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馬孫玮:堅持可持續發展,樹立未來豪華發展風向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燕南 童海華 北京報道

2021(第十九屆)中國企業競争力年會周在北京拉開序幕。11月9日下午,在《中國經營報》主辦的“疊代•創未來”2021中國汽車産業高峰論壇上,寶馬集團大中華區企業事務副總裁孫玮出席并發表了關于寶馬可持續發展的經驗之道。

寶馬孫玮:堅持可持續發展,樹立未來豪華發展風向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企業事務副總裁 孫玮

“我們認為堅持可持續發展,才堪稱豪華定位。目前,寶馬正在全面加速電動化程序,來減少汽車在使用過程當中的碳排放。到2030年,寶馬計劃傳遞第1000萬輛純電動車,集團整體減少CO2排放超2億噸。此外,寶馬将可持續發展報告與企業财報合并,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向公衆展示寶馬在全價值鍊碳減排方面的進展,而這一舉動更是顯示了寶馬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自上而下采取嚴肅認真的态度。”孫玮表示。

緻力于打造“最綠色的電動車”

随着數字化和電動化的到來,汽車領域的技術整合突飛猛進,汽車也成為了最複雜的消費品之一。龐大的産業結構令每輛車生産與使用所帶來的碳足迹也日益增加。

寶馬孫玮:堅持可持續發展,樹立未來豪華發展風向

BMW i循環概念車正面圖

孫玮表示,如果不采取任何舉措,預計未來每輛車生産和使用所産生的碳足迹将進一步增加。是以,寶馬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貫穿一輛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目标是打造“最綠色的電動車”。具體來說,到2030年,寶馬集團計劃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較2019年水準降低40%,其中供應鍊端降低20%、生産層面降低80%、使用階段降低50%。

寶馬孫玮:堅持可持續發展,樹立未來豪華發展風向

BMW i循環概念車儀表盤

目前,寶馬集團正在付諸努力。比如華晨寶馬位于沈陽的工廠使用的是100%可再生電能;在進博會期間,寶馬通過成都口岸進口整車的“絲綢之路”項目正式落地。未來三年預計每年經由成都進口1.2萬輛BMW和MINI品牌汽車。與遠洋運輸相比每輛車在物流上将平均減少56%的碳排放。

在孫玮看來,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産業鍊的協同發展。“目前,寶馬在中國正加速技術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加強産業鍊上下遊合作夥伴之間的協作,通過綠色能源等新能源技術使用、創新材料技術與制造,以及綠電交易等方面的探索,共同助力可持續發展。”

比如寶馬與延鋒國際共同開發環保型智能方向盤;與首鋼合作形成鋼料供應到回收的閉環式循環;與國網電動探索綠色能源的充儲;與合作夥伴共同建立動力電池回收管理體系等。

創新性提出循環經濟四大指導原則

在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作為最早明确“雙碳”目标的汽車企業之一,寶馬集團在追求循環經濟、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創新性地提出了“再思考、再精減、再利用、再回收”的四大指導原則,這對于汽車及出行行業的未來有着前瞻及引領作用。

孫玮表示,“再思考、再精減、再利用、再回收”源自寶馬集團最新的“循環設計”理念。再思考指的是以全新的方式考慮産品工藝、制造流程和每個部件所發揮的功能,然後進行精減或者重新設計,以滿足材料的循環使用;再精減指的是持續貫徹BMW i品牌哲學中的極簡主義,減少零部件、材料種類和工藝流程的數量;再利用指的是未來可持續的産品将提供更長的使用壽命,并一直保持豐富而充滿樂趣的體驗。再回收指的是在産品設計中優先使用再利用材料,并為回收進行優化。為此,車輛盡可能使用單一材料,并可簡單拆解,避免黏合或者複合材料。

孫玮還表示:“其實在我們現有的産品上,‘循環設計’就已經有所展現了。以即将上市的創新BMW iX為例, 織物和微纖維内飾采用了50%的再生聚酯纖維材料,地毯地墊更是采用了100%再生尼龍材料。以BMW iX3為例,其第五代BMW eDrive電力驅動系統采用勵磁同步電機,不使用稀土材料,降低了對稀有金屬資源的依賴。”

除此之外,今年9月份慕尼黑車展上剛剛展出的BMW i 循環概念車采用了100%再利用材料和可再生原材料制造,并且100%可回收。零部件數量被大大減少:前臉取消了鍍鉻與邊框;BMW辨別以打磨的方式呈現在前臉上,而無須另外添加獨立辨別。車身材質使用再利用鋁材料,經陽極氧化處理為淺金色,避免了車漆的使用。輪胎采用的藍色橡膠由經過認證的可持續天然橡膠制成,并添加彩色再生橡膠顆粒,創造出有趣的水磨石效果。車内四個獨立座椅的織物表面由再利用塑膠制成,提供類似于天鵝絨的質感。

孫玮表示:“在全球範圍内,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正在促使環保意識覺醒,可持續發展也已經成為全球各行各業共同探讨的話題。寶馬集團将堅定執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巴黎氣候協定的1.5°C目标作出貢獻。”

(編輯:張碩 校對:顔京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