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于《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18期,原文标題《<西部世界>的科幻線索》,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從科幻的角度來看,《西部世界》在三季裡讨論了三個重要且具有根本性意義的科幻主題。
主筆/苗千

美劇《西部世界》劇照
如果你隻是被當紅美劇《西部世界》(Westworld)中激烈的槍戰和打鬥、精美的場景布置,或是種種充滿“未來感”的鏡頭所吸引,而不是特别在乎其中的人物和劇情,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必須得說,在追看了将近三季的《西部世界》之後,我對劇中紛繁複雜的條條線索,每個人的背景故事,“仿生人”(host)與真實人類之間各自不同的計劃和訴求也經常覺得糊裡糊塗,最後隻能順着劇情奔流而下。
必須感歎美劇的進化能力非常強大。這幾年來,經典美劇層出不窮,從現實主義到魔幻、科幻題材,美劇從各個層面都超出了電視劇原本的限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金錢、政治、鮮血和魔法中建構出的魔幻題材《權力的遊戲》,到對生命可以任意塑造和編輯、同樣充滿陰謀和殺戮的科幻劇本《西部世界》,其中不變的是人們對于“異世界”的酣暢淋漓的想象。難怪很多人把《權力的遊戲》和《西部世界》看作是同一個類型的劇集,并把後者看作是前者的繼承。
在英、美等國,目前“魔幻”與“科幻”之間的界限确實非常模糊。在倫敦或是紐約任意一家書店的“sci-fi”(科幻)區域,讀者往往既能找到如菲利普·迪克、亞瑟·克拉克這類科幻大師的作品,也能看到如《哈利波特》《指環王》這樣的魔幻故事。
在科幻和魔幻逐漸合二為一、美劇制作越來越細緻且精良的背景下,科幻迷們不難發現,在《西部世界》中,有着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硬科幻”色彩。可以想見在《西部世界》的編劇團隊中,不光有塑造出每一個角色的人員,為角色的發展與整個劇情的走向設計出好故事,還有熟悉科學和科幻的人員,他們需要在人物和劇情之上,利用整個劇集來讨論一些真正的問題。
一切都開始于“圖靈測試”
《西部世界》開篇的第一季,請來英國老戲骨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坐鎮,控制着整個“西部世界”高科技主題樂園。在這個樂園中,人類可以在肉眼無法分辨的仿生人世界中為所欲為——而在幕後,遊客、仿生人和樂園的主人們都各有所圖,一場大戲徐徐展開。
實際上,把機器人,或者說仿生人設計得看上去與人類無異,這在科幻作品中早已不算是什麼新奇的構思。從賽博朋克名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到幾年前大火的科幻電影《機械姬》(Ex Machina),這個思路已經成為科幻作品的固定套路之一。從這個角度來說,《西部世界》的開篇盡管看上去未來感十足,但從科幻的角度來說,它卻是腳踏實地從一個科幻類型的起點開始,讓一切設定都其來有自,準備紮紮實實地讨論真問題。
所謂的“真問題”,正是困擾了人工智能研究者們數十年,同時又給科幻作家們帶來了無窮靈感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這個以人工智能領域開創者阿蘭·圖靈(Alan Turing)的名字命名的測試來自于圖靈本人的構思:通過計算機鍵盤或是螢幕形式的交流,如果一台機器表現出的智力水準讓對方無法區分自己的身份(機器或是人),就說明這台機器通過了圖靈測試。
1950年5月,英國第一代電子計算機Pilot ACE運作了第一個程式,Pilot ACE是圖靈設計的ACE的一個預選方案
圖靈測試已經被提出了70年的時間。雖然在這70年間人類的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但是仍然沒有任何機器能夠通過圖靈測試。在這樣屢戰屢敗的背景下,一些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研究專家開始轉而回避圖靈測試問題。很多人認為,計算機與人類處理資訊的方式完全不同,人類研究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是為了讓它們為人類服務,因而完全沒有必要讓計算機一味地模仿人類。這樣的看法當然有道理,但也說明了人類意識的獨特之處。
《西部世界》第一季故事一開始,劇中的“設定”是此時人類研制的仿生人已經通過了圖靈測試,并且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這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表面上和人類言談舉止毫無差別的仿生人,操縱他們行為的實際上是一行行指令代碼。這些被人撰寫出來的指令,是否真的足夠描述一個人的全部?這才是在第一季整體情節發展中隐藏的真正線索。
以人類目前對于自身的了解,這個問題當然不會有明确的答案,也是以成為了科幻作家和編劇發揮想象力的最佳舞台。人類的行為具有極大的不可預測性,人類進行思考的過程雖然有理性的成分,但是又極大地受到情感和其他未知因素的幹擾,使每個人都呈現出獨特的一面。人類至今都無法深入了解自己大腦的工作方式,也就無法了解所謂“靈感”“直覺”之類無法通過理性來解釋的人類特有的感受。
《西部世界》中的仿生人在代碼的運作過程中,一些未被寫入程式的行為出現了,也就是說,仿生人最終“活”了。他們通過一味地模仿人類,終于擁有了獨特的自我意識。這時,對于那些曾經給他們帶來痛苦回憶的“遊客”,蘇醒的仿生人開始複仇。是以,劇中一再引用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名句:“這殘暴的歡愉,終将以殘暴結束。”——殘暴,是仿生人向人類學習的第一課。
人類的意識是獨特的嗎?
在第二季中,安東尼·霍普金斯淡出,一位叫“威廉”的黑衣人物逐漸走入故事的主線,這是一個真實的人。
第二季中的時間線索并不明朗。威廉在劇中時而溫柔,時而殘暴,時而清醒,時而困惑,他把自己大半生的時間都花在了西部世界樂園中,他深深地愛上了其中一位美麗的仿生人——女主角之一多洛莉絲(Dolores),他也深信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意義就隐藏在這個樂園中。可以說,威廉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和困惑,構成了《西部世界》第二季的主題——人類的意識究竟是不是獨一無二的?
西部世界隻應該是一個樂園,是真實的人類前來發洩放縱的地方,可萬萬不能當真。正應了那句話,“認真你就輸了”。威廉對仿生人多洛莉絲産生了真感情,把一生都陷在了這個樂園裡。那麼,一個人所愛的對象,是一個真人,或是一個受代碼支配的仿生人,這真的重要嗎?從圖靈測試到探索人類意識的獨特性,《西部世界》第二季可以看作是對第一季中所讨論問題的延續。
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如果人類的意識并非獨一無二,而是像《西部世界》所展示的那樣,可以被模拟、複制,甚至被做出各種各樣的更改,那麼首先應該被質疑的,正是人類自身的真實性。當人類最深奧也是最神秘的意識之謎被破解,那麼人類的獨特性也就随之瓦解了。仿生人具有和人類相同的意識形式,可以和人類交流,而其生命的形式卻又和人類截然不同。
我們不妨先接受劇中這樣的設定,看看由此又可以産生出怎樣的劇情。擁有人類的意識形式,卻不會受到和人類一樣的束縛,仿生人成為了一種更為進階的生命形式。他們的身體部件可以随時更換,記憶也可以被編輯、更改,同時又不會受到死亡的限制。死亡和重生,對于仿生人來說隻相當于關閉和開啟電腦一樣簡單。這樣的生命形态,遠遠勝過經曆了千百萬年的進化、身體充滿缺陷、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死亡陰影之下的人類。人類原本想為自己設計一種玩物,沒想到設計出了一種完全可能取代自己的更進階的生命形式。這就是《西部世界》在做出了種種科幻設定之後得出的結論。
問題在于,從圖靈測試開始,我們對于意識本質的思考似乎是繞了一個圈子又回到原地:意識的形式,是否必須和人類一緻?如果在地球上出現一種更加進階的生命,他是否一定能夠和人類進行溝通?更進階的生命是否一定要取代人類的地位?比如說人類目前建立的複雜且龐大的計算機網絡,我們是否能夠說這個網絡也具有某種“意識”,甚至說它具有生命?這樣的問題,恐怕連《西部世界》也無法回答。說到底,科幻衍生自科學。正是人類目前對于意識和生命本質的了解的局限性,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讓科幻作品也不得不繞了一個圈子,又回到原地。
屬于未來的量子計算
進入到第三季,一切都峰回路轉。西部世界樂園中的幾個仿生人破牆而出,進入到真實的人類世界中,兩種生命形式的正面沖突開始了。對壘的雙方陣形已經擺好:一方是女主角——仿生人多洛莉絲;而來自人類的一方則是一個新出場的人物賽拉克(Serac)。雙方勢不兩立,都要把對手斬草除根。至于誰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目前的情節尚不明朗。
從劇情發展來說,進入到第三季,觀衆們對于人物和場景都已經熟悉。劇集似乎正在無可避免地進入到諸如超級公司、巨大陰謀之類美劇常見的俗套之中。但是從科幻的角度來看,情況則又恰恰相反。從第三季一開始,《西部世界》就果斷地放棄了在前兩季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對人類意識本質和獨特性的探讨,而是開啟了對另外一個全新科幻主題的探索。
隐藏在多洛莉絲和賽拉克兩位主角背後的,是第三季中真正的主角“Rehoboam”。在劇集中,這是一個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的神奇機器,可以預測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未來。掌握了這個機器,也就相當于擁有了一種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整個世界再也沒有秘密可言。Rehoboam通過建立模型,計算出這個世界即将發生的每一件事,預知每一個人的命運。也隻有擁有這樣強大的機器,人類才可能與強大的仿生人一戰。
這樣能夠預測未來的神奇機器當然不存在。問題在于,觀衆們難免好奇,在理論上,人類有沒有可能制造出這樣一款可以預測未來的神奇機器?這涉及到通過計算模型對真實世界進行模拟。目前人類使用的計算機是以數字電路為基礎,把輸入的資料都轉化為一連串的“0”和“1”進行計算。随着電子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一直在提高。但樹可以長高,終不能抵天,以人類電子計算機的水準,即使是在可以想見的未來,也遠遠無法到達那種可以模拟整個世界、預測未來的水準。
想要實作這樣的夢想,在理論上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就需要使用新的計算方式,進行革命性的量子計算。量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與目前人類使用的電子計算機有本質差別,它利用“量子門”進行計算,可以同時處理“0”和“1”資料,其計算速度遠非傳統計算機可比。
2019年10月,《自然》雜志報道了谷歌公司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取得了量子計算研究的重大突破,實作了“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這個有些怪誕的詞意思是指量子計算具有傳統計算方式根本無法比拟的優越性。這一款“Sycamore”量子處理器在200秒的時間裡完成了一系列随機選取的指令。谷歌公司的科學家聲稱,傳統計算機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即使是目前人類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需要1萬年的時間。
讀到這樣的報道,可能有讀者會認為實作量子計算指日可待,人類即将進入神奇的未來世界。實際上,目前人類對量子計算的研究仍在起步階段,Sycamore量子處理器隻具有示範功能,和其他的量子處理器一樣,還不具備進行實際工作的能力。雖然量子計算在理論上可以實作,但在實踐中想要建造這樣神奇的機器,還要克服重重困難。人類真正實作量子計算,可能會在遙遠的未來。而像《西部世界》裡展示的可以預測未來、運算速度比時間還快的量子計算機,恐怕隻會在想象中存在了。
從科幻的角度來看,在情節主線不間斷、主要角色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西部世界》在三季裡讨論了三個重要且具有根本性意義的科幻主題。這是這部不斷給觀衆帶來視覺沖擊的美劇科幻大片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我更加關心的是,在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固定觀衆,但劇情又開始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化的時刻,編劇們能否再一次展開自己的想象力,尋找一個新的值得探讨的科幻主題,并且讓這樣的主題成為支配劇情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讓《西部世界》擺脫爛尾的命運,成為科幻迷心目中的又一部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