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為自己要犧牲了”!楊利偉這篇課文,為何能夠火

作者:上觀新聞

神舟十二号駐留在“天和号”核心艙的3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入住中國空間站已經有十多天。就在舉國關注之際,一篇名為《太空一日》的課文很自然地火了。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搭乘神五載人飛船成功出征太空,成為首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員。近日有網友發現,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國文書中有篇課文名為《太空一日》,作者正是楊利偉。因教材是近幾年新修訂的,不少人都沒學過。6月26日,文章被發到網上後,僅數小時轉發上萬!

6月27日,作為國文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向新京報記者回憶稱:“楊利偉這篇文章寫得很有意思,寫出了太空的神秘,航天員碰到各種緊張與意外之時的心理反應,以及那種科學探險過程的勇敢和嚴謹精神,文字表達也簡潔明快。”在筆者看來,此文入選課本教材,其要旨就在于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太空一日》作為一篇科普記叙文,它更多要求作者能夠真實、全面、準确地記錄事情發生的始端、過程和結果,因而也必然要求作者運用平實、樸素、淺顯的語言來進行科學而精準的表達。而從事态本身複雜程度出發,更需要作者在豐富情節尤其要在還原細節上下功夫。此文正是因為注重了細節性表達,終令這篇文字并不長的課文因為細節的生動性、曲折性和豐瞻性,進而給學生和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餘地,并引發了極大的感情共鳴。

從《太空一日》看,文章自始至終都在表現細節、刻畫細節,整個故事就是用細節來串聯,借細節來烘托,由細節來演繹的。自然,這一個個細節并非附庸風雅之物,也非冗長多餘的累贅,更非虛妄僞飾的造假,其中許多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不可回避出現的,意想不到突發的。作者還原和描述這些細節,不僅鋪墊了許許多多的航天科普知識,而且也生生還原和彰顯了航天人“知難而進的奮鬥精神、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甘于平淡的奉獻精神、祖國至上的拼搏精神、是挑戰極限的攀登精神”這一“航空報國精神”。

其實,隻要靜下心來多讀上幾遍,我們就能讀到課文中至少“五種類型的細節”:

一是突兀性細節。比如面對“振動疊加”,盡管他“從來沒有進行過這種訓練”,且“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五髒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但他的“頭腦非常清醒”,在沉着鎮定的應戰中,在嚴謹思維的判斷裡,最後度過了令人難以承受的“26秒”。

二是神秘性細節。比如面對“時不時出現敲擊聲”,“一陣一陣的,不管白天黑夜,毫無規律”,為此他敢于質疑,注意認真傾聽、細緻辨識,更善于釋疑,告訴航天員“出現這個聲音别害怕,是正常現象”。

三是關注性細節。在太空中飛行,他時刻關注世界、關注祖國,他“準确判斷地球上各大洲和各個國家的方位”,他“曾俯瞰首都北京,夜晚則呈現一片紅暈,那裡有我的戰友和親人”,其濃濃的家國情懷、戰友情誼、親人情感,躍然紙上。

四是勘誤性細節。太空飛行,本來就是要通過飛行完成一項項科研任務。事實上,也确實發現了許多問題,比如火箭的振動讓人難受的問題,後來通過改進工藝得以解決。又比如原本流傳甚廣的說法,“航天員在太空唯一能夠看到的建築就是長城”,但他“努力尋找”後坦陳并“沒有結果”,其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有的放矢予以解決問題的品性,由此可見一斑。

五是本真性細節。作為中國太空飛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盡管在整個飛行過程中,他也有擔驚受怕的時候,比如火箭起飛時,他“全身用力,肌肉緊張,整個人收縮得像一塊鐵”,而面對“神秘的響聲”以至誤以為“舷窗玻璃出現裂縫”之時,他顯得“很緊張”,但這絲毫沒有削弱他的高大形象,反而在真實還原其的性情與柔情中,凸顯了一個真正的航天員的豪邁與堅韌、豁達與勇敢——能夠在關鍵時刻展示其“舍小我為大我”而勇于擔當、善于攻堅、樂于奉獻、敢于勝利的精神。

楊利偉的這篇課文,以“小切口”寫出了“大背景”,以“小容量”推出了“大科普”,以“小細節”折射了“大精神”。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全民,這不失為一篇極其生動而耐人尋味的好教材。讀一讀,我們的内心就會激發起對以楊利偉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人搏擊太空、造福人類的大無畏精神的敬佩;悟一悟,我們就能觸摸到他們對黨忠誠、報效祖國、挑戰極限、樂于奉獻的心靈;學一學,我們就能鞭策自我反躬自問、見賢思齊、愛崗敬業、淡泊名利而去把握人生、超越人生。

欄目主編:朱珉迕 文字編輯:朱珉迕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檔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趙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