會危機的畫作。畫是好畫,人也是好人,隻可惜張擇端的好意宋徽宗未能了解,白瞎了張擇端的一片好心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