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作者:一番心意

右上角點選關注我的頭條号,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

本文原創首發頭條号

文/秋殇别戀

1968年由導演賽爾喬·萊昂内執導的《西部往事》于意大利上映,掀起了當時影界的熱潮,這部堪稱"影史排名第一的西部片",無疑是經典中的經典。

影片由亨利·方達和查理斯·布朗森擔任主演,在豐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完成了這部西部牛仔影史中無可超越的台階。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萊昂内一直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導演,在拍完《镖客三部曲》後,他已經對西部片産生了懷疑,他本打算接下來拍攝一部黑幫電影,但鑒于他之前花錢少票房還好的不錯答卷,制片方派拉蒙強烈要求萊昂内再拍攝一部西部片,于是批給了他500萬美元,這個數比他之前三部的預算加起來還要多。

時隔兩年,萊昂内又拿出了一部《西部往事》,為六十年代的西部片畫上了一個光輝燦爛的結尾。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在本片中,導演先是在主題和内容上,用鐵路給西部畫上了休止符,更在技法上大幅颠覆了西部片傳統,模糊了正邪人設,出人意料的情節扭轉,精煉又飽含韻味的台詞,可以說是以創造性的破壞樹立了西部片的新标杆。

《西部往事》有三大看點,接下來就跟随小編的角度,慢慢展開叙述,開啟本部西部經典絕唱影片的大門。

作為導演萊昂内西部電影的封筆之作,影片的魅力遠不止在奇特的劇情上。

①三男一女各自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宏廣的背景下映襯了導演的實力

《西部往事》飽含的深蘊,首先是貫穿全片的宏大曆史背景。

19世紀中葉,鐵路替代了驿站馬車和篷車隊,一步步向西部挺近,這一過程引發的利益沖突是影片故事的起因,而随着鐵路的進發,西部牛仔們建立的價值原則和行為方式被資本主義工商業文明和秩序逐漸代替,成為了本片故事之外最大的深意。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莫頓,是乘着火車而來的東部資本家,他的身體是孱弱的,但卻最具權勢,這就是資本的力量,他的身上既有資本主義的文明與夢想,也有野心和貪婪。

敏銳的農場主馬克貝恩,意識到了鐵路帶來的商機,他占據了唯一的水源,企圖借此改變命運,他與莫頓之間的沖突,是兩個夢想家圍繞新機遇的資源争奪,可是受雇于莫頓的弗蘭克,卻選擇了老西部的罪惡暴力,殘忍殺害了馬克貝恩全家。

弗蘭克是典型的西部海盜,手段殘忍,血債累累,但是他也精明地發現了甜水鎮的秘密,并萌生了霸占的野心,一心想從被人使得槍變成了坐在桌子後面的人,他與莫頓在火車上有一段經典對白,堪稱全片題眼。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我在大西洋岸邊上車出發,在我的眼睛下掉之前,我想看到窗外藍色的大西洋。"

"我知道你在哪上車,我也在那裡,記得嗎?要清除掉路上的障礙,你說過,現在的确還有一些障礙,不過我們也要走了這麼遠,而且很快。"

"骨頭上的結核也走的很快。"

短短幾句凝練的台詞,隐喻了美國百年西部進曆史,從大西洋岸邊登陸,一邊向西進發的資本主義文明,帶來的不僅是工業和夢想,還有罪惡和疾病。

莫頓此時也發現了弗蘭克的變化:他在野心的驅使下,妄圖迎合新的機會,他放棄了暴力,改用拍賣,收買等方式謀求甜水鎮,謀求一個生意人的身份,不過最終他還是失敗了,因為他的骨子裡始終是一個老西部的牛仔,他要回到西部的方式,給自己做一個了結。

就像最後他自己說的一樣,比起口琴家這樣的大牛仔,土地、金錢、女人都已經不吸引他了,他隻想用牛仔的方式做一個了結。

夏安是一個典型的西部俠盜,他有能耐,有團夥,有名望,更有原則,但是他也一樣,在他聽說甜水鎮的藍圖後,這位老牛仔的第一反應是對手下說:"建造車站"。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從這一句話開始,老西部徹底輸了,新的文明勝利了。

隻有口琴家,他從一開始就知道甜水鎮的秘密,卻始終不為所動,他是真正的西部價值的捍衛者,一個真正的牛仔,一個真正的俠客,他不留念新的時代,最後在狂沙裡遠去。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然而在全片唯一的一個女性角色吉爾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濃郁的女性魅惑和強烈的個性氣息,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她堅韌不拔,不擇手段地謀求生存和進取,這種來自生命核心的旺盛火焰,其實就是西部精神的核心,她就像是西部荒野的化身,象征着牛仔們征服西部的欲望與動力。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是以最終,隻有吉爾融入了全新的曆史大潮,帶着東部的思想和西部的精神,繼續頑強地生存下去,是以影片表面上講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西部牛仔故事,實際上關注的并不是個人的愛恨情仇,而是西部時代的命運。

舊時代在遠去,新時代在來臨,隻有真正的西部牛仔,還在堅持西部的價值和方式。

影片的第二大看點,就是極緻化美學風格。

大漠、狂沙、悲怆的音樂、漫長的鏡頭,和修長的背影,每一個人物出場前令人窒息的鋪墊,導演萊昂内在本片中将開創的"通心粉式西部片"的審美風格推上了時代的巅峰。

①最大的線索潛藏在影片中

萊昂内的野心并不是隻是所謂的"獨特風格",懷揣着自己對西部背景的留念,他抓住了一個最為緻命的關鍵點——鐵路。

鐵路一直是西部片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就像警匪片中不能沒有警笛聲一樣,好萊塢的經典西部片中也不會缺少火車的汽笛聲。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然而在大多數西部片裡,鐵路僅僅是一個運載槍手的工具而已,這顯然不符萊昂内的審美,是以,在《西部往事》中,鐵路時代是一個宏大的曆史背景,偏重角色的一切行為,都無法從曆史舞台上抽離。

無論是人物的設計,還是劇情沖突的圍繞,都離不開鐵路的因素,甚至可以說,鐵路成為了影片中從頭到尾最大的線索。

②導演獨特的手法彰顯了影片的獨特魅力

有人評價《西部往事》節奏太慢,但這恰恰是萊昂内最厲害的地方,他時刻不忘集聚觀衆的情緒,那個長達十五分鐘的片頭,真正開槍的時間隻有兩秒,其他全部都是亦靜亦動的細節,加上神乎其技的背景音樂,完美到無可挑剔。

萊昂内明顯是非常迷戀于西部世界中某種注定要逝去的東西,巧妙的是,他并沒有匆忙地表現出來,而是潛藏在其中,分為了兩個層次的故事。

首先,上面那一層是西部片中最常見的主題:複仇。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萊昂内采用了最基本的西部片開篇模式,英雄來到小鎮:一個穿白衣的神秘槍手坐火車來到小鎮,要找一個叫弗蘭克的惡人報多年前的仇怨,他碰到了剛死去老公的寡婦吉爾,亦敵亦友的怪盜夏安,站在了觀衆最熟悉的決鬥場上,電光火石之間決定生死。

其次,是對西部時代的紀念

《西部往事》中的每一個鏡頭都流動着濃重的曆史感,這在萊昂内的前作中是很少見的。

萊昂内把故事安排在鐵路時代即将來到西部的時期,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象征——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時間的車輪總是要向前邁進,但是總有些人無法适應新的生活,比如夏延,比如弗蘭克,比如獨行俠。看過電影的人,想必不會忘記弗蘭克與獨行俠之間的那段對話:

口琴家:你終于發現自己不是一個生意人了?

弗蘭克:隻是一個男人。

口琴家:一個古老的民族。

音樂,是本片的最後一大亮點,萊昂内導演的禦用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内,讓本片的音樂與影片的史詩氣質完美搭腔,相得益彰。

《西部往事》作為一部具有厚重質感的西部史詩電影,節奏較萊昂内之前的西部片節奏減緩了不少,而莫裡康内選用的配樂宏大,悲怆,很好的電影節奏結合在了一起。

《西部往事》:一段商人與牛仔的紛争,訴說西部電影最後的絕唱

口琴家,夏安,弗蘭克的出場,都有對應其性格特點的音樂,推進叙事和烘托氣氛又有不同的配樂處理,特别是本片悠揚的主題音樂,更是成為如今很多電影人借用和效仿的經典。

最後,《西部往事》的完美還在于這是一部反西部的西部片,他歌頌的是西部時代的逝去,而并非是老套的重回西部時代。

但在此同時,萊昂内用一種悠揚的方式在呼喚了西部精神的回歸,這部電影也成為了一個階段西部片的絕唱:西部時代是逝去了,但西部的精神将永遠留存。

(編輯/番叔)

右上角點選關注我的頭條号,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番叔原創,轉載請聯系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