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陷“老酒”争議的舍得酒業,三季度業績增速放緩

作者:每日财報
陷“老酒”争議的舍得酒業,三季度業績增速放緩

舍得酒業業績降速或是“複星資源紅利”減弱的信号。

文/每日财報 呂明俠

對于多數上市白酒企業而言,2021年是“喜慶”的一年。前三季度,在市場壓力和行業變局等不确定性因素影響下,A股酒企仍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除順鑫農業報告中暫未公布其白酒業務占比外,其餘18家上市酒企共實作營收總額2168.37億元,同比增長24.57%;實作淨利潤總額821.14億元,同比增長19.61%。

舍得酒業(600702.SH)也于10月22日交出了三季度成績單。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為64.84%、59.65%,相較于上半年同比增速,出現明顯下滑。

相比2021上半年的持續飄紅、翻倍式上漲。進入下半年後,舍得酒業股價震蕩加劇,尤其在7月23日創下265.76元高點後,開始波動下滑,截至11月4日收盤價184.32元,相較高點縮水30%左右。

細心的投資者很容易發現,自複星加入舍得酒業後,其便開始有業績回暖趨勢。另一方面,最近舍得酒業的“老酒”輿論風波也影響甚遠。這也給外界提了個醒,未來舍得酒業想要真正重拾往日的輝煌,恐怕還有不少坎需要過。

業績增速降溫

可以說,前三季度舍得酒業取得的成績不俗。美中不足的是,在漂亮業績背後,第三季度内舍得酒業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較上半年相比,均出現了大幅下滑趨勢,且淨利潤增速由上半年的347.94%下滑至第三季度的59.65%。

按理說,三季度雖然不是白酒消費旺季,但也有中秋和國慶節前的消費高峰,其業績與同為淡季的二季度拉開如此大的差距還是有點讓人意外的。同時,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舍得酒業Q3的毛利率為76.7%,也出現下滑,主要是由于低檔酒增速較快所緻。

據了解,舍得酒業擁有“舍得”、“沱牌”兩大核心品牌,其中舍得主攻中高端市場,沱牌則瞄準中低端市場,後者曾為國民口糧酒代表之一。不過近年來沱牌已有邊緣化的風險。于是,舍得酒業開始着重培育“舍得”。

10月9日,舍得酒業釋出通知:自2021年10月15日起,水晶舍得(含晶品舍得)終端供貨價格建議上調20元/瓶。品味舍得(第四代)和品味舍得(精華版)終端供貨價格建議上調20元/瓶。舍之道、舍之道(天道)、舍之道(道地)終端供貨價格建議上調10元/瓶。

需要指出的是,這并不是舍得酒業近一年來的第一次提價,早在2020年11月時,舍得酒業就對旗下多款産品進行了提價。要知道,提價對酒企就意味着“實打實”利潤。

據2021半年報,舍得酒業營收23.91億元,同比增長133.09%,淨利7.35億元,同比增長347.94%;扣非淨利為7.28億元,同比增長394.72%,創下上市以來最佳業績。特别是二季度,營收13.63億元,同比增長119.13%;淨利4.34億元,同比增長216.79%。不得不說,翻倍增勢在銷售淡季實屬少見。

儲存“老酒”引質疑

不得不說,作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舍得酒業,最近這段時間,曝光率着實有點高,多件“大事”引發關注。

背靠近幾年老酒話題持續火熱,在白酒行業競争加劇與消費更新的多重驅動下,老酒品類逐漸擴大了市場規模,成為白酒産業極具競争潛力的細分市場。有資料顯示,濃香型白酒占據約65%-70%的市場,但高端濃香型白酒僅占其中的0.7%。是以,有聲音認為名酒的陳年老酒更加珍貴,老酒的稀缺價值便得以凸顯。

恰逢此節點,2020年舍得酒業提出老酒戰略,開辟新賽道,加大全國化布局力度,營銷“噱頭”開始不談香型談“老”型,号稱“老酒儲存高達12萬噸”。

随後,就在公布今年三季報的前一天,舍得酒業12萬噸“老酒”遭到質疑,其被認為“基酒不實、品質不好”。據公開媒體報道指出:舍得酒業的老酒基酒貯存以不鏽鋼容器為主,高達9.6-12.6萬噸,陶罐貯存能力僅兩萬噸左右。按行業常識來說,優質的基酒,需要陶壇貯存。至此,舍得酒業的老酒戰略,被指“所謂的老酒,隻是基酒大規模滞銷的産物”。

之後,在回應外界質疑時,舍得酒業稱,貯存問題是因為一直使用陶壇貯存将導緻芳香物質和有益元素揮發損失較大,是以,公司會待基酒在陶壇内老熟到相應品質要求後,分批轉入不鏽鋼罐繼續儲存。且經過長期儲存品質對比跟蹤,陶壇内老熟之後的基酒,其在不鏽鋼罐和陶壇内儲存的品質并無明顯差異。

雖然舍得酒業對此竭力澄清,但外界并看不到真正的容器“轉入”證據,是以真相不得而知。且從資本市場的反應看,舍得的“老酒”神話難免要蒙上一層陰影。是以,随後老酒戰略到底能否奏效,同時又能支援其在全國化的道路上走多遠,恐怕并不會過于樂觀。

痛點仍在

公開資料顯示,舍得酒業的前身是沱牌股份,可追溯至地方國營企業四川省射洪沱牌曲酒廠,1990年被列為國家大型企業。1993年,改組設立四川沱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A股市場上市。

在經曆了2015年被天洋控股接手後,2020年最後一天,複星系正式入主舍得酒業。借助此利好,進入2021年後,舍得酒業的股價大幅飙升,一度超過五糧液。但另一面,高存貨占比、高端屬性仍待培育的痛點仍在。

東方财富choice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舍得酒業存貨占總資産比重分别為48.96%、41.85%、39.57%。2021年上半年,存貨占總資産比重37.32%。雖比重有所下降值得肯定,但從2018年至今存貨占比仍未擺脫長期居于行業前三的狀況,而其存貨周轉率也從2018年的0.26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0.19。

另外,舍得酒業第三季度銷售費用達2.6億元,同比增長81.82%,單季銷售費用甚至超過了淨利。這或表明:随着加速全國布局,舍得銷售費用也水漲船高,同時也間接反映出,在全國白酒市場上,舍得的品牌号召力依然有待加強。

2021上半年,舍得酒業中高檔酒收入同比漲幅149.01%至18.77億元;低檔酒收入則同比漲幅235.52%至3.17億元。

總的來說,從時間點等多方面都很容易發現,複星集團确實給舍得帶來了非常積極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舍得酒業現在的業績就是在吃複星帶來的資源紅利,尤其是複星推動其管道數量爆發式增長。但不要忘了,這絕對不是長久之計,且其“業績增速降溫”已經顯現。是以,未來舍得酒業的長期業績增長還是需要産品受到消費者的認可才行,不然靠着資源帶來的管道拓寬,推動業績增長也隻能是昙花一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