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辣子雞
麻辣子雞以長沙百年老店玉樓東酒家最負盛名。清末曾國藩之孫、湘鄉翰林曾廣鈎登樓用膳,曾留下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雞湯泡肚,令人常憶玉樓東”的詩句。後經長沙市滞湘酒家的廚師精工細作,味道更佳,民間又流傳有這樣一首打油詩:“外焦内嫩麻辣雞,色澤金黃味道新,若問酒家何處好,滞湘勝過玉樓東。”
【原料】
主料:嫩子雞 2 隻,重約 750 克。
配料:鮮紅辣椒 50 克,青蒜 50 克。
調料:花生油 1000 克(實耗 100 克),料酒 15 克,精鹽 5 克,味精 1.5克,花椒 1 克,醬油 15 克,醋 15 克,濕澱粉 50 克,香油 15 克,清湯 50克。
【制法】
1.雞宰殺去淨毛,由背脊開膛去内髒洗淨,剔除全部粗細骨,砍成 2 厘米見方的丁,放入精鹽、醬油拌勻,用濕澱粉漿好。
2.将鮮紅辣椒去蒂去籽洗淨,切成 1 厘米見方的塊。青蒜切斜段。花椒拍碎。用醬油、醋、味精、香油、清湯和濕澱粉兌成汁。
3.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将雞丁下鍋,用手勺推散,約 20 秒鐘,即用漏勺撈起,待油溫回升至七成熱時,再将雞丁下鍋,炸呈金黃色,連油倒入漏勺瀝油。
4.鍋内留油 50 克,燒至六成熱時下入紅椒塊、青蒜段、花椒,加精鹽煸炒,再放炸過的雞丁台炒,随沖下兌汁,颠炒幾下,裝入盤内即成。
【特點】
麻辣子雞這道名菜,充分展現了湖南的地方特點:
一是湖南氣候潮濕,易患風濕症,因而形成了愛吃辣椒、生姜的習慣。
二是湖南雞産量多,且營養豐富,每 100 克雞肉含蛋白質 24.4 克,脂肪2.8 克,另外還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中醫認為雞肉味甘性溫,具有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