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山市禅城區駐村第一書記劉君:一頭紮農村“城裡人”一心“拔窮根”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佛山市禅城區駐村第一書記劉君:一頭紮農村“城裡人”一心“拔窮根”

一個地道地道的“城裡人”,卻一頭紮進農村工作,一紮就是四年,常常在貧困戶家裡唠家常。他就是佛山市禅城區駐廉江市新民鎮黃竹垌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君,從2016年5月到2019年3月任佛山市禅城區駐廉工作組副組長兼南片區片長,負責安鋪、橫山、營仔、雅塘四鎮駐村扶貧管理工作。駐村以來,入戶走訪、尋窮根、抓黨建、搞産業……他始終第一個牽挂的就是村裡的貧困戶。

有股急勁的第一書記

急群衆之所急,想群衆之所想,解群衆之所困。

從脫貧攻堅到疫情防控,劉君始終堅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走村串戶,在田間地頭座談、宣傳、交流,把準緻貧脈、傳授防控招……

想到疫情期間車輛緊缺運輸難的問題,劉君睡也睡不好。為了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産前準備,他一直奔波不停。多方聯系運輸車輛,他電話不斷。口罩緊缺,他隻能墊錢托外地朋友購買了防護口罩和消殺用品,連日來的連軸轉,終于使得制衣扶貧工廠中的房間又響起了車衣聲,大大保證了扶貧制衣工廠中的房間的正常産銷。

“現在有工開,今年的收入就有着落了,子女的學費也不用愁了。”41歲戴着口罩的陳阿姨邊熟練地操作着縫紉機,邊笑着說。

據了解,黃竹垌村扶貧制衣工廠中的房間是佛山市禅城區人大辦駐村扶貧工作組去年投資60多萬元在黃竹垌村打造的。該扶貧工廠中的房間主要以服裝加工為主,積極探索“企業+工廠中的房間+貧困戶”的就業幫扶模式,讓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實作就業脫貧緻富。目前該工廠中的房間現有勞工32人,其中貧困戶14人,勞工人均月收入達到3000多元,村集體年收入可達20萬元。

為貧困戶就近就業、就業脫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保證貧困戶穩定收入及穩定脫貧,同時大大壯大了村的集體收入。“這個書記能辦實事、急性子、靠得住!”說起第一書記劉君,黃竹垌村的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有股幹勁的第一書記

田地裡一片綠油油的蔬菜,甚是喜人。在黃竹垌村貧困戶雷權光的菜地裡,劉君檢視蔬菜的生長情況。

“劉君書記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啊,我們家在他的幫助之下也慢慢地好起來了。”雷權光顯得有點不好意思。

拔窮根,找準路子是關鍵。劉君駐村以來,深入了解掌握全村貧困戶實際情況,詳細制定“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當他了解到貧困戶雷權光夫婦擅長種植蔬菜,并一直以此為家庭主業,但因資金原因無法擴大種植面積時,劉君積極向上級反映,幫貧困戶雷權光争取到專項資金1萬元擴大生産。經過半年投入與細心栽培,雷權光種植的蔬菜面積增加了2畝多,種植蔬菜年收入達到了6萬多元。

此外,劉君還積極促進民生工程建設,統籌規劃建設黃竹垌村的基礎設施。目前,全村供水、供電、道路硬底化、路燈、燈光球場、公共廁所、垃圾資源回收筒、污水處理、鄉村廣播系統等基礎設施完成了全覆寫,并對村國小進行了全面更新改造,新修籃球場、标準跑道、更新了光明課室、幸福食堂、電腦學習室等教學基本裝置設施,為全村學生改善了學習環境和條件。建立了村衛生站,并完善了所有衛生站所需的裝置設施,便于村民就近就醫,確定村民身體健康。

如今的黃竹垌村村容村貌逐漸改善,被幫扶的貧困戶有62戶188人已實作穩定脫貧,村民們更是幹勁十足。

劉君說,“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工作要求更高,任務更重,但我們将竭盡全力,堅決打赢脫貧攻堅戰!”

【采寫】廖偉英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