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殺常捷軍統帥的太平軍黑人雇傭兵
歡迎關注公衆号【薩蘇】(sasutime)
聽說太平軍中有黑人雇傭軍,是從網上的一篇小文開始。這篇叫做《揭秘中國的一支黑人雇傭軍》的文章,主要講述的是鄭成功麾下曾有一支黑人雇傭軍,并在收複台灣的戰鬥中就頗有功績。

▲ 歐洲版畫家描述的鄭成功部隊,據信他的黑人雇傭軍來自澳門,原是葡萄牙人販賣來的黑奴,後來一些編入葡
然而,在文章的結尾,作者順口提到了一句:
“除了鄭成功使用過黑人雇傭兵,你可能沒想到,太平天國也曾經雇傭過黑人士兵。太平天國是拜上帝教起家的,是以他們對外國人其實并不排斥。是以在太平天國軍中也有人數可觀的黑人雇傭兵。不過這些黑人雇傭兵沒有單獨成軍,而是被分散在太平天國軍中,可能這是為了便于管理吧,或者說太平天國對黑人雇傭軍并不完全信任。” “後來,太平天國失敗了,這些黑人雇傭兵也都不知所蹤了。有些大概是戰死,有些大概是被清廷遣散了吧。”
雖然其中大部分是含糊不清的描述或者推測之詞,但作者顯然确認了太平天國有黑人雇傭軍這件事實。
太平天國雇傭黑人士兵,這聽起來似乎是件奇怪的事情,但從曆史上來看,也屬正常。
中國人對于黑人早有認識,在唐代富豪之家的起居時尚是“昆侖奴,新羅婢”,這昆侖奴有一部分是原籍馬來西亞等南洋地區的棕色人種,另一部分則是原籍于東非的高大型黑人,後者幾經輾轉被販賣到唐朝,價格昂貴,以骁勇善戰,忠誠可靠而著稱,富豪之家多以有昆侖奴為親衛而自誇。
▲ 唐代昆侖奴壁畫
因為這個原因,無論鄭成功還是太平天國,雇傭一些黑人傭兵都不是稀奇的事情。而太平天國雇傭的黑人傭兵的确很是善戰,他們曾在紹興之戰中擊斃了在清軍中任職“權江蘇副将”,“常捷軍”統帥的法國軍官法爾第福。
獨家照片:法爾第福,本名Tardif De Moidrey,中文也有翻譯為達爾第福或買忒勒的,是清軍和太平天國作戰期間著名的雇傭軍指揮官,1863年2月19日被擊斃于紹興。
《清史稿》中這樣記載了法爾第福被擊斃的過程——
“法爾第福,又名買忒勒,頗讀華書。後攻紹興,焚西郭門。次日複戰,潰十馀丈,麾衆登城,賊殊死鬥,别有黑種人數十助之,遂遇害。優恤之。”
大緻的意思是這個法爾第福率軍攻打太平軍據守的紹興,突破其西門附近城牆,在登城時遭遇太平軍殊死抵抗,這時,有數十名黑人雇傭軍為太平軍助戰,法爾第福是以陣亡,清廷對其優加撫恤。
那麼,法爾第福又是怎麼出現在紹興的戰場上呢?
法爾第福原是法國海軍軍官,炮兵出身,在法國駐遠東艦隊服役。1861年太平軍攻打甯波,讓法國感到自己的在華利益受到威脅,故此迅速派遣艦隊到三江口一帶巡邏,支援與太平軍作戰的清軍。
與此同時,法國與清朝方面合作,1862年6月,以駐甯波的海軍指揮官勒伯勒東為首,創辦中法混編的一支雇傭軍部隊,直接參加對太平軍的作戰,稱為“常捷軍”。
▲ 常捷軍官兵,坐在前排的應是法爾第福的前任,常捷軍第一任統帥勒伯勒東
勒伯勒東(Albert Édouard Le Brethon de Caligny),清軍方面稱其為法軍“參将”——可以确定法國人沒有這個奇怪的軍銜。
他實際是法國海軍的一名中尉軍官,巴黎理工學院的畢業生,曾在上海參加過對太平軍的作戰并指揮孔子号改裝炮艦。他奉命招募了1500名使用洋槍的“常捷軍”,采用法式洋操訓練,被清軍方面稱為“花頭勇”或“信義軍”,是繼美國人華爾創辦的“常勝軍”之後,又一支由外國人指揮,與清軍共同作戰的雇傭軍。
為此,清軍方面授予他“浙江總兵”的軍職——當然,這個職務隻是聽着好聽,并不意味着浙江的清軍都聽這個老外的指揮。
1863年1月29日,勒伯勒東在進攻紹興的戰鬥中陣亡——他的死純屬咎由自取。
根據《清史稿》記載,那天,這位“浙江總兵”與清軍張景渠部和進擊餘姚的太平軍交戰,取得了小勝并繳獲了太平軍的土炮一門,他攜帶這門炮追擊太平軍,結果火炮炸了膛,勒伯勒東是以身亡。
▲ 太平天國的火炮,也不乏品質優良的,看來勒伯勒東繳獲的這一門,可能是被天父天兄施了法術
勒伯勒東死後,法爾第福奉命接任,他是炮兵出身,大概不會再犯勒伯勒東的糊塗,然而,他在法軍中的軍銜是上尉,在清軍中卻隻被授予副将銜,比勒伯勒東低了一級,估計是清軍搞不清法軍的軍銜制,是以犯了錯誤。
不過法爾第福并沒有計較這件事。從現有的文獻記載來看,這個法國軍官受中國文化影響很深,《清碑類鈔》記載,法爾第福懂中文,能讀中國古書。
冬天,大風之日泉永道吳春泉至常捷軍中訪他,法爾第福出來迎接,伸手攙住吳,竟然吟誦了一段《詩經·邶風·北風》中的詩句——“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庸閑齋筆記》的作者陳其元評價他:“洋将也,而頗有中土儒将風流。”
是以,法爾第福似乎是個東方化很深的“中國通”,估計學了些中國人不計名位的君子之風。
俗話說孤證不論史,《清史稿》中關于法爾第福被太平天國黑人傭兵擊斃的記載,會不會是誤記呢?老薩恰好在《左宗棠全集》中找到了一篇奏折——撰寫于同治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查明法國參将陣亡請恤折》,裡面詳細記載了法爾第福陣亡的經過:
“奏為查明法國參将(怎麼又把人家當參将了?)打仗陣亡,懇恩優恤,以昭激勸事。竊據甯紹台道史緻偔禀稱:上年勒伯勒東傷故後,法國參将,權受中國副将職任達爾第福即買忒勒來營接帶該營兵勇…… 初二日,複攻西郭門,連開洋炮轟塌城垣十餘丈,斃賊無算。達爾第福獨立橋上揮兵登城,該逆拼死抵拒。正相持間,突有黑洋人五六十名助賊,施放洋槍,彈入達爾第福腦左,登時殒命。同時陣亡外國兵頭一人,洋兵四人,勇丁二十餘人,帶重傷者數十人……”
▲ 紹興西郭門,當年兩支外國雇傭軍的決鬥,應該就是在這裡進行
從戰鬥情形看,太平軍是把這支黑人傭兵當做關鍵時刻的預備隊使用,而且果有奇效。這件事有左宗棠的奏折,也有甯紹道道台背書,應該是比較可信的了。
可惜的是,由于太平天國史料大多毀于戰火,這支黑人雇傭軍的具體背景和此後結局,我們今天仍不得而知。看來,隻能等待史料中更多的發現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