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双簧和太平歌词是把杆活,晚年饱受流言困扰

作者:北展溜溜球

前不久写了一篇关于尹笑声先生的文章,一些网友的评论着实见不得光。抛出所谓的犯过错误就不该被怀念这类的观点,真的令人啼笑皆非。

恐怕这些人秉承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和某人是否有矛盾的基础之上的,丝毫不顾及艺术水准和相声能力,以及其对曲艺发展传承的功用。

笔者觉得有价值,怀念他们有意义,就会将这个专题做下去,让更多的观众了解相声的历史,了解相声老前辈,本就是一件值得的事。所站立的位置,是对相声发展的好坏而言的,而不是所谓的道德高低而言的。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双簧和太平歌词是把杆活,晚年饱受流言困扰

不说不笑不热闹,侃天侃地侃相声!

刘文步,是杨少奎先生的关门弟子,其弟子艺名上冠以“文”字,下排了八个字:元、亨、利、贞、学、习、进、步,刘文步算是最小的徒弟,虽然杨少奎后面又收了八个徒弟,但都没有排字。

笔者对杨少奎的印象并不深厚,这是年岁相隔太久所致,最初的了解是在其诞辰100周年纪念专场上,王玥波说了一段评书《话说杨少奎》,讲述了老爷子的一些事迹和高风亮节。

并且王玥波在表演中还将相声界恩怨写进书中,引得观众问东问西的事情大加鞭笞。相声界好人好事那么多,为什么要宣扬这些不好的事情呢?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双簧和太平歌词是把杆活,晚年饱受流言困扰

刘文步被天津观众称为“坏水”,是有个坏字,其中却充斥着观众满满的爱意。老爷子是天津哈哈笑相声艺术团的头牌演员,也是天津茶馆相声创业者之一。

他捧逗俱佳,尤其擅长逗哏,传统相声的功力极其深厚。特别是对太平歌词和双簧两项,为常人所不能及。刘文步75岁高龄时,曾经一个人当前脸,后面换了七个演员,连演七番,为常人所不能及。

同时,他生前是非遗太平歌词代表性传承人,生前遭遇两行泪,双簧太平两门绝。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双簧和太平歌词是把杆活,晚年饱受流言困扰

1936年,刘文步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他有一个表哥,是著名的相声演员郭荣启。因为家庭穷苦,家人曾经考虑让刘文步说相声,但艺人身份太低微,郭荣启并不忍心表弟进入这一行;

再有,郭荣启在相声界属于寿字辈,比他小20岁的刘文步,如果在进入相声行业,辈分是很难以确定的,若按照相声习惯,是不允许一个年龄小、啥也不会的孩子进入寿字辈行列的。

饥饿让人打破了规则,刘文步12岁时,拜在了杨少奎门下,成为文字辈的后辈。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双簧和太平歌词是把杆活,晚年饱受流言困扰

在学徒时期,刘文步还有一件见义勇为的往事。那时候他在声远茶社学徒,茶社门口有个炸果仁的,每天都支起一个炉子炸果仁售卖。

有一天炉子倒了,热锅里的油流出来了,当时把所有的观众都堵在了屋里。园子里的人可就乱了套了,没人敢往外冲。这时候刘文步拿着一根扁担,上去把炉子捅到,又用杂物、炉灰将火扑灭了。

这不仅让观众免收皮肉之苦,也保护了茶社的财产,足以见得其小时候就有勇有谋。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双簧和太平歌词是把杆活,晚年饱受流言困扰

“脏口”是刘文步的一种特殊状态,也成为了他身上的一个标签,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也就获得了大家的喜爱。

但刘文步自己也说,能够按照舞台的变化,适时地作出变更。刘文步也曾在大舞台上表演过《山西家信》、《哑巴论》、《大双簧》等节目,艺术性极高,但不能否认,脏口的方式在小剧场有无限的魅力。

说了一辈子相声,最挂念不下的也是相声,刘文步去世之前,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相声演员是传统的一门艺术,必须要打好基础。

天津相声名家刘文步,双簧和太平歌词是把杆活,晚年饱受流言困扰

至于其和郭德纲的矛盾和所谓的丑闻,我们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经历和想法,更没必要去抹黑一个已经离去的老艺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