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穆之:既是東晉名臣,也是劉裕的左膀右臂

作者:南方都市報

一,出身名門

劉穆之:既是東晉名臣,也是劉裕的左膀右臂

劉穆之(360年-417年),字道和,小字道民,東莞郡莒縣人

劉穆之是漢高祖子齊王劉肥之後,少時就熱愛學習,博覽群書。後來被建武将軍、琅邪内史江敳征召,擔任主簿。

元興三年(404年),劉裕起兵讨伐桓玄。劉裕向何無忌征求擔任主簿的人選,何無忌推薦了劉穆之。劉裕立馬召劉穆之前來,問他:“我興義兵讨伐逆賊桓玄,遇到困難,急需一名主簿,你認為誰最合适?”劉穆之回答:“将軍剛剛起兵,想要建功立業,确實需要一個有才能的主簿,我就是最好的人選。”劉裕高興地說:“你能來輔佐我,我一定能建功立業。”于是任命劉穆之為主簿。

二,深受重用

劉穆之:既是東晉名臣,也是劉裕的左膀右臂

劉裕

劉穆之随劉裕讨伐桓玄,許多重要的事情劉裕都要與他商議。他對劉裕忠心耿耿,竭盡全力輔佐,很快成為劉裕的心腹。

當時東晉朝政混亂,法令沒有人執行,世家大族趁機盤剝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劉穆之對律令進行修正,使之符合實際,世家大族畏懼劉穆之,遵守律令,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劉穆之後來曆任尚書祠部郎、記室錄事參軍、堂邑太守。劉裕消滅桓玄後,封劉穆之為西華縣子。

三,控制揚州

劉穆之:既是東晉名臣,也是劉裕的左膀右臂

東晉

義熙三年(407年),揚州刺史王谧病逝。劉毅害怕劉裕入朝輔政,奪取自己的權力,便想讓中領軍謝混擔任揚州刺史或讓劉裕在丹徒擔任揚州刺史。

劉毅派遣尚書右丞皮沈咨詢劉裕的意見,皮沈先見到劉穆之,告訴他這件事。劉穆之假裝上廁所離開,将此事告訴劉裕,勸他不要答應。

劉裕問劉穆之為什麼,他回答:“現在晉室衰微,恐怕不會長久。主公複興晉室,功勞很大,不能讓自己處于弱勢,在丹徒當一個守衛建康的藩将。劉毅與主公共同起兵,拯救晉室,同享富貴。但同患難易,共富貴難,最終一定會同室操戈。揚州是根本之地,主公一定要控制在手裡。至于揚州的治所關系國家興衰,就說要入朝與劉毅詳細商議。”劉裕聽從,入朝輔佐政事。

四,運籌帷幄

劉穆之随劉裕征讨盧循,在劉裕帳下出謀劃策,決斷事務。劉毅嫉妒劉穆之得到劉裕重用,便勸劉裕說劉穆之權力太大,劉裕反而更加信任劉穆之。劉穆之在外的所見所聞,大事小事都要向劉裕報告,即使是民間的小事,也不例外。劉裕是以常在衆人面前談論民間的隐秘小事,以顯示自己的聰明。

劉穆之喜歡結交賓客,是以家裡客人很多,他便在其中安插親信作為自己的耳目,是以有人反對他,他也知道的十厘清楚。所有的事情他都要向劉裕報告,即使有指責他的也不隐瞞。有人問他原因,他說:“劉公十分聖明,所有的事他早晚都會知道。我深受劉公的恩惠,怎麼能欺騙他?”

劉裕的行為舉止,劉穆之都要加以限制。劉裕的書法不好,劉穆之說:“這雖然是小事,但主公的指令要傳達四方,希望主公多加留意。”但劉裕寫的仍然一般,劉穆之便說:“盡管放開筆寫,把字寫的很大也沒什麼。字寫的大氣勢很美。”劉裕聽從,一張紙不過寫六七個字。

五,安定後方

義熙八年(412年),劉裕西征劉毅,讓諸葛長民鎮守後方,派劉穆之協助他。諸葛長民多有不法行為,害怕劉裕懲罰,想要背叛劉裕,但是猶豫不決。

諸葛長民對劉穆之說:“有許多人說劉公不信任我,是真的嗎?”劉穆之回答:“劉公征讨劉毅,把母親妻兒托付将軍,如果不信任将軍,會把身家性命交給将軍嗎?”諸葛長民聽了,内心安定下來。劉裕得勝回來,立即殺了諸葛長民,升劉穆之為前将軍。

義熙十一年(415年),劉裕西伐司馬休之,讓中軍将軍劉道憐鎮守後方,但所有政事都由劉穆之決斷。劉穆之後來升任尚書右仆射。

六,北伐後盾

劉穆之:既是東晉名臣,也是劉裕的左膀右臂

劉裕北伐

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北伐後秦,委任兒子劉義符為中軍将軍,鎮守後方,同時封劉穆之為左仆射,監軍、中軍二府軍司,讓他輔佐劉義符。劉穆之在内總攬朝政,在外供應北伐大軍糧草,做事果斷,政務平穩。衆人向他報告事情,他眼看檔案,耳聽事情,嘴上應對,手寫回複,處理的十分圓滿。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穆之病逝。劉裕聽聞,十分悲痛,認為喪失了主心骨,停止北伐,派兒子劉義真鎮守關中,自己急忙趕回建康。

七,哀歎劉穆之

劉穆之是劉裕的得力幹将,為劉裕掌控東晉,獨攬大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就是劉裕的蕭何。可惜劉穆之早逝,劉裕喪失主心骨,放棄北伐,使得劉裕錯失了統一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