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宰輔需要勤儉還是幹練——從管仲晏嬰說起

作者:一梭煙雨江湖行

司馬遷将“富比王侯”的管仲與“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的晏嬰作為古代賢相的楷模,甚至表示願意為晏嬰“執鞭”為侍。其實讀過《史記》、《資治通鑒》或者《管子》、《晏子春秋》的都清楚,管仲屬于“幹練”的宰輔,任期内“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賜”,孔子甚至認為“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管仲的不朽功業不是晏嬰可以望其項背。

宰輔需要勤儉還是幹練——從管仲晏嬰說起

晏嬰屬于“勤儉”的宰輔,任期内拿得出手的貢獻就是“勸谏”渾渾噩噩齊國國君,另一樣貢獻就是出使楚國“不辱使命”。如果說管仲是“重臣”、“能臣”,那麼晏嬰僅僅是“忠臣”、“廉臣”,晏嬰并非有“力挽狂瀾”的才智。固然,管仲生活奢靡,但這是齊桓公聘請“能臣”所要支付的“對價”,國君選拔宰輔是要“幹練”(能做事)而不是“勤儉”(不貪腐)。國有能臣,天下太平;國有忠臣,往往是“滄海橫流”的“國難”之時——沒有奸臣豈有忠臣?

記得美國總統克林頓因為萊溫斯基事件被彈劾時,克林頓的辯護律師遊說“大陪審團”美國參議院,大家選舉克林頓當總統,是作為政府上司人,雖然克林頓私德有虧,但是他任期内是個合格的總統,美國更強大了,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辯護律師“避重就輕”的辯護固然是一種“辯護政策”,但毫無疑問克林頓通過他任期内驕人的政績使他擺脫了約翰遜、尼克松的窘困。毫無疑問,作為“首席打工仔”,政府上司人的職責不是“勤儉”而是“幹練”,不是作為“道德标兵”而是作為“治國能手”。一個私德有虧甚至驕奢淫欲的“能臣”遠遠好過一塵不染的“庸吏”,“首席打工仔”的職責是“打工”。

看過動畫版《三國演義》的都清楚,司馬懿聽說諸葛亮“每天吃藥”,就手舞足蹈,他是“每天吃雞”,健壯的身體是司馬懿“拖死”了諸葛亮,“耗死”了曹睿,數年隐忍最後把曹爽等人“騙”入鬼門關。我向來不喜歡“勤儉節約”的政治家,他們的任務是“在其位謀其政”,而不是節衣縮食展現自己的“清廉”、“親民”。曆史上宰輔大多數都是“勤儉”之臣,少有“幹練”之輩。宰輔的職責是“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内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而不是“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名士”,宰輔“不朽”是“立功”,名士的職責才是“立言”甚至“立德”。

政治家不是“苦行僧”,更不是“聖約翰”,群眾推舉他的任務就是作為國家的“打工仔”,而不是“形象大使”。當一個民族不再關心政治家是否“勤儉”而是關注政治家是否“幹練”時,這個民族才真正成熟。

律師也是如此,委托人應該關心他們是否“幹練”能否幫他們解決法律問題,而不是抱怨收費太高。“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再好的“馬”也被“餓瘦”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