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文操:爱在40℃

作者:中新山西

作者:刘文操 中国(山西)第20批援吉布提医疗队队长,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我出生在中国北方农村,幼年时在应县,那时属于雁北十三县之一,雁北地区和大同尚未合并,后来因为父亲在大同煤矿工作,全家人沾了国家政策的光,户口实现了农转非,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从应县到了大同,说是大同,更加确切地说是在大同市区往西约20公里的晋华宫矿,这里是典型的中国煤炭之乡,每年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把优质的煤炭输送往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如果说晋华宫矿是个不为人知的小地方,那么紧挨着这个当时黑不溜秋的产煤大矿的就是闻名于世的云冈石窟,石窟位于武周山下,那时附近随处可见残垣断壁,一路走过破损不整的烽火台此起彼伏,桑干河的分支十里河从山麓下缓缓流过。冬天一阵阵彻骨的寒风刮过,气温瞬间可降至零下三十几度,这就是中国北方,寒冷是我童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刘文操:爱在40℃

  毕业后参加工作,初时觉得省城太原真的是一个好热的地方,尤其是到了夏季,总会有那么几天热的让人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再后来十几年一闪而过,慢慢才发现原来太原好凉快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人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由此也可见一斑。但是不曾想过突然有那么一天就决定要来非洲,来到吉布提,而且一打听一查资料竟然是这么一个高温酷热的国度,就想到西游记里面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的情景,脑补了半天那种热辣辣的场景,顿时心里充满了忐忑。

  2020年11月15日终于到了这个号称“地球上的热锅”的东非小国,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今时今日已是2021年5月15日,我们已经来到这里半年。半年于大多数人的漫长一生而言是何其的短暂,作为一名援外医生,沿着先辈们留下的脚印尽心尽力做好援外医疗工作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平凡的生活总是像一汪安静的水突然就会有一枚石子甚至是一块大石头猝不及防被人投过来,也更像是一头野猪急急慌慌的就闯进了你的栅门,不容分说,就扰乱了你的生活。

  3月吉布提新冠病毒疫情形势持续恶化,确诊率、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贝尔蒂耶医院接连出现院内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3月底医疗队因为出现密切接触的情况被迫进入隔离状态,4月中旬贝尔蒂耶医院耳鼻喉科古巴籍医生因染新冠去世,一时之间我的胸口就像压上了一块巨石,透不过气来。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完善驻地消杀措施,完善队员工作防护流程,完善生活作息请假制度,实行严格的分餐制,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严峻的气氛。

刘文操:爱在40℃
刘文操:爱在40℃

  然而生活总需要向前看,工作还得做好,日子还得过下去,在无情的疫情面前只有坚强、坚定、坚持,除了认真做好防护、加强自身抵抗力、保持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科学的对待疫情我们别无选择,这是每一个队员的必修课。门诊、手术、查房、急会诊、急诊手术,大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工作节奏,生活上都保持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的麻痹松懈。耳鼻喉科李欣医生两天一次急诊班,还要继续完成日常工作,平日里别看个头不大的他,干起工作来却是个是拼命三郎。董博医生,队里的老大哥,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次有急诊也是从不畏惧。张弛大夫,经常麻醉手术加班加点,吃不上中午饭对他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原杰大夫,除了日常工作,就像是队里的一名“老长工”,勤勤恳恳,从无怨言。陈翎大夫和牛艳桃大夫,乐观、积极,压力从不写在脸上,为全体男队员树立了榜样。赵利军和郝世飞两位针灸科医生,按照队里制定的工作流程,有条不紊地继续接诊络绎不绝的患者。张俊丽翻译,每日忙前忙后,除了医院的日常工作,还需要不时地陪队员们去急诊承担翻译任务。厨师杨世云,就像是一头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兢兢业业地为队员们准备一日三餐。小小医疗队,就如一叶扁舟,驶过万重山水。

刘文操:爱在40℃
刘文操:爱在40℃
刘文操:爱在40℃
刘文操:爱在40℃

  半年之间,初来时还会有的一丝丝偶尔的凉爽现在已荡然无存,太阳虽不能直视,但她带给我们的温度和那种愈来愈热烈的感受却是真真切切的,除了阳光,我们亦不缺少爱,组织上的爱,同事和朋友的爱,家人的爱,一直在心里陪伴着。

  抬眼间忽然看到手机屏幕的天气提示,这周的气温竟然已经到了40°。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