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雙簧和太平歌詞是把杆活,晚年飽受流言困擾

前不久寫了一篇關于尹笑聲先生的文章,一些網友的評論着實見不得光。抛出所謂的犯過錯誤就不該被懷念這類的觀點,真的令人啼笑皆非。

恐怕這些人秉承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和某人是否有沖突的基礎之上的,絲毫不顧及藝術水準和相聲能力,以及其對曲藝發展傳承的功用。

筆者覺得有價值,懷念他們有意義,就會将這個專題做下去,讓更多的觀衆了解相聲的曆史,了解相聲老前輩,本就是一件值得的事。所站立的位置,是對相聲發展的好壞而言的,而不是所謂的道德高低而言的。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雙簧和太平歌詞是把杆活,晚年飽受流言困擾

不說不笑不熱鬧,侃天侃地侃相聲!

劉文步,是楊少奎先生的關門弟子,其弟子藝名上冠以“文”字,下排了八個字:元、亨、利、貞、學、習、進、步,劉文步算是最小的徒弟,雖然楊少奎後面又收了八個徒弟,但都沒有排字。

筆者對楊少奎的印象并不深厚,這是年歲相隔太久所緻,最初的了解是在其誕辰100周年紀念專場上,王玥波說了一段評書《話說楊少奎》,講述了老爺子的一些事迹和高風亮節。

并且王玥波在表演中還将相聲界恩怨寫進書中,引得觀衆問東問西的事情大加鞭笞。相聲界好人好事那麼多,為什麼要宣揚這些不好的事情呢?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雙簧和太平歌詞是把杆活,晚年飽受流言困擾

劉文步被天津觀衆稱為“壞水”,是有個壞字,其中卻充斥着觀衆滿滿的愛意。老爺子是天津哈哈笑相聲藝術團的頭牌演員,也是天津茶館相聲創業者之一。

他捧逗俱佳,尤其擅長逗哏,傳統相聲的功力極其深厚。特别是對太平歌詞和雙簧兩項,為常人所不能及。劉文步75歲高齡時,曾經一個人目前臉,後面換了七個演員,連演七番,為常人所不能及。

同時,他生前是非遺太平歌詞代表性傳承人,生前遭遇兩行淚,雙簧太平兩門絕。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雙簧和太平歌詞是把杆活,晚年飽受流言困擾

1936年,劉文步出生在一個窮苦人家,他有一個表哥,是著名的相聲演員郭榮啟。因為家庭窮苦,家人曾經考慮讓劉文步說相聲,但藝人身份太低微,郭榮啟并不忍心表弟進入這一行;

再有,郭榮啟在相聲界屬于壽字輩,比他小20歲的劉文步,如果在進入相聲行業,輩分是很難以确定的,若按照相聲習慣,是不允許一個年齡小、啥也不會的孩子進入壽字輩行列的。

饑餓讓人打破了規則,劉文步12歲時,拜在了楊少奎門下,成為文字輩的後輩。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雙簧和太平歌詞是把杆活,晚年飽受流言困擾

在學徒時期,劉文步還有一件見義勇為的往事。那時候他在聲遠茶社學徒,茶社門口有個炸果仁的,每天都支起一個爐子炸果仁售賣。

有一天爐子倒了,熱鍋裡的油流出來了,當時把所有的觀衆都堵在了屋裡。園子裡的人可就亂了套了,沒人敢往外沖。這時候劉文步拿着一根扁擔,上去把爐子捅到,又用雜物、爐灰将火撲滅了。

這不僅讓觀衆免收皮肉之苦,也保護了茶社的财産,足以見得其小時候就有勇有謀。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雙簧和太平歌詞是把杆活,晚年飽受流言困擾

“髒口”是劉文步的一種特殊狀态,也成為了他身上的一個标簽,這種接地氣的方式也就獲得了大家的喜愛。

但劉文步自己也說,能夠按照舞台的變化,适時地作出變更。劉文步也曾在大舞台上表演過《山西家信》、《啞巴論》、《大雙簧》等節目,藝術性極高,但不能否認,髒口的方式在小劇場有無限的魅力。

說了一輩子相聲,最挂念不下的也是相聲,劉文步去世之前,說過的最後一句話就是:相聲演員是傳統的一門藝術,必須要打好基礎。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雙簧和太平歌詞是把杆活,晚年飽受流言困擾

至于其和郭德綱的沖突和所謂的醜聞,我們沒必要投入過多的經曆和想法,更沒必要去抹黑一個已經離去的老藝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