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搏擊長空

作者:我們的太空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着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海燕》

海南素有“台風走廊”之稱,每年夏秋兩季為台風季節的多發時期。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三亞測控站作為我國陸基航天測控“大三角”的最南端支點便位于此,與南海為鄰。站在機關的高處,可以看到遠處波瀾壯闊的大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搏擊長空

台風時節的大海一改往日風平浪靜,烏壓壓的黑雲從遠處滾滾而來,狂風夾雜着海水在海面卷起滔天巨浪,一個個黑點在狂風暴雨中時而直沖雲端、時而俯沖直下,忽高忽低,風聲、雷聲、雨聲、海浪的聲音在耳邊回蕩,此時此刻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無邊無際的大海被黑雲籠罩着,濃濃的墨色滾動翻騰着,洶湧的海水泛着藏藍色,海燕在天地間飛翔,不斷地在烏雲與海浪間穿梭,視線中的一幕幕深深刺激着我們的心靈。與海為鄰,生活在這裡的牧星人早已司空見慣,但暴風雨中海燕勇往直前的身影早已化為精神源泉,融入日常工作中。

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搏擊長空

2021年4月29日,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搭載長征五号B遙二火箭,在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三亞測控站圓滿完成此次測控任務。

從接受到任務檔案到圓滿完成任務,三亞測控站牧星人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一場與時間賽跑、與困難作鬥争的任務側記。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窘迫局面,在接到任務後第一時間組織成立項目組,定崗定位,確定參試人員及時進入技術狀态。

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搏擊長空

針對此次任務狀态技術新、參試裝置新、測試驗證環節多等特點組織人員進行專項技術考核,開展針對性訓練。根據訓練結果組織大家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把暴露出來的問題擺到桌面進行交流探讨,進一步改進計劃方案。與此同時,保障人員對裝置的檢查維護也在緊鑼密鼓的同步開展。

不久前,該站剛剛進行UPS更換,已經奮鬥了十多年的老裝置光榮退出測控隊伍,由于使用年數多,線路複雜,要想在規定時間内完成更換任務,務必各個崗位齊心協力,利用好每分每秒。

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搏擊長空
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搏擊長空

就在整個測控站都被夜幕籠罩時,機房内燈火通明,更換工作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既要有速度又要精準度是對每名從業人員的要求。深夜,疲倦早已被堅守所取代,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困意、乏倦,隻有充滿堅毅的目光……随着時間在流逝,更換逐漸接近尾聲,當最後一次檢查完畢,确定無誤後,新的裝置正式接過航天測控的接力棒。

該項目組負責人羅詩剛工程師說道:“為了安全起見,此次任務所有崗位都是雙副崗,應急方案細化到每個階段的操作,甚至到每一個步驟的具體按鍵。”

作為此次項目的負責人,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身體上羅詩剛都擔負着巨大的壓力。身為機關的一名金牌工程師他曾多次參與并圓滿完成大項國字号任務。由于長期工作勞累,不慎患上嚴重的腎結石,在手術後不久便主動請求參加此次任務。正是因為堅守,彙聚成一股不屈的力量,在病痛面前,依然努力仰望星空,在無數個日日夜夜之後,飛過曲折的海岸,抵達彼岸。

做暴風雨中的海燕,搏擊長空

“三亞發現目标”,“三亞跟蹤正常”……

短短的十六個字,奏響出無數牧星人心中最美的旋律。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身為一名牧星人,在遇到困難挫折時,學會在逆風裡把握方向,做暴風雨中的海燕,不懼風浪侵襲,搏擊長空;做不改顔色的孤星,熠熠生輝。

從“東方紅一号”衛星到“空間站”的建設,滄海桑田,穿梭在暴風雨中的海燕換了一批又一批,生活在這裡的“南天牧星”人也換了一代又一代,唯有航天測控精神永遠屹立在這片沃土上,灼灼其華,激勵着一代代牧星人在夢想的征途上不懼狂風暴雨,堅守自我。

來源:我們的太空

作者:趙彥欣

編輯:麻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