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暴风雨中的海燕,搏击长空

作者:我们的太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海燕》

海南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每年夏秋两季为台风季节的多发时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测控站作为我国陆基航天测控“大三角”的最南端支点便位于此,与南海为邻。站在单位的高处,可以看到远处波澜壮阔的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做暴风雨中的海燕,搏击长空

台风时节的大海一改往日风平浪静,乌压压的黑云从远处滚滚而来,狂风夹杂着海水在海面卷起滔天巨浪,一个个黑点在狂风暴雨中时而直冲云端、时而俯冲直下,忽高忽低,风声、雷声、雨声、海浪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无边无际的大海被黑云笼罩着,浓浓的墨色滚动翻腾着,汹涌的海水泛着藏蓝色,海燕在天地间飞翔,不断地在乌云与海浪间穿梭,视线中的一幕幕深深刺激着我们的心灵。与海为邻,生活在这里的牧星人早已司空见惯,但暴风雨中海燕勇往直前的身影早已化为精神源泉,融入日常工作中。

做暴风雨中的海燕,搏击长空

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在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亚测控站圆满完成此次测控任务。

从接受到任务文件到圆满完成任务,三亚测控站牧星人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作斗争的任务侧记。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窘迫局面,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组织成立项目组,定岗定位,确保参试人员及时进入技术状态。

做暴风雨中的海燕,搏击长空

针对此次任务状态技术新、参试设备新、测试验证环节多等特点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技术考核,开展针对性训练。根据训练结果组织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暴露出来的问题摆到桌面进行交流探讨,进一步改进计划方案。与此同时,保障人员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也在紧锣密鼓的同步开展。

不久前,该站刚刚进行UPS更换,已经奋斗了十多年的老设备光荣退出测控队伍,由于使用年数多,线路复杂,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更换任务,务必各个岗位齐心协力,利用好每分每秒。

做暴风雨中的海燕,搏击长空
做暴风雨中的海燕,搏击长空

就在整个测控站都被夜幕笼罩时,机房内灯火通明,更换工作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既要有速度又要精准度是对每名工作人员的要求。深夜,疲倦早已被坚守所取代,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困意、乏倦,只有充满坚毅的目光……随着时间在流逝,更换逐渐接近尾声,当最后一次检查完毕,确定无误后,新的设备正式接过航天测控的接力棒。

该项目组负责人罗诗刚工程师说道:“为了安全起见,此次任务所有岗位都是双副岗,应急方案细化到每个阶段的操作,甚至到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按键。”

作为此次项目的负责人,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罗诗刚都担负着巨大的压力。身为单位的一名金牌工程师他曾多次参与并圆满完成大项国字号任务。由于长期工作劳累,不慎患上严重的肾结石,在手术后不久便主动请求参加此次任务。正是因为坚守,汇聚成一股不屈的力量,在病痛面前,依然努力仰望星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之后,飞过曲折的海岸,抵达彼岸。

做暴风雨中的海燕,搏击长空

“三亚发现目标”,“三亚跟踪正常”……

短短的十六个字,奏响出无数牧星人心中最美的旋律。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身为一名牧星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学会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不惧风浪侵袭,搏击长空;做不改颜色的孤星,熠熠生辉。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空间站”的建设,沧海桑田,穿梭在暴风雨中的海燕换了一批又一批,生活在这里的“南天牧星”人也换了一代又一代,唯有航天测控精神永远屹立在这片沃土上,灼灼其华,激励着一代代牧星人在梦想的征途上不惧狂风暴雨,坚守自我。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赵彦欣

编辑:麻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