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作者:栩栩清風

之前說到,按照正常的程式,天子之位傳于姬誦,也就是周成王。

可是姬誦當時呢還是個孩子,你從他學習刷牙、洗臉、穿衣。吃飯等這些日常行為上看,他沒有什麼異于常人的地方,委屈就哭,高興了就笑,餓了呢就吃。除此之外啊,沒有什麼其他的突出的表現,像是一個正經的帝王,但是他就是正統的、法定的帝王。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周公輔成王

雖然周武王已經有了臨終遺言,要求自己的弟弟姬旦來輔佐自己的兒子管理朝綱,但是姬旦并沒有第一時間就歡欣鼓舞的上任,而是一再的推辭。你推辭是你的問題,但國家機關的日常運轉怎麼辦呢?中央的日常工作怎麼辦呢?

情況所迫,于是朝廷上下一緻要求姬旦趕緊上任就職,為國操勞,為全國人民謀幸福。大臣們心想,您這親叔叔輔佐侄子,都是一家人,什麼事兒都好說,好商量,一派和氣,不挺好嘛,你推辭個啥呀?這是普通大臣們的想法,姬旦作為一名高超的政治家,他卻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姬丹

他清醒地知道啊,誰輔佐了周成王,誰就是當時周王朝的實際掌權人。如此看來呀,這個崗位呢很有挑戰性、很誘人,與之對應的呢就是很容易被别人盯,搞不好呀就會有危險。是以啊在上任之前必須要謹慎謹慎再謹慎,必須要把名義高度的統一到同一條戰線上來,進而把可能出現的現象不安定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周公輔政

當時姬旦見大家極力地要求自己盡快的上崗攝政,他就是一直呢推脫不幹,并一再強調,這麼重的擔子,我能力有限,我可挑不起來啊,萬萬不可,你們呐另請高明吧,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停不下來。甚至呀他還跑到了辦公室把門給關上了,成群的大臣們就開始敲門,從天亮敲到了天黑,又從天黑敲到了天亮,任憑大家怎麼敲,他愣裝作沒聽見一樣。

這個場面熟不熟悉啊?我告訴你啊,遇到這類的事情,要是上司嘴上拒絕、行為上拒絕,你就不再繼續推舉了,甚至推舉别人了。那我告訴你呀,你就屬于很不正直、很不懂事的那一類人,說得難聽一點呀,屬于不知道自己姓什麼的那一類人,您想一想,哎呀萬一上司的心裡頭沒有拒絕呢,你是不是就有麻煩了呀?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姬丹輔佐周成王

這就是中國的文化呀。敲了好幾天的門,終于姬旦忍不住了,他很不愉快地打開了辦公室的門,大家尴尬地在門裡門外見面以後呢自然又是一番強烈的推舉、強烈的拒絕,幾輪反複之後,最後在衆人的逼迫下,姬旦極不情願地走上了攝政這一無比重要的崗位。

大家想一想,啊,這種被衆望所歸、被逼到崗位上的事情,如果未來還有人敢不服從上司,那不就等于犯了衆怒,以卵擊石嘛。聽聞姬旦成為了周王朝的權利最大的人,老三姬鮮、老四基度和老六姬處這三個監心裡頭不舒服了,心想你憑的什麼本領來輔佐周成王啊,您聽一聽啊,雖然姬旦是被衆望所歸,逼到了崗位上,照樣還是有人不服你。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姬丹輔政 兄弟不服

三個監掂量掂量自己手裡的實力,似乎也不弱。起碼各個手握重兵,慢慢的呀,心裡頭有夢想了。人有夢想不是壞事,但是要看你想的是什麼,通常情況下,心思不正的人肯定沒有什麼美好的夢想。人就是這樣啊,一旦手裡有一點兒實力,就容易忘乎是以,就像窮人乍富啊,走起路來都會不自覺的雄赳赳、氣昂昂,像一隻戰勝的公雞。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老三姬鮮、老四基度和老六姬處密謀造反

如果這個時候再有一個心懷叵測的人鼓動一下,就更容易徹底的膨脹了,三監躁動不安的心思,被商朝的武庚看在了眼裡。武庚是誰呀?标準的第二代呀,他爸爸就是大名鼎鼎的被周王朝逼得自殺的商纣王。前面說過啊,商朝滅亡以後呢,周朝的中央政府并沒有将商朝的原有舊臣一棍子啊全部打死。

周武王英年早逝,臨終遺言,要求弟弟姬丹管理朝綱,卻一再推辭?

商纣之子 武庚

而是采用了部分的懷柔政策,意思是說隻要你願意聽從周朝中央政府的上司,那麼就還讓你繼續在上司崗位上任職。周武王繼位以後,讓武庚全面管理商朝的舊都陰。

那這個居心叵測的武庚是怎麼忽悠老三姬鮮、老四基度和老六姬處這兄弟三個的呢?接下來的故事在下一篇文章裡有詳細的講述,喜歡的朋友請發表自己的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