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際時事刊物之一《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稱,美國若再不采取行動,将輸掉人工智能競賽,喪失全球霸主的地位。文章分析了相較于俄中兩國,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劣勢和應采取何種應對措施。
大約60年前,當時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Lyndon B. Johnson曾警告,誰赢得太空競賽,誰就會獲得對世界的絕對控制。
無獨有偶,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誰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司者,誰就将成為世界的統治者。”
Johnson和普京或許會被指責為過于誇張。 但是他們對技術力量的相似了解是有道理的,技術能夠超越時間世代和地緣政治。 現在,我們擔心,美國有可能輸掉這場關鍵的比賽。
我們中的一個人能指令來自50個國家的15萬人。 其他人發明了AI技術,這些技術被用于能源,金融和國防系統等領域。 我們親眼目睹了人工智能将如何改變戰争,從可以徹底改變空戰的自主飛行控制系統到能給指揮官前所未有的精确戰場視野的算法。 很快,人工智能也将使用于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大部分領域,包括工作和休閑,其後果遠不止對自動化取代制造業工作的争論。
盡管美國是人工智能的發源地,曆史上也一直是這個領域最重要的創新和研究機構所在地,但我們的全球競争對手卻緊随其後。 中國最近宣布了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人工智能發展計劃,以在2030年前引領全球科技發展 。俄羅斯正在開發具有人工智能的下一代MiG-41戰鬥機,可以以6馬赫的速度的超音速控制飛機。如果我們不以在冷戰時期那種力量和專注來面對這場競賽,除了尊嚴外,我們可能會輸更多。
我們不需要先進機器來計算對手比我們強多少。 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的弱點:高層國家議程中未包括人工智能,科技經費縮減,限制移民,這些都在削減我們的競争力。 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在為時已晚之前糾正錯誤。 對于面臨的問題和采取的行動,我們有很多想法。
首先,鼓勵美國研究人員引領世界創新的的開放性也使得其發現在獲得專利保護之前就被迅速推向公衆視野。再加上來自一流大學的公開線上講座,競争對手可以輕松複制我們的研究成果。雖然我們重視美國的學術開放文化,但美國公司需要更快的專利程式和政府支援,才能讓他們在與外國侵權者的知識産權糾紛中有所作為。
其次,我們的監管制度使得在美國建立業務并将其出售給其他國家變得更加困難,進而為外國競争者創造了市場,否則這些競争者将不會有機會。 多年來,美國遏制了加密技術和基本處理器的出口。 這隻能讓國際競争對手滿足需求,為自己創造一個市場。 當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土耳其等美國盟國需要進入無人機系統來反恐,這些要求被推遲或拒絕。 此後,我們幾乎把所有這些市場都輸給了中國的出口和本土發展。 随着人們遏制AI的呼聲越來越高,當我們制定規則時,我們需要保持自己的競争力。
第三,中國正在出版比美國更多的關于深度學習的論文,并在超算領域擊敗我們 。我們需要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進行更多的公共投資,而不是像現在的政府預算所提出的那樣,削減研究經費。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科技資金來與中國競争。
第四,中國正在吸引更多的AI人才,并購買美國科技公司。 解決辦法很簡單:給這個領域的專家提供更多的綠卡; 提供更多的聯邦資助以支援公立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 并投入更多類似羅德獎學金的教育項目,吸引未來的博士。政府還應該像支援清潔能源公司那樣支援AI領域的小公司;給AI領域的小公司提供稅收優惠,就像對電動汽車公司那樣;為AI創業公司提供限時的免稅期。
我們不應該忽視AI代表人類發明能力上的突破。 我們必須抵制像埃隆·馬斯克這樣的AI危言聳聽者,他們不負責任地将這一技術稱為“ 召喚惡魔 ”。 主宰人工智能領域的競賽不一定關于恐懼技術。我們應該恐懼的是,如果我們不以國家目的去追求科學技術研究,可能會喪失在國防和工業等重要領域的上司權。
我們确信,俄中兩國将為國家安全付出很多。 美國削減人工智能投資的每一美元,以及美國公司越來越難以吸引資本的每一種方式,都會有利于競争對手。
Johnson預言了太空競賽對全球上司力的意義,過了幾年,他直接坐在美國國會大廈的肯尼迪總統身後,而肯尼迪則承諾美國将登上月球。 觀衆不僅是國會議員。這個演講還激勵了數百萬年輕的美國人學習計算機、數學、工程和宇宙。
9月份普京對着一百萬俄羅斯學童做出了類似的預言。 這些孩子當中有多少人正在夢想學習計算機科學,建設下一代偉大的機器,并促進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呢?
人工智能是人類的下一個巨大飛躍。 曾在月球上邁出第一步的國家現在必須走一條正确道路。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11-4
本文作者:Cecilia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AI_era”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