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口燒雞、正義号醬牛肉等等——河北邢台讓你樂不思蜀

作者:志行天下

河北省地域遼闊,地貌多樣,類型齊全,氣候适宜,四季分明,物産繁多,食材豐富。河北地處中原之北,曆史悠久,長期為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交流融合之所。食材的豐富、文化的交融、習俗的碰撞,千年的積澱蘊育了河北不同區域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為使大家對河北飲食文化有個初步了解,我們以11個設區市為單元推送地域特征鮮明的名特食品和特色小吃。由于各地名特食品和特色小吃品種太多,微信公衆号篇幅太小,而且沒有嚴格的入選标準,肯定會挂一漏萬,歡迎在本文底部“寫留言”處留下您的看法。今天我們推送第十篇——邢台名特食品和特色小吃。

道口燒雞、正義号醬牛肉等等——河北邢台讓你樂不思蜀

義興張道口燒雞

義興張道口燒雞由張炳創自清代乾隆年間,源于河南滑縣的道口鎮,後來張炳的七世孫張長榮于民國17年( 1928年)帶着徒弟盧玉俊,并攜帶“河南道口義興張燒雞鋪”的牌子和煮雞老湯來到邢台,以祖傳手藝做些燒雞出售。民國34年( 1945年),邢台義興張道口燒雞正式開業,其燒雞始終保持着道口義興張的獨特風味。 邢台道口燒雞原料一律采用上好活雞,經過精心宰殺浸泡,加工制成形後,抹上糖色,在七成熱的油中炸上色。裝鍋,加入香料和老鹵湯,旺火燒開後,微火焖煮三個多小時。成品造型美觀,色澤鮮豔,香氣濃郁,肉質熟爛,用于輕抖即骨肉分離,且能儲存多日而品質不變。享譽省内外,成為邢台地方名吃。

道口燒雞、正義号醬牛肉等等——河北邢台讓你樂不思蜀

正義号醬牛肉

“正義号”醬牛肉是邢台市的傳統風味名吃,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曆史。 “正義号”醬牛肉起源于清道光三十年,它原來是“清真三合肉鋪”,是由一陳二王三家合開的肉鋪, 20世紀50年代初改為正義号。該産品呈醬紅色,肉質爛熟,形狀美觀,味道濃香,聞之引人食欲,食之回味無窮,在省内久負盛名。一九五三年“正義号”醬牛肉曾作為慰問品出國,贈給中國人民志願軍。 其制作方法也很講究,首先将選好的鮮牛肉塊清洗、浸泡,水要勤換。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要求:春、夏季節需要浸泡兩小時換一次水,浸泡四 小時後方可下鍋。秋、冬季節換水、浸泡時間可适當延長一些。其次待牛肉浸泡好以後下鍋,下鍋是個關鍵,爐竈的火勢是主要的。下鍋時,必須是沸水下鍋,因肉下鍋後肉的外皮受到高溫後必然凝結,肉内蛋白迅速凝固,這樣肉内的鮮味物質不易溢出,能夠保持其鮮肉的味道。如冷水下鍋,肉内大量吸收水份,肉内的鮮味物質素會溶解到湯内,保持不住内在品質,肉鮮味道容易受到很大影響 。然後兌入使用陳年老湯,并循環使用。再配備十全佐料(砂仁、豆蔻、陳皮、良姜、花椒、茴香、丁香、白芷、肉桂、甘草)。其它輔料黃 醬、魚姜、大蒜适量,海鹽按季節适量下鍋。十全佐料是藥物材料,分别起到消毒、消食、調味、去腥、運罕、去膻、提香味美之作用。待醬牛肉煮熟時,不要馬上出鍋,要把湯晾涼。待肉出鍋時,再将東加溫後再出鍋。其獨特之處就在于此,這樣使醬牛肉吸收一部分原湯汁,而且保持其鮮嫩味道,使醬牛肉既爛而不膩,并保持其肉塊外形美觀。

道口燒雞、正義号醬牛肉等等——河北邢台讓你樂不思蜀

清河八大碗

清河“八大碗”為清河地方名菜,“八大碗”菜系包括雞、魚、豬肉、牛肉、羊肉、藕夾、豆腐夾、鵝脖、紅燒丸子、水氽丸子、素丸子、假菜、木耳、雞蛋、海帶絲、面筋等十五種菜,根據客人口味喜好葷素搭配。在民間,每逢喜事節日宴賓會客,最是講究用八仙桌上八大碗,八葷一素。而八仙桌與八大碗的由來,傳說與蓬萊八仙有關。清河“八大碗”的成菜特點:色澤紅潤、口感軟糯、香味醇厚、回味悠長。清河八大碗選料多為當地特産原料,制作工藝簡單便捷,菜肴經過炸制後入碗兌汁入籠長時間蒸制,易于批量加工,經較長時間儲存,不影響其成品色、香、味、形的品質,是以自古以來清河當地就形成了以八大碗菜肴成席招待賓客的習俗。

道口燒雞、正義号醬牛肉等等——河北邢台讓你樂不思蜀

廣宗醬豬腳

廣宗名吃“醬豬腳”,在當地還是小有名氣的,醬豬腳好吃,其特色之處關鍵在于它的制作和用料。據介紹,其制作方法和傳統的制作方法基本是相同的:選用優質豬腳,經過嚴格的原料處理後,放入老湯中,加蔥、姜、辣椒、花椒等十幾種調料和中草藥,用溫火燒開,炖上三個小時左右,出鍋即可食用。成品色澤棗紅,外型完整,離骨酥爛,鮮香不膩,營養豐富。熱吃,口感嫩滑,肥而不膩;涼食,膠質軟韌,餘味悠長。醬豬腳營養豐富,味道可口。據了解,它不僅是一道營養豐富的美味佳肴,還具有美容、提高睡眠品質、改善身體微循環、預防或減輕冠心病、壯腰補膝、通乳等功效,能加速新陳代謝,延緩機體衰老,是很好的滋補品。

道口燒雞、正義号醬牛肉等等——河北邢台讓你樂不思蜀

廣宗薄餅

廣宗薄餅源于縣城東北的李懷村。從明朝中葉開始,李懷的薄餅在當地就獨樹一幟,生意日漸興隆,名聲很快享譽全國。中央電視台“中國一絕”欄目也曾專門來采訪播出。2010年廣宗薄餅還成功申報了邢台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廣宗薄餅從和面開始就與一般的餅是不同的,它不是用手和面,而使用面杖攪面,夏天放入少量食鹽,冬天則用溫水和面,這樣和出的面較柔韌。面和好後,用面杖将其從盆中挑到案闆上,然後揪下拳頭大小一塊面,摻入适量面粉,稍揉片刻,用擀杖擀開,在上面灑上少許細鹽,滴入幾滴香油,再用擀杖甩制成直徑約一尺半的薄如紙張的圓餅。這個過程中,就已經開始香飄飄了。然後,把擀好了的面餅用擀杖輕輕挑起,運用腕力輕輕放在抹勻油了的鏊子上,開始加火。俗話說“三分和面七分火候”,這烙餅最關鍵的就是火候了,火大了,烙出的餅易黑糊幹硬,不易入口,火小了,烙出的餅就成了“白秃子”,不但難看,而且外熟裡生,不能入口。隻有火候掌握好了,才能烙出面相好、味道佳的薄餅來。

道口燒雞、正義号醬牛肉等等——河北邢台讓你樂不思蜀

南宮熏菜

南宮熏菜,起源于邢台南宮市,是當地人喜愛的小吃。它的主料是豬肉,配料主要有雞蛋、純綠豆粉、姜絲、小磨香油。制作方法是将選好的優質豬肉洗淨切碎,并按比例添加鮮雞蛋、純綠豆粉、姜絲和小磨香油,攪拌成粥狀,灌入腸衣,用配好佐料的湯煮熟;用松樹鋸末加上白糖在熏鍋内熏烤,松樹鋸末的作用是上色(紫紅色),白糖的作用是提鮮。将烤好的熏菜的外皮再抹上香油,吃起來清香而沒有腥味,放幾天也不變味,深受群衆歡迎。

責任編輯:共水

繼續閱讀