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大師朱國福能夠和傳統國術高手比武,和西洋拳擊高手打拳。無論和誰比賽,一生幾乎從無敗績。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1891年,朱國福出生于河北定興縣大朱莊。
朱國福從小就是個病秧子,身體特别差,病病歪歪長到12歲,身體依然瘦弱無力。不光手無縛雞之力,連吃飯都不敢多吃。
當時,朱國福的家人都認為,他是個不壽之人。不過,他的叔父卻認為,如果習武,肯定能讓他強身健體,還能治好他的病。是以,他的叔父就帶他拜形意名家馬玉堂為師,學習形意拳。
還别說,才練功三個月,朱國福的體質就得到了明顯改善。從那以後,朱國福就開始了他的習武之路。
朱國福雖說身體不夠強壯,但他異常聰明。馬玉堂不管是教授拳法還是念習武口訣,他都能很快掌握。他練功又十分刻苦,是以武藝進步很快。
馬玉堂的好朋友鐵羅漢張長發也很喜歡朱國福,是以在得到馬玉堂同意後,朱國福又拜張長發為師,跟他學習八卦拳。藝成後,朱國福又拜定興三李之一的李彩亭為師,繼續武藝深造。
到朱國福20歲的時候,他不光形意拳、八卦拳練得爐火純青,譚腿、刀術、六合槍也樣樣精通,在鄉裡頗有名聲。
朱國福出師後去做了一段時間的镖師。由于他走镖從未丢失過财物,是以信譽很好。不過,随着清政府退位,再加上電報和火車的出現,昔日紅火的镖局,也漸漸被新事物取代。大批镖師失去了工作,朱國福也難逃厄運。
國民政府成立後,一直把國術作為強族強種的法寶。朱國福的師爺李存義當時在天津中山公園創辦了第一個民間國術組織——中華武士會,并廣招弟子傳授武藝。
朱國福立刻前往拜師學藝。在學藝的過程中,他學武的精神和人品都得到了李存義的認可和欣賞,是以李存義不光悉心指點他練習形意拳法,還将絕學形意十二形與八字功都傳給了他。
1915年,大學士周善培(曾擔任過黎元洪顧問)要從北京繞道天津,到上海定居。考慮到家眷和财物的安全,他找到曾經開過镖局的李存義。但此時的李存義年事已高,便把護送周善培的任務,托付給了才24歲的朱國福。
一路上,朱國福十分謹慎,不光将73件行李看管得極緊,連周善培及家眷的安全,他也考慮得十分周詳。在抵達周公館後,周善培極力挽留,再加上周家對朱國福極為尊敬和信任,是以朱國福留在周公館,做了周善培的私人保镖。
朱國福盡管武藝高強,但是他沒有止步不前。機緣巧合下,他結識了孫祿堂,并拜其為師,向其學習八卦掌及刀槍劍等。學得其精髓後,朱國福的武功更是日臻完善。多次與武林好手切磋武藝,都處于不敗之地。而他也憑着高超的武藝,成為了武林界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朱國福在當保镖的同時,看到國力羸弱,為了讓更多人能夠習武衛國,還創辦了上海武學會。并在那裡廣收弟子,教授武藝。
在教授武藝的時候,朱國福發現,傳統武藝的内外功雖好,但是想要練成,卻要花費很長時間,是以想要實作全民習武并不容易。
就在朱國福思考如何讓國民能盡管掌握國術時,他看到不少外國拳擊手來到中國進行拳擊比賽。而這種激烈的搏擊場面,吸引了不少人觀看。朱國福通過觀看發現,比起傳統國術,拳擊少了套路,也沒有花架子,其進攻和防守的動作要簡單得多,且實戰性強,很适合國民在短時間内掌握技巧。
朱國福為了掌握拳擊要點,便花錢請了一位法國拳擊教師教授他拳擊。然而這位法國拳師一向瞧不起中國人,經常在朱國福面前嘲諷中國國術隻是一些全無用處的花架子。法國拳擊教師的無端羞辱,讓朱國福忍無可忍,于是朱國福便提議兩人進行一場搏擊,并約定他絕不用腿。
身形高大的法國拳擊教師,也想好好教訓一下朱國福。結果兩人剛一交手,朱國福的手就插到了法國拳擊教師的喉嚨。
法國拳擊教師表示不服,于是二人再次比劃,結果朱國福再次一招制敵,根本沒有給法國拳擊教師還手的機會。
法國拳擊教師見自己根本不是朱國福的對手,羞愧之下,不告而别。這下,想要系統學習拳擊的朱國福,隻得另外找了一位英國拳擊教師,才得以繼續學習。
朱國福在掌握了拳擊要領後,便将所學的形意拳、八卦掌等武藝的技術特點與拳擊結合,創新出了一套進攻性極強的拳擊套路,然後教給武學會的學員們。
朱國福還是一位俠義之士。1920年,浙江發了水災,大批難民紛紛逃到了上海。他們衣食無着,生活窘迫。朱國福看在眼裡,十分難受。于是他向周善培提出,希望能找一處場地,以國術表演的形式募捐。
周善培是社會名流,很有些活動能力。在他的活動下,上海青幫大佬黃金榮願意免費提供上海大世界給他們做表演的場地。朱國福便帶着徒弟們,親自登台表演國術。由于表演十分精彩,是以場場爆滿。如此接連表演了十天後,朱國福把募捐來的錢财,全部捐給政府,為救助災民作出了很大貢獻。
朱國福是個懲惡揚善的人。有一次,先施公司的老闆黃煥南在路上遇到一群流氓圍攻。黃煥南當時身邊的貼身保镖是英國拳王,結果那群流氓很有些武藝,竟把英國拳王打倒在地。眼看黃煥南就要遭遇不測,正好朱國福從旁走過,他立刻上前打跑了那些流氓。
黃煥南為此十分感激朱國福,當即便開了大額支票,想要酬謝他,卻遭到了朱國福的拒絕。
得知朱國福是周善培的保镖後,黃煥南十分高興。從此便到周公館去拜訪周善培與朱國福,并多次向周善培提出,希望能讓朱國福給他當保镖。
周善培原本不願意讓朱國福離開,可是經不住黃煥南軟磨硬泡,最後隻好答應。于是朱國福又做了黃煥南的保镖,而黃煥南對朱國福亦親如兄弟。
雖說朱國福與黃煥南是雇傭關系,但黃煥南卻很支援朱國福推廣拳擊運動。他甚至還出錢出力出場地,幫朱國福成立了一支拳擊隊。拳擊隊分男女兩隊,平時訓練,到了節假日就在上海大世界舉行拳擊比賽與表演。朱國福就靠着賣門票的錢,用來維持拳擊隊的日常開銷。
1923年,一個叫裴衣哈波爾的白俄拳王,在上海法租界武場擺下了拳擊擂台,公開挑戰上海武林界的武林高手。
裴衣哈波爾身長1.9米,壯實如熊,力大無窮。在最初的十天裡,每天都有不少武林好手去打擂。可是這些武林好手,都不是他的對手。接連獲勝的裴衣哈波爾頓時嚣張不已,他狂妄地表示,中國沒有國術家,因為中國人都是東亞病夫。裴衣哈波爾這番話讓國人無不憤怒,但是誰又能打赢這個超級大塊頭呢?
就在大家愁眉不展時,朱國福從看台下一躍就上了擂台,要求與裴衣哈波爾進行拳擊比賽。裴衣哈波爾看朱國福身材瘦小,對他十分不屑。裁判也認為,朱國福與裴衣哈波爾不論從身高還是體重上,都不是一個級别。是以一再反對這場比賽。但朱國福堅持要比,要用拳擊比,甚至還和裴衣哈波爾簽下六個回合定勝負,“打死不償命”的生死文書。
當晚,很多市民聽說朱國福挑戰裴衣哈波爾,并且用拳擊和他打,都紛紛湧來,為朱國福加油鼓勁。希望他能為國人争氣,打敗不可一世的裴衣哈波爾。
最終,朱國福僅用了四個回合,就把裴衣哈波爾打倒在地,獲得了勝利。一時,觀衆們激動不已,紛紛跺腳慶祝勝利,竟把武場的地闆給跺垮了。
朱國福也一戰成名,成為了上海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有人也許好奇,為何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小個子朱國福,竟然能夠依靠拳擊,打敗身形強壯的裴衣哈波爾呢?其實,朱國福也是有備而來。在打擂之前,他便接連幾天觀看裴衣哈波爾的拳擊技巧,在了解清楚後才登台打擂的。在打擂過程中,他又把國術技巧用在拳擊之中,先以遊擊之術,消耗斐衣哈波爾的體力,待其力竭,趁其防守遲鈍時,立刻抓住機會,把形意拳之力灌注到拳頭之上,猛擊其胸口與腹部。對方不堪受力,頹然倒下,于是朱國福取得了勝利。
1928年,中央國術館在南京成立。為了選拔國術精英,舉行了一次國術國考。當時各路武林名家為了争奪第一,紛紛報名參加比賽,人數竟多達六百餘人。經過預試後,還有三百多人進行激烈角逐。
畢竟高手如雲,一些國術名家在激烈的争鬥中紛紛落馬,比如八卦名家賈鳳鳴、形意八卦名家左振英等都落馬了。經過一場又一場的較量,走到最後的,隻剩下十七人。而朱國福則不但會國術,還會拳擊,是以他憑借這兩樣功夫,最終打敗了所有對手,位居首位。随後他被國術館聘為教導主任,專教拳擊。
朱國福在教授拳擊的過程中,一再強調,不管是傳統國術還是拳擊,都應該“斥花架,重實用,練為戰”,并打破門派界限,提出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教學方針。在他的提倡與改革下,國術館在教學上有了很大改變,進而培養出了一大批國術人才,這其中不乏國術高手。
抗戰爆發後,這些學員紛紛走上戰場,并利用所學武藝,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戰期間,中央國術館搬到重慶,不過因經費缺乏,一度閉館。朱國福來到重慶後,四處籌集資金,建立了重慶國術館,後來改名為陪都國術館,他擔任副館長。可以說,是他讓中央國術館得以複活,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同時朱國福還在重慶大學等多所大學擔任國術教書。
新中國成立後,朱國福繼續在重慶大學任教,并當選為重慶國術協會第一屆副主席。後來接受賀龍元帥邀請,為軍隊編寫軍事教材。
1968年6月15日,朱國福不幸中風去世,享年77歲。
朱國福從小時候的病秧子,變成了一代國術大師。并且把拳擊和傳統國術結合起來,重視國術的實戰效果,可以說,為中華國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