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陳獨秀說,“強烈地主張廢除漢字,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瞿秋白說,“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

劉半農說,“漢字不滅則中國新文化無望。”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廢除漢字”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最激進的口号,現在很多人不了解當時這些大佬們為什麼要廢除漢字自斷文脈,豈不是數典忘祖自廢武功。實際上最早提出“廢除漢字”的是錢玄同, 錢玄同在1918年給陳獨秀的信中說:“……欲廢孔學,不得不先廢漢文。欲驅 除一般之幼稚的野蠻的頑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新青年》四卷四 期)

錢玄同魯迅這些文化闖将為什麼要和漢字過不去呢?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錢玄同和魯迅都是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弟子,錢玄同是集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傳人于一身,是經學和國小大師。錢玄同本來是複古派文人,主張寫篆字、讀古音、穿古裝。可是袁世凱張勳複辟大大刺激了錢玄同,使得錢玄同覺得很可能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于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錢玄同在《中國今後文字問題》中說:‘’欲使中國不亡,欲使中國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須廢孔學、滅道教為 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文,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錢玄同和魯迅的觀點異曲同工,魯迅在《魯迅論國文改革》一文中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

錢玄同在《漢字革命與國故》中宣言:”我是主張漢字革命的一個人。我主張把國語寫成拼音文字,我主張采用世界通用的羅馬字母來做國語拼音文字的字母。我從教育普及和文化革新上研究,斷定國語應該改用拼音文字。“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錢玄同不是和漢字有仇,而是對舊傳統文化有仇,對民族落後不能走向世界有仇,是以才有了廢除漢字使用拼音的極端主張。魯迅認為錢玄同喜歡将十分說到十二分,實際上這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大特點,偏激說過頭話。但是你不能望文生義,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背景來判斷一個人,好像錢玄同魯迅他們真要刨祖墳似的。

魯迅後來在談到五四文學革命時說:“但是,在中國,剛剛提起文學革新, 就有反動了。不過白話文卻漸漸風行起來,不大受阻礙。這是怎麼一回事 呢?就因為當時又有錢玄同先生提倡廢止漢字,用羅馬字母來替代。這本也不過是一種文字革新,很平常的,但被不喜歡改革的中國人聽見,就太不得了了,于是便放過了比較的平和的文學革命,而竭力來罵錢玄同。白話乘了這一個機會,居然減去了許多敵人,反而沒有阻礙,能夠流行了。”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魯迅看得很明白,你如果不偏激的話很難有結果的,“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 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敢行。那時白話文之得以通行,就因為有廢掉中國字而用羅馬字母的議論的 緣故。”(魯迅《三閑集·無聲的中國》)

白話文的流行離不開錢玄同的功勞。

很多人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的貢獻有多大!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大家都知道魯迅對于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文學史的曆史貢獻,可是如果沒有錢玄同的話可能就沒有魯迅的誕生。辛亥革命之後,魯迅隻是在宣武門外的紹興會館裡抄古碑,生命在“暗暗的消去”。錢玄同極力慫恿老朋友魯迅寫小說:“我常常到紹興會館去催促,于是他的《狂人日記》小說居然做成而登在第四卷第五号裡了”(錢玄同《我對于周豫才君之追憶與略評》)。

魯迅在《呐喊·自序》裡也說,“終于答應也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一篇《狂人日記》。”在《自叙傳略》裡又說:“初做小說是1918年,因了我的朋友錢玄同的勸告,做來登在《新青年》的,這時才用魯迅的筆名”。我們應該感謝錢玄同,催生出了魯迅這樣的文豪。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錢玄同本人就是新文化運動的猛将,“疑古玄同”可不是浪得虛名。《新青年》時期的錢玄同是最具革命性和啟蒙性,所激起的反響也是最大的。黎錦熙認為:"在《新青年》上,唯有錢先生的說話,最大膽,最不怕,最痛快淋漓,最使人興奮,是以要推他為"新文化"運動揭幕的一人。"

​胡适是用白話寫作的第一人。早在1917年10月,他把一年來寫的白話詩編成《嘗試集》,胡适找錢玄同來作序。可見錢玄同的作用有多大。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陳獨秀和胡适都是留學歸來的洋派,發起新文化運動與舊派水火不容,他們有個緻命的缺陷就是國學根基不行,對舊學派沒有什麼殺傷力。錢玄同不一樣,雖然也是日本留學出身,卻師從章太炎和崔适兩個大師,是真真切切的國學大師,屬于舊學派的叛徒反戈一擊橫掃一切。是以錢玄同對舊學派的批判是一針見血,單挑“桐城謬種”和“選學妖孽”,錢玄同一把火就燒出文學革命的對象。

陳獨秀激動地認為,“以先生(錢玄同)之聲韻訓诂大學,而提倡通俗的新文學,何憂全國之不景從也?”當“可為文學界浮一大白”。而胡适更覺得受寵若驚,“錢氏原為國學大師章太炎(炳麟)的門人。他對這篇由一位留學生執筆讨論中國文學改良問題的文章,大為賞識,倒使我受寵若驚。”又說,“錢教授是位古文大家。他居然也對我們有如此同情的反應,實在使我們聲勢一振。”(《胡适口述自傳》)黎錦熙在《錢玄同先生傳》裡也說:“《新青年》雜志的編輯人中,隻有他(按:指錢)是舊文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的高足,學有本源,語多‘行話’,振臂一呼,影響更大。”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錢玄同的曆史貢獻可不僅僅是新文化運動,直到今天我們一直都在享受錢玄同的成就。

1、提倡白話文

2、提倡漢字簡化

3、提倡國語統一,以北京話為标準的語音

4、提倡漢字注音,設計拼音方案

5、提倡标點符号

6、提倡漢字書寫從左到右橫行

7、提倡世界通行的公曆紀元

錢玄同是文字改革工作的前驅,建國以後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務,簡化漢字,推廣國語,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都少不了錢玄同的貢獻。錢玄同的廢除漢字,實際上是一次文字改革,雖然充滿烏托邦但是很有成績的。

你隻知道錢玄同廢除漢字,卻不知道錢玄同對新文化運動貢獻有多大

錢玄同不僅僅是個大學問家,而且有民族氣節。1938年春,錢玄同恢複了舊名“錢夏”,表示“夏”而非“夷”,不做敵僞的順民。錢玄同對黎錦熙表明心志:“決不‘污僞命’!”他又對北師大秘書汪如川說:“請轉告諸友放心,錢某決不做漢奸!”

錢玄同逝世後,當時的進步刊物《文獻》上發表署名樂顔的《悼錢玄同先生》中說:“平津淪陷以後,北方文化界處于暴日的鐵蹄之下,居境非常悲慘;但錢先生保持着高潔的節操,雖和錢稻孫有叔侄之親,和周作人等有友好之誼,仍然不受包圍,不被污辱,這種難能可貴的民族精神的表現,也是使得我們感動興奮的。壯年以鬥士上司青年,中年以學者努力學術,晚年以義士保持名節,錢先生總算是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民族的一位完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